清朝皇帝為何尤愛蘇州?(上)

2024年2月6日 21点热度 0人点赞

在江南諸多的歷史名城中,蘇州以其繁華、雅致、安謐和創造力吸引著清代皇帝。諸多美好,他們絕不滿足於僅在路上享受,一定要帶回紫禁城長久地享用。

備受倚重的姑蘇繁華地

清 徐揚 姑蘇繁華圖(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明清兩代的紫禁城,從自然景觀到人文環境,都與我國一座江南城市——蘇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蘇州“香山幫”工匠蒯祥領導建造紫禁城,皇傢建築用蘇州“金磚”、禦用花園中玲瓏的太湖石、精美的玉雕山景、宮廷殿堂使用的蘇造傢具,墻壁貼著吳門畫派的山水畫,屋頂掛著蘇州花燈,桌上擺著蘇州鐘表,衣飾、床帳、鋪墊為蘇州的刺繡、吳羅、宋錦等織繡,蘇州名醫為皇帝後妃診病,蘇州織造官府的廚役進宮侍膳,蘇式“南味”食品成為宮廷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蘇州工藝匠人或在原籍、或被選調宮廷造辦處,為皇傢留下許多傳世珍品。

蘇州市陸幕禦窯金磚廠燒造的金磚

紫檀木嵌竹絲梅花式凳

清中期蘇式作品

故宮博物院藏

明 范玨蘭石圖扇頁

故宮博物院藏

引領宮廷時尚的蘇州工藝

故宮博物院目前藏有一百八十多萬件藏品,其中很大一部分與蘇州有關系。陳設方面有“蘇作”的傢具、玉器、鐘表、漆器等,服飾類有“蘇繡”、“緙絲”,鋪墊地毯有蘇州最著名的宋式“重錦”“緙毛”,還有年節宮廷渲染氣氛的“蘇式”彩燈、門神、彩勝等。

“蘇作”玉器

北宋時,朝廷在蘇州設立造作局,其中役使的工匠就有許多玉工。明清的琢玉工藝因為地域、經濟條件、風俗、文化等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流派,包括京作、蘇作、揚州工、西番作等。

蘇州的玉器等高檔消費品市場極度振興,與揚州同為全國地位重要的琢玉地。蘇作雕工玉器以“小、巧、靈、精”出彩,無論圓雕、平雕都優美別致,圖案線條剛柔結合,不留碾琢痕跡。蘇作玉工從當世流行的繡像小說的插圖、版畫尋找紋樣,雕琢玉牌。制式一般上端浮雕方折的夔紋,一面浮雕人物,一面陽刻詩文,融世俗意趣與文人書卷氣於一體。


清 玉鏤霜菘花插

故宮博物院藏

蘇州玉雕在皇傢禦用時代發展到頂峰,構思奇巧的《桐蔭仕女圖》玉雕便是其中典型。

桐蔭仕女圖玉雕

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年間,清廷的禦璽、玉冊、玉寶以及陳設幾案的各色玉器,常由蘇州雕琢。清代除了宮廷造辦處玉作、如意館以外,承擔起為宮廷制作玉器的任務,還有蘇州織造、江寧織造等地,形成了龐大的宮廷玉器制作網絡。乾隆皇帝政務生活、日常生活都離不開“玉”,現在故宮博物院的三萬件玉器,多數為他所藏。

清乾隆 丹臺春曉圖玉山子

故宮博物院藏

在乾隆帝敕編的文物著錄禦制文中,有一篇《玉杯記》,記載他鑒定一件玉杯的經過。乾隆初年提倡仿古玉器,並制“玉杯歌”贊賞蘇州玉工姚宗仁之父授其“淳煉之法”。這件玉杯反映了蘇州玉工仿制的技術高超,也可以看出乾隆帝真的酷愛玉器,“玉癡”的稱呼名副其實,收藏不僅是為把玩,還聽從玉工的意見鑒定真偽。

白玉雙嬰耳杯

故宮博物院藏

欣賞蘇州玉匠的技術,還表現在乾隆帝發派蘇州織造制作的玉器活計中有時不帶樣稿,這樣可以留給工匠較大的創作空間。據記載,曾在一年之內,蘇州為宮廷制造玉器一百三十三件。可見,乾隆皇帝對蘇州玉匠的玉器制作水平非常有信心,認為蘇州專諸巷中的玉匠是一個具有相當創作實力的群體。

蘇繡和宋錦

據光緒年《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記載,順治初年定“禦用禮服及四時衣服,各宮皇子、公主朝服衣服,均依禮部定式移交江寧、蘇州、杭州處織造恭進”。

江南三織造是明清兩代宮廷設置在江寧(現南京)、蘇州、杭州負責織造宮廷及官用綢緞等紡織品的機構,根據其不同的技術特點和地理優勢有分工側重。蘇州的絳絲、刺繡工藝最精,蘇州織造的織繡品,在清朝全盛,流派繁衍,名手競秀,以蘇繡聞名的蘇州更有了“繡市”譽稱。


清道光 刺繡牡丹綬帶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時期,蘇州專門經營刺繡的商傢有六十五傢之多。有“發各省綢緞紗羅”的,也有“定織妝蟒朝衣補服”的商號。皇室享用的繡品幾乎全出於蘇繡名藝人之手,服飾、戲衣、被面、枕袋帳幔、靠墊、鞋面、香包、扇袋等,不僅針法多樣、繡工精細、配色秀雅,而且圖案花紋含有喜慶、長壽、吉祥之意。

清 蘇繡石青緞繡玉彩仙鶴朝陽紋方補

故宮博物院藏


此方補用色豐富,花紋靈活,富有動感,是乾隆時蘇繡的精品。

繡制技術上有了進一步發展,新出現了精美的“雙面繡”,就是在同一塊底料上,在同一繡制過程中,繡出正反兩面圖像,輪廓完全一樣,圖案同樣精美。故宮乾隆花園符望閣、倦勤齋的隔扇心就是雙面繡,這種既通透又可觀賞的精美的刺繡紋樣體現了蘇繡的技藝水平。

倦勤齋雙面繡

蘇州織造的絲織品種有絞、綢、錦緞、紗、羅、緙絲、刺繡等,尤以織宋式錦著稱,與南京雲錦、四川蜀錦並稱為三大名錦。蘇州織錦紋飾特點多仿宋錦紋樣或宋代建築彩繪紋飾,故而得名。

藕荷色地福在眼前紋宋式錦(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據《姑蘇志》記,宋錦圖案曾一度失傳。因明代禁用宋錦,所以長期以來沒有得到繼承。清康熙年間始有人從泰興季氏處買來宋裱《浮化閣帖》十塊,揭取其上所裱宋錦二十二種,轉售給蘇州機坊,才使失傳多年的宋錦在蘇州機坊得以恢復,後來又得帝後的青睞,康、乾時期,宋式錦的織造技術和花色品種均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明 柿紅盤絳朵花宋錦

故宮博物院藏


花紋以盤絳構成六邊形幾何框架,心內填以朵花海棠、勾蓮、秋菊、蜀葵為主花。盤絳以寶藍色緯長跑梭織成,雙勾邊內填織龜背、鎖子、古錢、雙矩、方勝、卐字幾何小花紋,花回為16×17.3厘米。紋樣構圖佈局均衡,美觀大方,色彩富麗典雅,層次分明,是典型的宋錦構圖與用色方法,做到了“艷而不火,繁而不亂”。此錦原為“文徵明墨跡”包首,是宋錦中的上乘之作。

清宮檔案中,關於乾隆時期由造辦處傳旨,發宋式錦於蘇州照樣織造屢有記載,如清宮造辦處活計檔中記載“乾隆五十年二月二十四日員外郎五德、庫掌大達色、催長金江、舒文來說,太監鄂魯裡交藍地金佛手石榴蓮蓬宋錦一塊,傳旨發往蘇州照樣織做四匹送來,每匹寬二尺四寸。欽此。”

又有“乾隆五十年七月初六日蘇州送到藍地金佛手石榴蓮蓬紋樣錦四匹呈進,交寧壽宮一匹,劉秉忠三匹”的檔案記錄。後者則應是照樣織造後送進宮的記載。

清乾隆 錦群地三多花卉錦

故宮博物院藏


此錦構圖別具一格,且充滿吉祥之意。古錢和方勝象征財富,斜萬字和鎖子、菊花、桃子象征長壽,石榴、蓮房象征多子,佛手諧音福,這些具有吉祥意蘊的花紋配在一起,組成“多子、多福、多壽”的“三多”紋飾。


織工精湛細密,花紋除用金處采用挖梭工藝之外,其餘彩緯皆用長跑梭工藝織制。花紋層次分明,清晰規整,生動活潑。用色豐富,艷麗而古雅,是清乾隆時期蘇州仿宋錦的代表作。

蘇州織造府還負責宮廷的毛織掛毯。乾隆三十五年,皇帝下旨蘇州織造府,為皇帝寢宮養心殿後殿織一塊冬季擋窗戶的掛毯。養心殿坐落在內西路,座北面南五開間,東、西進間分別設寢床。正間沿北墻設坐炕一鋪,北墻正中開一方型窗戶。

檔案記載,乾隆三十五年五月到三十六年十月,先後訂織過三塊掛毯,第一塊因毯面紋飾是“西洋有影子線法”,乾隆皇帝不喜歡;第二塊花毯織小了,雖擋上窗戶,但窗戶四周露出了白墻壁;第三塊按照養心殿北墻實際尺寸、將畫面人物相應放大後訂織(高二二八厘米,寬四一七厘米)。本來按照乾隆帝“大邊織做西洋式花邊”的要求,應該是油畫(畫框)的風格,但“樣式俱照畫樣織做,不要有影子線法的西洋氣”。

緙絲人物圖毛掛毯

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皇帝連續三次讓蘇州織做,說明他對蘇州工藝的認可和欣賞。故宮現存的“緙絲毛人物掛毯”雖經二百多年,仍可見顏色清秀典雅,紋飾人物生動多姿。實際上,這種緙絲、毛混織技術,毛線厚重的質感和絲線光澤肌理結合,可呈現立體的織物效果,可見蘇州的織造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參考資料]

《清代皇帝的蘇州情節》苑洪琪

[編輯]

李 卓 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