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念是新四軍的師長,為何解放戰爭沒去三野,反而到了二野?

2024年2月6日 21点热度 0人点赞

1941年皖南事變後,我黨沒有屈服,依舊重建新四軍。

並且此次重建一改曾經“支隊”、“大隊”此類遊擊編制,轉而使用“師”、“旅”這樣的正規軍編制,這是在另一方角度展示我黨的決心。

此後的幾年裡,新四軍陸續有了七個師,在解放戰爭中這些部隊大多都歸入了三野系統,隻有第三師、第五師在不同的野戰軍。

第三師還好說,其前身是中央嫡系八路軍115師343旅,一直也相對獨立。日本投降後接到命令出關支援作戰,算是重回中央嫡系序列。

那麼,第五師又是為何輾轉到了二野呢?

這個問題,跟第五師這支隊伍的脈絡和所處環境有關。

第五師師長是李先念,作為一個從紅四方面軍走出的幹部,他跟由紅四方面軍發展而來的二野,有著天然的親近。

1939年,李先念聽從毛主席的指示,帶著一支百餘人的隊伍重回戰鬥過的大別山地區,他非常熟悉這一帶的環境,對民情了解程度很深,所以很快就打下不錯的群眾基礎。

在一段時間的艱苦奮鬥後,他發展出新四軍豫鄂獨立遊擊支隊,人數多達九千餘之眾。

隨著部隊人數不斷增加,獨立遊擊支隊也擴編成了挺進縱隊,這時李先念麾下可謂兵強馬壯,有列入編制的武裝1.5萬人,另還有民兵十萬。

能在面臨著日寇、國軍雙重威脅的中原地區,打造出一塊強大的根據地,這個成績讓中央非常欣喜。

皖南事變後,中央重建新四軍,挺進縱隊就成了第五師,李先念出任師長兼政委。

不過,第五師跟新四軍其他幾個師區別是很大的,從地域上來看,新四軍其他部隊基本都在江南地區,而第五師獨自在中原,彼此無法形成統一指揮,也難以協同作戰。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皖南事變時,李先念的部隊隻能看著幹著急,沒辦法趕過去支援接應。往後也是一樣,雙方相隔太遠,基本是指望不上的。

若非當初兩黨對南北共軍部隊改編的談判約定,第五師還不一定在新四軍序列下。所以,最終第五師沒進入三野系統也不奇怪。

另外,李先念跟三野的主要幹部都不太熟悉,土地革命時期他在紅四方面軍,三野首長陳毅、粟裕等人則是在紅一方面軍。

長征途中懋功會師、長征結束三大主力會師,李先念見到了很多這一方面軍的幹部,但就是沒見到陳、粟,這也沒辦法,這兩人都留在了南方打遊擊。

連接觸都少有,怎麼可能配合默契呢?

反觀第五師後來加入的二野,李先念就與幾位領導很熟絡,早在懋功會師後,劉伯承就被編入以紅四方面軍為主的左路軍中,這時李先念跟他來往非常多,相處起來要更融洽。

說起來比較可惜,在抗戰剛結束時,中央將新四軍第5師、八路軍河南軍區部隊、冀魯豫軍區部隊一部、八路軍南下支隊(第359旅主力)組成了中原軍區,李先念任司令員。

這時候的中原軍區下轄了多支縱隊,是我黨主要戰略區之一,如果發展得好,李先念都不用去跟隨二野或三野,自己都能組建出野戰軍。

然而中原軍區的生存環境太差,四面都是敵人,且又靠近國民黨核心統治區域,所以最終國軍就選擇中原軍區作為突破口,隨即就有了中原突圍。

中原軍區在此次戰略轉移中傷亡慘重,有大量人員散落在了大別山地區。李先念突圍後輾轉到達了延安,這時原新四軍第五師整體已經沒有成建制存在。

1947年6月,劉鄧大軍奉中央命令千裡躍進大別山,他們的目標是在大別山地區建立起穩固的根據地,將戰火燃至國統區。

而李先念之前就在大別山地區獨立發展過,很熟悉當地的情況,所以他被調往劉鄧大軍共同南下,一路收攏舊部、提出合理的意見。

後來李先念的老部隊大多數都被編入了晉冀魯豫野戰軍12縱當中,成了劉鄧大軍中的一支主力。

1948年5月,軍委決定重建中原軍區,司令員是劉帥,政委是鄧公,副司令員則是李先念。

李留在二野系統中,無論是跟第五師老部下還是跟紅四方面軍老戰友,溝通都要順利得多。

他協助著劉鄧統帥大部隊、發展根據地,後來不斷建功立業,被毛主席贊為“不下馬的將軍”。

本來按照李先念紅軍主力軍政委、新四軍師級幹部、解放軍野戰軍副職的資歷,1955年要被授予大將軍銜並非難事。

隻不過建國以後各方面都很缺人,李先念就轉到行政系統、離開了軍隊。當年有毛主席做表率,凡不在軍隊的就不參與授銜,因此李先念就遺憾錯過。

不過呢,李先念在其他領域成就非常大,他先後擔任過國務院副總理、財政部長、國傢主席等職,是正國級領導人。

這個成就即便是元帥裡也僅有朱老總、林總、葉帥三人達成過,其他的哪怕威名赫赫的彭老總最高時也隻是副國級,這方面不如李先念,他也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