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東北戰局危急關頭,中央果斷決定:南滿根據地領導立刻換人

2024年2月6日 21点热度 0人点赞

嚴寒、風雪、妻子、兒子。

拖傢帶口的條件已甚是艱難,哈爾濱前往南滿的鐵路,還偏偏被國民黨控制,繞道而行,恰遇列車脫軌,重力不可估計的貨車,猶如脫韁的野馬,直直沖向了領命上任的南滿政委……

因為我的文章比較長,頭條在我的文章裡加入視頻廣告。3000字以上的文章,都會陸續加入廣告,好在廣告是免費的。不過,占用了您的時間,請您諒解。

出師未捷差點身先死

陳雲以為自己死定了。

這一路,他走的坎坷。

哈爾濱直達南滿的鐵路被國民黨控制,他隻能走“哈爾濱-佳木斯-牡丹江-圖們-朝鮮-南滿”這條路,可沒料到,行進到鬥溝子車站,意外卻不請自來。

一輛運送糧食的貨車因為動力不足,從山坡上滑了下來,重力加上加速度,陳雲所在的列車,成了即將被撞上的目標。

人在車上,車已啟動不了,一車人都覺得必死無疑,千鈞一發之際,是一位同志從車站裡跑出來,用全身的力氣搬開了道岔,讓失控的貨車在離陳雲列車隻剩兩米的地方翻倒。

陳雲的命,算是被保住了,此次驚險,隻是插曲,較於自身的安危,讓陳雲更加憂心的,是南滿的情況。

這國民黨真的是一刻也不得閑,日本1945年投降,次年10月,老蔣就下令調重兵進攻南滿解放區。

老蔣有備而來,南滿的東北民主聯軍全算上,也不過隻有4萬人。

10萬國民黨軍來勢洶洶,三方並進,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南滿的根據地在11月下旬就隻剩下了4個縣,人口22萬。

危險的形勢,陳雲一直在默默關註著,身為中央政治局委員的他在1945年的11月派往東北工作,建立的碩果,是穩紮在北滿的根據地成為了東北局和東北民主聯軍大本營的基礎。

紮身北滿,註意力卻並非隻在北滿,看著南滿的形勢,陳雲自動請纓。

“敵情嚴重,鑒於重大,自告奮勇”。

毛主席很快批準,更換了南滿根據地的領導,與之同時送達的,是一句“陳雲去南滿任書記兼政委,很好”。

求來的“危險”在陳雲的意料之中,他唯一做的保險措施,就是抵達平壤之後,將妻子和孩子留在了那裡,屬於他的目的地,永遠在最危險的地方。

到達臨江,已經是11月27日的晚上。舟車勞頓的疲憊,在這一刻將身體不舒服發揮到了最大,陳雲是南方人,第一次來到氣溫能達到零下40多度的地方,沒過幾天就發起了高燒。

後來,感冒發燒就成了傢常便飯,陳雲總在生病,卻從來不曾從崗位上退下去,因為他是政委,也隻是萬千戰士的其中之一。

因為部隊給養困難,缺衣少糧,露營的地點也在荒郊野嶺,唯一的取暖方法,是烤火,火一熄,隻剩漫無人煙的寒冷和蒼涼。

別說戰鬥了,光是傷病員和挨不住饑餓和寒冷導致的非戰鬥傷亡,死傷數字都讓人觸目驚心。

一波未平,亟需去要解決的,還有黨內的問題,軍區領導人對能否堅持南滿的意見並不一致,如何打,計劃也不一樣。

一通急促的電話

“要我說,咱們就應該秉持武松打虎的精神,堅持南滿”。

蕭勁光是跟著陳雲一起趕來南滿的,但這話音落地,就有人表示反對,意見不同是正常,大傢的本心都是為了組織好,思慮一番之後,陳雲做出了上任後的第一個決定。

“勁光,你去前方,我留在臨江,找幹部了解一下情況”。

蕭勁光在12月6日走了,留下的陳雲卻在一個深夜被一通急促的電話給叫醒。

“政委,我是真拿不定主意了,這會議都開了三天三夜了,敵人馬上就要來了,你說,到底該怎麼辦呢?”

蕭勁光不知道的,是此時的陳雲正在發燒,他後知後覺的,是陳雲掛斷電話後就頂著風雪坐上了爬犁,來到了七道江的會議地點。

來,是著急忙慌的連夜行進,真到了南滿,陳雲卻不慌了,12月14日白天,一句話都沒說,到了晚上,卻是突然冒出了一句“你們說,這南滿能容納多少人的部隊?”

與會者說什麼的都有,熱火朝天的氛圍中,陳雲終於為自己,為組織,為南滿做下了一個決定:不走,做長白上的孫悟空,大鬧天宮,然後把紅旗給插上。

即將高掛的紅色映照穩定下來的革命熱情,12月14日的冬夜不再寒冷,一把奮鬥之火,燃在了所有人的心田。

臨走的時候,陳雲又補充了一句“如果這個決定下錯了,責任我來負”。

這一句,是因為陳雲知道,對鬥爭已經進入白熱化的共產黨和國民黨來說,南滿實在太重要了。

抗日戰爭勝利之後,蔣介石所打的如意算盤,東北是能兩用的,它既可以被蔣介石利用利用雄厚的工業基礎,為夾擊華東、華北、西北解放區提供有利條件,也可以為蔣介石所用,通過占領,借此切斷中共與蘇聯的聯系。

我方的打算是,國民黨利用人力優勢展開的封鎖越發嚴重,物質基礎越發薄弱,東北就是改變最好的切入口。

但現實的情況是,蔣介石不僅有著豐盈的人力,背後還有美國的兜底,飛機的支援,讓國民黨的兵迅速來到東北,先後占領多地,將東北民主聯軍攔腰截成兩半,一邊在北滿,一邊在南滿。

陳雲能夠做出堅守的決定,是形勢下的勇士,但事實證明,這一決定是正確的,有了這一次的拍板,後續的“三下江南和四保臨江”才勢如破竹,最終打贏了遼沈戰役。

但陳雲又是怎麼做到的?

四保臨江之戰在1947年初打響,國民黨3軍分3個方向對南滿發動進攻,戰士們驍勇,陳雲也幾乎進化掉了吃飯和睡覺,睜眼就開始工作。

努力實現了堅守,北滿的我軍也終於找到機會,遠距離的奔襲相援,國民黨囂張的火苗終於被破滅,次次挑釁,次次失敗之後,臨江算是保住了,處於被動的我軍,也成為了主攻。

譽遍東北的戰績

換人是組織的決定,在得知指揮者竟然是過去從來沒有帶過兵的陳雲,蔣介石是不得不承認“共產黨內真是有奇才啊”

然而陳雲在東北做出的貢獻,卻絕非隻有蔣介石看到的這些。

初到東北,組織定下的目標是力爭在東北有一定地位,大方向已經定了,具體的工作步驟卻算不上明朗。

是陳雲、高崗和張聞天給組織送上三封電報,明確具體方針應是集中必要的武裝力量,在沈陽和錦州前線,給國民黨部隊可能的打擊,為後續的發展爭取時間。

這樣的前車,讓毛主席在1945年的12月28日發表了建立根據地的指示,也成了1946年1月10日與國民黨簽署停戰協議的前提條件。

兩方能夠再度談攏,一方面是因為美蘇在華的利益是沖突的,也是制約的,可蔣介石就像撕毀重慶協定一般,密令國民黨在1月13日進犯東北解放區。

根據對形勢的判斷,東北民主聯軍在5月19日撤出北平,後與北滿分局合並,陳雲成了副政委,起草了《關於形勢和任務的決議》

上報中央之後,獲準同意,並因為是在7月7日通過的,有了“七七決議”這個新名字。

相較於七七事變的7月7日,1946年7月7日,對解放來說意義巨大,它以精辟的分析,揭示了東北鬥爭的發展趨勢和我方弱點,一經下發,很快取得成績,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陳雲在這之中,功不可沒。

決定建立北滿根據地之後,陳雲隻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實現了根本性的蛻變。

“現在的任務,是一切為了前線”,陳雲說到做到,解決了北滿,又奔赴南滿,戰事稍平,又開始領導南滿土地改革。

8月出任東北財經辦事處主任,陳雲算是管上了錢,可這錢也不是好管的,有限的資金要去幹無限的大事,可這陳雲,竟然真的做到了。

先是解除了糧禁,讓糧食在東北自由流動,再是奔赴朝鮮,會見朝鮮領導人,緊接著,陳雲就用東北票收回地方票,實現了貨幣的統一,最後陳雲該帶頭幫助農民春耕生產,讓南滿實現了供應自給。

1948年11月2日沈陽解放,率先帶領4000名幹部進城市的也是陳雲,他用“各按系統,自上而下,原封不動,先接後分”的方針,實現了城市換主的快而全,多項措施的共同發力,很快讓沈陽恢復了正常的秩序。

東北在時代的波濤中洶湧,陳雲卻用一己之力對戰動蕩,對癥下藥的解決矛盾,讓社會變革的疼痛,沒有將東北從健康發展的軌道帶走,還借此為新中國的多項工作,貢獻了寶貴經驗。

誠如奔赴南滿之時失控的列車,在面對陳雲的時候,都隻能將危險清零,這樣的任命,這般的奔赴,對南滿,對東北,都是意義巨大的!

參考鏈接:陳雲:運籌帷幄 堅持南滿 黨史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