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手握大權主管人事考核,但是對於督撫們來說,他們卻更怕戶部

2024年2月6日 21点热度 0人点赞

前言

在歷史的長河中,官場鬥爭向來是一場你爭我奪的權謀之戰。吏部掌握著人事考核的重要權力,然而,對於地方督撫們而言,戶部的威力卻仿佛是一座無法逾越的險峰。究竟是什麼讓這些地方行政官員對戶部望而生畏?

一、封疆大吏:風雲際會人物

誰是封疆大吏?順治初年,皇太極伐明而入主中原,奠定大清江山之後,積極整飭內政。邊疆形勢復雜,皇帝乃設置多名封疆大臣,如駐藏、駐疆、駐蒙等大臣及各地方總督、巡撫,專司邊防。

這些官員多是滿清重臣,功臣,以蒙古貴族居多,也有漢人文官。他們權力巨大,手握重兵,數省之地盡在操控之中,可謂風雲際會人物。他們或文韜武略,諳熟兵機戰略,或詩書傳傢,廣讀群書,德才兼備,又或積習邊政多年,參悟民情軍情。

這些封疆大吏中,如裕親王允禵領導平定準噶爾叛亂,張廣泗鎮守西北有年,福康安平定太平天國,泰昌擊退沙俄南侵,皆為當時名將名相。手握大權的他們,視察百姓疾苦、整治邊疆、裁決軍事、施行法紀,俯仰風雲,聊世間豪傑,可謂封疆大吏!

中央各部與地方關系復雜,封疆大吏又握重權,雙方之間精妙權衡,微觸政壇蛛絲,牽一發而動全身,細節之處最能顯政局風向。

二、明吏令森嚴:總督巡撫最忌之部

治世通則,吏部主管選官升遷,乃萬機之紐帶。明代高宗時吏部權勢極盛,朝野均唯其馬首是瞻。當年山東巡撫即便擢升一名文才出眾的知縣為州府掌印小吏,也必須吏部點頭方得實施。

與此同時,封疆大臣亦最忌憚吏部。當時有一直言敢諫的禦史陳士奇直言,封疆大吏最害怕的是吏部對其人事任免之制約。

他分析指出,吏部手中一支筆,持之以令天下,文官清官必恭維吏部以求得提拔;封疆大臣更是懾於其權勢,深怕失言失政,被其奏請革職。如當年總兵官李化龍因邊境沖突事,被吏部參劾“誤國”,革職遣戍;總督周琚以“庸碌”為由被貶黜,均為明代吏部嚴厲的典型案例。

三、清初吏部遭限,督撫惟懼戶部

疆場沙場,兵權始終擺脫不了。明亡後,督撫選拔悉數被皇帝操縱。順治時吏部權力漸失,到乾隆時,由軍機處負責督撫人事。

乾隆采取旁落人心、懷柔遠人的策略,多重用蒙古、新附藩屬的權貴,賞賜諸特權,並授以要職。

如希祿及其子傅訥受封郡王,並歷任四川總督;察琳多羅郡王允禔任川陜總督,鎮守西北;還有和碩額駙納喇氏、那彥成的後裔允禩、允禟等。他們或文韜武略、治績卓著,或功勛卓越、聲名遠播,深得皇上信任。

皇帝還開始直接下旨任命各地要員,無需經吏部。如此一來,督撫對吏部已不存敬畏之心。但主管錢糧的戶部,仍令其膽戰心驚。地方財政向來捉襟見肘,開支報銷成了最大難題。除非行賄戶部高官,否則即便理由充足也難逃彈劾。此時戶部之權威,實已凌駕吏部。

四、行賄戶部,歷來難關

督撫若要施政,勢必投入資金。地方收入有限,向中央請款報銷成了寸步難行之坎。戶部官員近水樓臺先得月,翻查賬目毫厘不爽。稍有差池便難逃錯賬、浪費之責。每每督撫回京述職時,最費心準備禮物者就是戶部——那些似是而非的賬目,終須獻媚方得大筆報銷。

即便是戰功卓著、聲望超然的英明總督福康安,也深深頭疼戶部的種種苛捐雜稅與盤查。他數次上奏請求撥款,治理深澧河水利,或救濟黃梅縣水災百姓,都因戶部的種種盤算翻來覆去而難以實施。處處碰壁,福康安也隻得搖頭嘆息,對戶部的難纏萬分無奈。

五、忌憚戶部,實乃當世通弊

可見,行賄戶部,向來是督撫難以跨越的坎。左青龍謂此實為“當世通弊”——戶部之所以能讓封疆大吏們嚴陣以待,正在於其稽查賬目、裁定撥款之大權,讓人防不勝防。

每每想要實施一項政策,無論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也必須面臨戶部的種種盤問與刁難。這已成為清代中後期一個公開的秘密,也成為督撫們共同的通病與心病。若論哪部門最難應付,想必非戶部莫屬了。

六、化腐朽為神奇,西方道傢治學啟示

面對如此腐朽難解之局,我們不禁想到老子“器”之學說。他說聖人治國如制器,不割不破、不砥不磋、不雕不磋,使民自化而復歸真。

西方科學傢李約瑟也曾闡述中國古代官場政治中的種種腐敗現象,他認為唯有運用道傢治國思想,讓國傢政體回歸簡單樸素的本真,才能真正化解問題、開創新局。

當下吏治日下,各級官員為求升遷利祿,焦頭爛額應付中央各部門的種種苛責。如何破除戶部對地方督撫的桎梏,使其政令暢達?亦唯有運用老子“無為”的道傢思想,逐步化腐朽為神奇,才能使國傢的政體機能重新煥發活力與朝氣。

道傢“無為而治”思想指導下的改革,方為上策。既要增強吏部選官選才的獨立性,也須削弱戶部掌控財政大權的歷史慣性,逐步建立科學民主的決策機制與監督體系。唯此,方能真正推進督撫與中央部門之間的順暢互動,提高政令下達的效率。

結語

在清代官場的復雜體系中,督撫們與戶部的關系顯得尤為敏感而頻繁。縱觀整個體制,戶部的威力似乎超越了刑部、吏部等其他官司,成為地方行政官員們最為忌憚的存在。或許正是在這場權謀的博弈中,督撫們時刻感受到戶部帶來的巨大壓力,也因此謹慎行事,小心應對。

在清代的政治棋局中,戶部所占據的位置仿佛是一座制高點,掌握著細密入微的財政大權,令地方官員不敢輕舉妄動。這種微妙的權謀關系,為清代官場籠罩上一層神秘的面紗,也反映出當時政治體制中各官司之間的錯綜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