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被電視劇騙了,真實的八路軍是這樣的,實在讓人心疼

2024年2月6日 20点热度 0人点赞

近些年,軍事歷史題材的影視劇越來越多,吸引了不少觀眾。

比如故事背景豐富的《亮劍》,劇情廣受好評的《雪豹》,透過這些電視劇,我們看到了抗戰歷史悲壯的一面。

但隨著抗戰劇越來越多,八路軍的形象被改編的越來越不像話,越來越偏離歷史實事。

那麼,真正的八路軍到底是什麼樣子?很多人看了都表示心疼。

本文所有內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來源,具體資料贅述在文章結尾

八路軍的前身

八路軍的前身,其實是中國紅軍隊伍,早在1927年就有戰爭活動。

經過秋收起義、南昌起義、廣州起義之後,革命隊伍來到井岡山,走上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1934年,紅軍隊伍遭到了蔣介石軍閥的重重圍剿,重兵把守主幹道,讓紅軍無路可走。

此時我們的隊伍隻有幾萬人,根本不是蔣介石的對手,隻能被迫放棄革命根據地,開始萬裡長征。

然而剛出發不久,我軍就遭到了敵人的火力阻擊,在極短的時間內喪失了5萬人。

這對我黨來說,是一次史無前例的打擊,而這一切都是由蘇聯軍事代表團李德的錯誤指揮造成。

歷經千難萬險,紅軍才殺出圍剿,隨後在遵義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期間進行了一次軍事和政治改編。

這是我黨早期第一次進行大的軍事改編活動,會上確立了新的三人小組,我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就是其中之一。

1936年,中央紅軍在陜北革命根據地成立新的抗日隊伍,在當時起名叫“抗日先鋒軍”。

這支隊伍距離前線較遠,一方面要避開蔣介石的追擊,另一方面還要堤防日本人,十分的辛苦。

為了好號召全黨積極抗日,紅軍率先發佈東征抗日宣言,讓世人看到了我黨抗戰的決心。

但是抗戰過程並不順利,蔣介石一邊往後撤,一邊把鬥爭精力放在紅軍身上。

更認人感到憤怒的是,他還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戰略思想。

日本人在中華大地燒殺搶掠,蔣介石卻無動於衷,把一切矛頭指向紅軍。

這時候,愛國上將張學良坐不住了,他的傢人被日軍害死,對日本人可以說是恨之入骨。

在一次會議中,他向蔣介石表達了自己抗日救國的思想,並且提議,先把矛盾轉移到外部。

對於張學良來說,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抗日,但是蔣介石不這麼認為,他覺得要先“剿匪”,然後才能集中力量和日本人打仗。

而蔣介石的軍事戰略思想,並沒有得到軍隊大部分人支持,一場歷史性的劇變正在悄悄醞釀。

1936年4月9日,張學良乘坐飛機抵達東北軍駐地,也就是當時的延安地區。

他和軍隊的人達成協議,讓局勢有了一些好轉,可是抗日的大局依然無法改變。

在那個戰火紛飛,動蕩不安的年代,任何戰略上的失誤,都可能給國傢民族帶來滅頂之災。

眼看國共團結抗日無法實現,張學良陷入了焦慮和自責,最終和楊虎城展開討論。

張學良打算發動兵變,扣押蔣介石,然後逼迫蔣介石進行聯合抗日。

這期間,蔣介石絲毫沒有察覺,他整天待在作戰指揮室內,說是再給他兩星期,就能把共軍消滅。

顯然,蔣介石對局勢的把握是不準確的,如果再由他這麼錯下去,那麼對國傢來說十分不利。

那年12月,蔣介石等人乘坐專機抵達西安,隨後住進了潼關附近的小區。

當晚他和張學良見面,打算讓張學良和楊虎城的隊伍增援前線,可是張學良一臉不情願。

他對蔣介石說出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要抗日就不能拖,結果蔣介石沒有采納二人的意見。

不但沒有采納意見,還把張學良等人數落了一遍,局勢變得更加緊張。

此時,張學良楊虎城二人已經意識到沒有退路,決定采取必要的手段。

因為無論他們怎麼選,都是把槍口對準自己的同胞,成為永遠洗不清的歷史罪人。

一開始,張學良怕走漏風聲,還沒有和共產黨取得聯系,誰都不知道什麼時候發生兵變。

12月12日凌晨,張學良楊虎城裡應外合,一舉扣押蔣介石和他身邊的隨從。

之後,他們發文通報全國,呼籲停止內戰,積極召開救國會議。

由於事情發生的太突然,毛主席還沒有任何這方面的準備,先由周恩來去西安談判。

蔣介石雖然是被扣押,但基本的人權還是有的,他和周恩來握了手,並且同意合作抗日。

為了表達合作的誠意,當時全國各族人民都認同蔣介石為總指揮,隨後開始改編軍隊。

原本處在陜北的主力紅軍,被國民政府改為“國民革命第八集團軍”。

後來又把第八集團軍改成第八路軍,簡稱“八路”。

盡管軍隊名號被收編統一,但是我軍的戰鬥意志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

至於為什麼叫八路軍這個名字,其實也是有深刻的道理,和我們的傳統文化有關。

從古至今,“八”這個字都是吉祥和興隆的代表,一直被中國人用來命名。

而路這個字,其實是宋朝時期,有一種軍隊和政治幹部性質兼備的職務。

再根據民國時期的文字改革,又把軍隊的番號叫路軍,這就是八路這兩個字的來歷。

在當時,國民政府能給軍隊這樣命名,無疑是想彰顯最強大、最精銳的力量。

這關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如果抗日失敗,將對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惡劣影響。

隨著第八集團軍的建立,抗戰局面就此拉開,但是過程十分艱苦。

1937年,八路軍115師、120師共三萬人多人渡過黃河,一直進入山西陣地。

山西是個好地方,這裡的群眾比較擁護毛主席,有助於今後發展勢力。

在當地人的幫助下,軍隊征集到100多艘漁船,並支付了村民征船的費用。

8月份,戰士們氣宇軒楊,一路上互相加油打氣,安全的抵達戰鬥地點。

隻不過當時的裝備很差,和日軍相比,完全不是同一個水平。

這裡要解釋下,抗日時期的八路軍在裝備分配方面極度不均衡。

蔣介石是親美派,過去他們和美國做生意,有轟炸機、戰鬥機,還有美國送來的重機槍。

從防具到武器彈藥,國民黨軍都比我們優良,最重要的是,當時八路軍的主力是在蔣介石那邊,要想抗日取得勝利,還得下血本。

比如電視劇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打扮的女八路。

統一的軍服,頭上也有軍帽,仔細觀察的話,身後還拖著長長的秀發。

看起來很有女兵的氣質,並且符合現代人的審美,但是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都知道,這不是真正的八路。

首先,這個演員的身材已經與那個時代背景相違背,那個年代物資匱乏,有時候連飯都吃不飽,怎麼會擁有想她這樣富態的相貌。

並且他的嘴上塗了口紅,看起來很艷麗,毫無疑問這是不符合歷史實事的。

還有這張照片,演員們雖然各個精神飽滿,拿槍的姿勢也很帥氣,但是同樣犯了剛才的毛病。

他們油光滿面,邊上那位連雙下巴都快顯出來了,像是油水吃多了的樣子。

下面這張照片,才是真正的八路軍,這是抗戰初期由外國記者拍下的。

從圖中可以看到,一個小戰士身上扛著許多手榴彈,他正準備把手上的物品交接給另一名八路軍士兵。

從這個提繩子的動作來看,小戰士肩上的擔子很重,這些武器也許是他從敵人那裡繳獲的。

不知道大傢有沒有註意到一個細節,當年的八路軍戰士,衣服不像電視劇中那麼規矩整齊。

他們總是渾身臟兮兮的,穿棉襖的那個士兵褲腿膝蓋的位置還破了一個大洞。

抗日時期國民黨那邊基本都有鋼盔戴,但是我黨勢力薄弱,沒有拿到蔣介石的武器,隻能到戰場上繳獲。

打仗時期,有的影視劇為了彰顯八路軍的優勢,把辦公室環境搞的很漂亮。

但這也是不符合歷史現實的,仔細看下面這張照片,這就是八路軍開飯的景象。

很多時候因為前線戰事吃緊,都是要一邊吃飯一邊開會,大傢席地而坐,說到哪是哪。

有時候趕路行軍比較緊急,好幾個月不洗澡都是正常的事情,大傢不會有任何怨言。

而我們在電視劇中看到的八路軍士兵,總是打著發膠,一副帥氣的模樣。

最後希望大傢明白,真實的歷史和電視劇是有差距的。

畢竟電視劇需要藝術加工,這可以理解。

文|渣叔羅影

編輯|渣叔羅影

參考資料:

澎湃新聞——《一組照片告訴你,真正的八路軍長啥樣?別被電視騙了_The Paper》2024.1.13

網易新聞——《不要再被電視劇騙了,真正的八路軍這樣,現實讓人心疼啊》2023.12.31

宣傳教育室——《【黨史故事】八路軍東渡黃河後的第一戰,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