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阿甘正傳等悲劇小說改編後,爲何都變成大團圓的美好結局

2024年2月10日 21点热度 0人点赞

看的電視劇多了,突然發現一個規律:很多有名的小說,在紙質版的原著中,人物的性格多是複雜多變的,遭遇各種天災人物時,往往會放大人性的黑暗面,因此故事的結局大都是悲慘、失望的,但作品也因此更具有藝術價值。

而當這些知名小說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後,雖然故事的人物、情節大多保留,但事情的經過、人物的言行會有很大的改變,變成了都在積極向上,勇敢的面對和克服困難,最後的結局也大都變成陽光的、完美的

比如著名的《唐山大地震》,同樣是描寫遭遇地震災害的一家人的命運和他們周圍的人,小說中的女主角,從小留下心理陰影,長大後被收留她的養父侵犯,導致于性格突變,在學校愛上了不該愛的人,又被始亂終棄,最後萬念俱灰之下,遠走異國他鄉,嫁了個糟老頭了事

而在電影版中,女主角遭遇災害後,雖然父母又亡,但遇到是一個又一個好人,養父母對她的疼愛不遜親生,父親的騷擾也被模糊成父愛的親昵,雖然畢業後還是與大學的男朋友分手,養父還代她揍了對方一頓

而女主本人則成了留洋的高級知識分子,嫁了個外國的有錢老公,最後終于走出心理陰影,帶著和第一個男朋友的孩子,在年三十回國認了父親,一起吃了團圓飯,然後又與生還的母親、弟弟相認,更是舉家助力汶川災情,妥妥的完美大結局。

再比如《亮劍》的原著中,解放前的戰爭歲月雖然精彩,但只是正戲前的點綴,解放後面對各種各樣的運動和打擊,李雲龍的舉止才是真正的屬于作者想要表達的“亮劍”精神。原著中李雲龍是悲劇的,不甘受辱,吞槍自殺。

而政委趙剛這種理想主義者更慘,信仰崩塌,失去了活下去的理由,竟然早早的和夫人就雙雙自殺了,留下4個孩子托付給李雲龍。李雲龍死後,他和趙剛的8個孩子又輾轉到丁偉手中,幸虧丁偉當時是邊境的重兵將領,所以才將這8個孩子養大成人。

而在改編的電視劇中,戰爭歲月成了全戲的高潮,李雲龍的用兵才華也成了亮劍精神的全部內涵,而趙剛也被簡化成一個“武力”(不是冷兵器的單挑,而是兼指用兵和單兵能力)出衆的大學生,文武雙全的儒將,缺少了那種理想主義者的浪漫,當然也導致他和妻子的一見鍾情缺乏說服力

李、趙二人一起拼殺奮鬥,終于趕走了侵略者、打跑了蔣光頭手下的楚雲飛,並在戰爭結束後,經過師長的磨砺,逐漸成長爲優秀的軍事家,身披將星,妥妥的人生贏家。

國外的文學界也有這個問題,比如著名的《阿甘正傳》,原著中,阿甘和女友的命運都是極其陰黑的,從小命運坎坷,長大後心理畸變,導致兩人最後年紀輕輕就陰陽兩隔。而電影中雖然有同樣的情節,但阿甘總是遇到善良的朋友、友好的環境、奇妙的運氣,竟然很早就實現了財富自由。

就連與女友的結局,也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式大團圓,身患重病的女友成了阿甘的妻子,並死在了阿甘的懷裏,雖然傷感,卻也是另一種的完美。

爲什麽東、西方會同時出現這種現象呢?根源還在于的藝術塑造和價值傳播的區別。

總的來說,小說的受衆要窄很多,也比較集中于有一定閱曆、學識的人群,這類人群往往喜歡、善于思考,那種缺少人性沖突、你好我好的情節吸引不了他們的目光,只有充分反映人性的複雜、社會的複雜,並充分演繹他們之間沖突的情節才會啓發他們的思考,從而引來他們的關注、欣賞。

而電影不同,電影的受衆要廣的多,群體也要複雜的多,來看電影的人大都是抱著純粹消遣的心態來的,他們不需要深度的思考,只需要電影中人物的表演能夠暫時塞滿他們的眼睛和腦袋即可。何況電影本人的表現手法,就比單純的紙張豐富的多,也更容易充實人的大腦,讓大腦忙于接受信息而暫停思考

所以電影中人物的結局美好程度,就能在更大程度上決定觀衆的接受程度。再加上電影的受衆太廣,不管有意還是無意,電影自帶有傳播正能量、教人向上的作用,所以宣揚真、善、美,教育人們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社會,也就順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