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皇帝為何不穿黃色龍袍,不稱自己「朕」反而被臣子叫做官家?

2024年2月20日 25点热度 0人点赞

文 |三樓的貓頭鷹

編輯 | 三樓的貓頭鷹


在我們一貫的印象中,龍袍一般都是黃色,天子更是自稱為朕,隨時隨地都在強調自己的特權。

但在中國的歷代王朝中,宋朝卻是一個例外,皇帝不僅不穿黃龍袍,甚至自稱官家,有時候看起來和臣子沒多大區別,那麼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01

龍袍的起源

龍袍不僅是皇帝的御用衣物,更是他們的權力標志,每一件龍袍的設計、顏色以及裝飾物都有着深遠的文化內涵。

據史書記載,最早的龍袍是在戰國時期產生並流傳下來的。那時,龍被視為天降恩賜的象徵,因此當時的諸侯王們紛紛仿照這種風格來裝飾他們的衣物。

在此基礎上,秦朝制定了嚴格的宮廷規范,包括皇帝的服裝色彩以及裝飾物等都有明確規定。

其中最顯著的變化莫過於自西漢以來龍袍的顏色轉變。隋唐時代,很多君王更習慣於土德,因此龍袍大多為黃色調。

從此以後,黃色一直作為皇家禮服的主流色彩沿襲至今。

同時在龍袍的設計上也有一些變化和發展。起初龍袍多採用傳統的方形設計,但在唐玄宗年間,經過不斷的改良和完善,龍袍變得更加華麗精美且富有個性。

唐朝的龍袍注重體現宏偉壯觀的氣息,突出了華美的視覺效果。

古人相信數量能夠表達出更深層次的意義,當時皇帝常常會穿上九條或者十二條龍紋圖案的龍袍,以此寓意他的權力無可匹敵。

在龍袍上還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清朝皇帝通常會在背後加上一塊名為"背心"的飾品,意味着對帝國命運的責任擔當。

另外龍袍的製作要求都很高,尤其是對綢緞的選擇更是嚴格要求。這些精心雕琢而成的龍袍不僅是皇權的象徵,同時也彰顯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

02

宋朝為何穿紅色龍袍

古代的皇帝們信奉一種叫做"五行學說"的哲學理論,秦始皇穿的龍袍為黑,就跟其有關。

而在之後劉邦白蛇,建立漢王朝,不過之後由於德行多次更改,水德、火德、土德基本上都來了一遍,所以相對漢朝皇帝的龍袍顏色更為自由,這主要是由於當時的專家們對朝代五德的認定出現分歧。

不過,在劉秀那個時期龍袍就穿的黃色,而到唐朝時期,從各種畫作或者影視星星中我們更是可以發現,黃色的龍袍比比皆是。

到了明朝朱元璋的龍袍採用了鮮艷的大紅色,這個選擇並不完全是因為他對紅色的喜愛,更多的是因為他想要通過這種方式來表穩固統治,明朝屬於火德,紅色符合需要且符合周、漢、唐的傳統,而且老朱的姓也可以解釋為紅色。

而到了清朝,皇帝穿着的黃色龍袍精緻大氣,也就是在這個時期關於龍袍的各項規定和定義才正式確定下來。

傳統觀念中,龍是相當神秘的存在,被當作是皇帝的代名詞,但在整個宋王朝卻很少出現。

宋朝是一個重視文治的社會,而在這一點上宋朝的皇帝也不例外,他們經常穿的就是紅色衣服黑色鞋子,從古畫上一打眼看過去很難分清誰君誰臣。

另外,北宋初期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提出「與士大夫共天下」的理念,這意味着皇帝需要與臣子分享權力,不能專斷專行。

在這種環境下,皇帝也就沒有必要刻意凸顯自己的地位,因此穿着簡朴的履袍而不是華麗的龍袍。

他們在執政期間,往往會更加注重教育、文化和道德等方面的建設,而不是單純的軍事擴張和物質財富積累。

宋朝皇帝的生活方式也比較簡朴,他們的服飾並不華麗,甚至有時候還會選擇平民化的打扮。

因為宋朝認為自己屬於火德,所以這個時期龍袍呈現的是紅色。

同時紅色也可以表達出熱情、活力和生機勃勃的意思,符合宋朝人民的精神風貌。不過即便如此,宋朝皇帝穿紅色龍袍的場合也非常有限,更多時候仍然是身着樸素的履袍。

他們的生活方式反而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精髓所在,即重視內在修養和社會責任,而不是過度追求表面的繁華和奢侈。這對於現代人們來說,仍然有着很大的啟示意義。

03

宋朝為什麼叫官家?

宋朝時期的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各行各業都有了自己的專業術語,除了百姓之外,還有一些行業特有的人稱號,被稱為「酒家」「田家」「僧家」等等。

「官家」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東漢,當時其指代官府和政府,帶有行政色彩。

南北朝時,它第一次被使用在君主身上,這一稱謂的使用,意在拉近統治者與百姓的距離,顯示出對民眾的親和。

五代十國時期,君主、官員、丈夫等多重身份都可以使用這個稱呼。宋朝建立後沿用了這一稱謂,這一傳統可以上溯到後周時期。

那麼,宋朝君主的自稱為何改稱「官家」呢?其中蘊含的深層原因,反映了宋朝統治者的新訴求。

「官家」一詞本身帶有服務國家和人民的責任感,宋初理學強調「民貴君輕」,皇帝使用這一稱謂,正表明自己視國家利益為重,擔負起對百姓的責任,與理學思想契合。

這顯示出宋代理學旨在約束君權,讓皇帝自覺對人民負責的政治功能。

趙匡胤出生寒門,奪取政權的過程也較為復雜。「官家」這一謙遜的稱呼,體現他內心對人民的感激,同時也顯示敬重前朝遺民的姿態。

趙匡胤曾與後周宰相范質關系密切,所以使用「官家」這一中性稱謂,兼顧溝通新舊政權人民情感的需要。

並且這種平易親民的作風,贏得了宋朝士大夫和百姓的擁護。它奠定了宋代重文折武、仁政愛民的基調,推動了文治的繁榮發展。

如此一來,宋代士大夫階層得以抬頭,文人得志,文教大行其道。「官家」稱謂的使用,成為宋朝統治合法性的重要來源。

04

結語

宋朝皇帝他們深知自身的權力來自民眾,並以此為基礎來制定政策和行動方案。

他們在穿着方面選擇了代表吉祥的紅色龍袍,而不是全然高貴的黃色龍袍,在自我的稱號上,則採用了「官家」而非傳統意義上的「天子」。

而宋朝皇帝選擇紅色龍袍的出發點很簡單,按照五行宋屬火,紅色龍袍很是正常。盡管龍袍上也會有一些黃色裝飾,但僅僅是裝飾而已。

宋朝重視人倫和謙虛禮讓的思想,這種思想深深影響了宋朝皇帝的作風。《資治通鑒》中記載,宋太祖趙匡胤「制諸侯王服色,皆次於天子」,他認為皇權應當有所限制,不能無限上綱。此外,宋朝士大夫提出「君之者,長之而已」,強調皇帝應視民為伴,不能自視過高。

在這種思想影響下,宋朝皇帝選擇不穿黃龍袍,以示謙卑,稱自己為「官家」,意在強調皇帝是為百姓們服務的。

這種作風贏得士人擁戴,也契合了宋朝重文抑武的國策需求,有利於溫和穩定的治國,官家一稱呼也是基於此理。

他們的這一系列做法既體現了他們的謙遜品質,同時也表明了他們對於民眾的信任和尊重。

宋朝皇帝比較清醒和務實,時刻牢記政權易得而難守的道理。因此他們注重親民形象,比如簡朴的龍袍和親切的「官家」稱謂,都符合這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