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蔣介石最後一個春節,重病中致電毛主席,想了卻一樁心願

2024年2月20日 23点热度 0人点赞

北京中南海。

白發蒼蒼的毛主席,戴着老花鏡,仔細看着手中字跡斑駁的信件。

半晌,毛主席放下手裡的信封,輕嘆一聲說:

「我們都老了啊!海峽那邊風浪大,他也要熬不住了喲。」

毛主席口中的「他」。

正是與他糾纏了大半生的宿敵,國名黨領袖蔣介石

同為中國近代史上的人物,蔣介石自戰敗後便率領殘部退往台灣

雖然身處海島。

但蔣介石心懷故土,無時無刻不想回大陸。

當然,隨着新中國的日益強大,特別是在朝鮮戰爭取得勝利後。

蔣介石也逐漸明白,他回大陸的夢想註定不可能實現。

窗外,已有爆竹聲響起。

春風送暖入屠蘇,身在海外的遊子也想重歸祖國的懷抱。

毛主席手中的這封電報內容簡短,但大體意思卻表露無疑,台灣方面想邀請毛主席入台訪問。

其中傳遞的信號,不言而喻。

此事也關乎着兩黨,兩岸無數同胞日日牽掛的心弦。

台灣何時歸

上世紀,北洋軍閥倒行逆施,中華大地烽煙四起民不聊生。

孫中山先生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創辦黃埔軍校並組建國民革命軍

北伐成功後,蔣介石控制了國民黨

之後幾年,又爆發了和各地軍閥的大戰。

一路南征北戰,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終於在名義上統一了中國。

但之後發生的事,卻又不得不讓人扼腕嘆息。

因為政見不合,蔣介石悍然向同為革命者的同胞下手,製造了震驚中外慘案。

不僅如此,他還制定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調動全國民黨隊全力剿滅紅軍。

此舉,無疑給中國革命事業帶來了重創。

除去國仇之外還有家恨,無數共產主義者的家庭遭到國民黨特務的迫害,黨和軍隊眾多高級領導人的家庭支離破碎。

解放戰爭爆發後,敵我之間的力量隨着戰爭的進程而改變。

從最早的敵強我弱,到後來的我強敵弱。

解放軍越打越多,而國民黨卻是越打越少。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古人誠不欺我也。

渡江戰役之前,蔣介石還妄想劃江而治。

但卻被毛主席果斷拒絕。

解放軍正是勢如破竹之際,你蔣某人壓根就沒有談判的籌碼。

渡江戰役之後,國民黨看見紅旗便只能望風而逃,蔣介石見大勢已去便率領殘部逃向台灣。

此舉,亦足可見其本色。

占據台灣之後,蔣介石加深了與美國的聯絡,想靠着美國的強大實力重返大陸。

可美國也不是什麼好鳥。

眼瞅着蔣介石失了勢,哪還願意在他身上白耽誤功夫。

其實列強們才不管中國誰當政,包括蘇聯最開始也是支持國民黨的。

他們的條件就一個,不管誰當政。

只要承認之前簽訂的各項條約,他們就認可你是合法的中國政府。

於是,美國就以支持蔣介石為籌碼,來和毛主席談判,結果直接就被當場拒絕。

毛主席的答復是:

「新中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誰和你簽訂的條約,你去找誰就是。」

沒能占到便宜的美國人惱羞成怒,轉而開始大力扶持蔣介石。

天不予成

此舉,無疑讓面臨絕境的蔣介石抓到了救命稻草。

緊跟着朝鮮戰爭爆發,蔣介石還編練了一支部隊,並向美國申請入朝參戰。

此事,最後也因各種原因擱置。

朝鮮戰爭結束後,美軍悍然將第七艦隊開入台灣海峽,並在大陳島上布置了大量的飛機軍艦。

儼然一副誓死守衛台灣的架勢。

有了美國人的撐腰,蔣介石的膽子也大了起來。

公然在金門構築大炮陣地,並悍然向我福建沿海地區開炮轟炸。

對此,中央高度重視,並嚴密組織了反擊。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金門炮戰。」

此役解放軍共發射47萬余枚炮彈,斃傷國民黨官兵7000餘人,擊落飛機30餘架,艦艇20餘艘。

盡管如此,但美國依舊不放棄干涉中國內政。

試圖讓蔣介石向世界宣布台灣獨立,以此封鎖我國在世界上的合法權益和地位。

面對美國人的要求,當時恨不得和美國穿一條褲子的蔣介石。

卻做出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決定。

他先是拒絕了美國分裂的要求,其次闡明了一個觀點: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從來就只有一個中國,即使有反叛這行徑,但終不為華夏之主流。」

之後,蔣介石又表示:

「台灣和大陸都是一個中國,絕不容許分裂割據的情況發生。」

自此之後,兩岸的對立情緒,也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雖然還是劍拔弩張。

但兩岸人民也都明白了一個道理,兄弟之間關起門來鬧矛盾是自家人的事,可不能讓外人乘機鑽了空子。

後來,新中國研製出了原子彈氫彈

國家實力煥然一新,在國際上也有了一定的話語權。

國際形勢本就是瞬息萬變。

原先還老死不相往來的中美關系,也有了松動。

尼克松訪華,更是直接打破了中美建交的瓶頸。

新中國終於正式走上了國際的舞台,這時候的蔣介石也已經是垂垂老矣。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一個傳統。

不管當多大的官,成就了多麼了不起的事業。

老了老了,難免還想回到家鄉看一看,看一看家鄉的父老和年少時,自己留下過的痕跡。

蔣介石同樣也不例外。

於是他便通過特殊渠道。

將一封密電,送到了毛主席的手上。

雖然只是邀請毛主席訪問台灣,但這卻是歷史性的一個重大突破

可惜的是,毛主席的身體實在經不起折騰,周總理也是病入膏肓。

於是,毛主席便將此重任交給了鄧公,一再叮囑他要辦成此事。

無奈天公不作美。

蔣介石1975年4月5日病逝,這次來之不易的訪問,也只能無限期擱置。

此後,鄧公為了解決台灣問題。

冥思苦想研究出了一國兩制,解決了香港問題,但台灣還一直擱置至今。

和平統一回歸祖國懷抱,成了兩岸百姓心中最大的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