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記:燒賣、燒麥、稍美、稍麥……各地燒賣有什麼不同?

2024年2月20日 21点热度 0人点赞

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人們驚詫於北方人的燒麥是羊肉餡的。

北方人也認為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糯米餡燒賣非常奇怪。

而在五嶺以南的嶺南人們則更摸不着頭腦,早茶里的干蒸燒麥不都是豬肉餡的嗎?

處在西南地區的四川樂山,望着兩廣地區黃黃的燒麥皮,也覺得豈有此理,怎麼沒有花邊,皮也不透。

讓人啼笑皆非的關於燒賣的友好討論,正正揭開了燒麥的「族譜」,可謂是同出一源,血脈相連。

最早的有記錄的燒麥在元朝,很多人相信,是從包子演變而來的。

最初是在茶館出售,叫「茶捎賣」,意思是喝茶的時候捎帶着賣的食品。

反正上不封口,皮要薄,這就是燒麥的原始形態。

作為統治者的喜好,元朝燒賣的影響力逐漸擴大,流傳到各地,再加以改變,就變成今天燒賣的大家族。

從北到南說起吧。

01

| 內蒙「一兩」吃撐的羊肉燒麥

常有人說「內蒙的燒麥,一個人能吃一兩就不錯了」。這給內蒙的燒麥蒙上了傳奇的色彩。

跟景陽岡酒家打出的旗號「三碗不過崗」有異曲同工之妙。

引得人們像武松那樣的心態「誒,我偏就不信了」一拍大腿,還非得嘗嘗不可了。

內蒙的一兩燒麥指的是燒麥皮,可偏偏內蒙燒麥以皮薄的特點讓人嘖嘖稱奇。

所以現實的內蒙羊肉燒麥,皮是一兩,肉餡卻是半斤。

羊肉後腿肉細細切成粒,用麵皮薄薄兜住,頂端捏出花,羊肉汁就乖乖被鎖在麵皮里了,不漏汁,不濡濕皮子。

咬開才知道裡面的羊肉是多麼鮮美,流出來的汁還浮着一層金黃色的羊清油。

02

| 江南魚米之鄉的青豆糯米燒麥

江南泛指長江中下游地區,在電視劇的故意刻畫以及一部分正史中,清朝的乾隆皇帝尤愛「下江南」。

為眾多民間美食提供了胡編亂造的可能,什麼都可以與乾隆皇帝扯上關系。因為真假難以考究。

江南是個富庶之地,這里擁有農業生產的得天獨厚的條件,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這里就是被老太爺眷顧的地方。

這里盛產稻米,所以燒麥就變成了糯米餡的。

上大學之後,我才逐漸接受了糯米餡的燒麥,並且越來越喜歡,很長一段時間每天早餐都吃糯米餡的燒麥。

生抽、五香粉、豬油之類的調味料與蒸得恰恰好、粒粒分明的糯米混合,再包入與餃子皮相當厚薄的麵皮里,再次蒸,將皮蒸熟。

每一口都是扎實的貨,糯米越嚼越甜,是澱粉轉化為麥芽糖的絲絲甜味。

裡面的香菇、青豆之類的其他配菜,使得口感更好。

03

| 天府之國的樂山「玻璃」燒賣

燒賣的版圖越過黃河長江,來到四川盆地。

在樂山,燒賣將被賦予「玻璃」的外觀。

其實也是噱頭,主要是突出麵皮薄而透亮的特點。

樂山的燒賣個頭比內蒙燒麥小巧,豬肉餡的,皮干韌有勁,蘸紅油沾碟吃。

筷子紮下去勁道,肉餡不會很緊實,是綿綿的那種。

吃的時候還能再叫一碗海帶絲湯,淡淡的鮮。配上燒賣吃有種踏實感。

樂山的玻璃燒賣,外觀非常俏麗,花邊也多,撥開花邊麵皮,能看到肉餡,像在花叢中尋覓。

04

| 嶺南之地悠閒的干蒸燒賣

元大都的燒賣,來到嶺南靈秀之地,樣子就有些模糊了。

不過回歸原本配茶喝的初心,嶺南的干蒸燒賣,是在茶樓中作為茶點的。

「干蒸燒賣」,很多人讀的時候會簡化為「干蒸」或者「燒賣」,久而久之,很多嶺南人就分不清楚「干蒸」「燒賣」是不是同一種東西了。

干蒸是做法,燒賣才是實體。

最早的干蒸燒賣用雲吞皮包,為了省點功夫。但現在還是很多茶樓分開兩種麵皮。

但是,干蒸燒賣也分成了兩派一派是加鹼水的,一派是不加鹼水的。

有人非常不喜歡鹼味,覺得有些反胃。

但有人喜歡鹼水給麵皮帶來麵粉香氣,給肉餡帶來更加嫩滑的口感。

傳統的干蒸燒賣,是有鹼水的,但是現在越來越少人欣賞,所以做的人越來越少。

豬瘦肉、冬菇、豬油是最不能少的材料,甚至蝦仁也可放可不放,豐儉由人,但是豬油不可不放。這也是廣式茶樓的秘訣。

干蒸燒賣的皮就不講究薄了,只要求緊緊貼近肉餡,不可留有縫隙。

再南一些,到了香港,還有懷舊的豬肝燒賣和豬肚燒賣,這個就不是用麵皮來包裹,而是肉包着肉餡。

這個就與普通燒賣差太遠了。勉強算的上是燒賣在點心屆的遠親吧。

燒賣的種類還有很多,或許他們不為大部分人所知,也不容易被查到,但他們的存在,是一部鮮艷的點心發展史。

與此相似的,還有包子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