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橄欖球

2024年2月21日 26点热度 0人点赞

Huddle(集合)!」

集合口令喊出後,其他隊員迅速靠攏,圍成一個圓圈,聽戰術安排。短短幾秒後,所有人同時拍掌並喊出「Break(解散落位)」,列陣擺開架勢。這一瞬間球場似乎凝固了,所有人都在等待進攻開始的信號——橄欖球離開地面的瞬間,仿佛時間又重新開始流動。一陣混亂後,雙方再次列陣,開始下一回合……

這便是屬於我學生生涯的橄欖球記憶,如此場景,在近幾年國內的運動場上開始多了起來。回想起大學時期的橄欖球氛圍,雖然高校圈內的訓練、比賽搞得有聲有色,但是走出校門的橄欖球還是顯得水土不服。

如今,距離中國大陸第一支橄欖球隊成立已過去30餘載,全國有近500個腰旗橄欖球社群在各地開展知識普及與賽事組織活動,成人裝備橄欖球隊由2014年的8支增加到2023年的近80支。隨着社交軟件上熱度的上升,這一運動正成為越來越多追求新潮個性的年輕人的選擇。

作為美式橄欖球的簡化版本,腰旗橄欖球門檻低、人數少、保護性好、社交性強,成為橄欖球「小白」們的心頭好。不像英式橄欖球允許尺度極大的對抗,也不需要美式裝備橄欖球昂貴的頭盔和護具,一雙釘鞋、一個牙套、一條腰旗,連手套都可以舍棄,你就能參與其中。

「腰旗橄欖球的門檻要比足球、籃球等運動低。」國際關系學院橄欖球隊創始人李智博說,「我們球隊里一些身體條件並非頂尖的隊員,在橄欖球場上照樣能找到合適的位置。」這便是這項運動的特殊之處——差異化分工、高度包容,能讓不同類型、能力不同的隊員充分享受橄欖球帶來的樂趣。

近年來,小眾運動風靡各大城市,以橄欖球為代表的小眾運動成為人們高壓工作和瑣碎生活之外的解壓利器。和一群志趣相投的陌生人在運動場上一起揮灑汗水、卸下包袱、找回自我,在高速運轉的社會里,橄欖球成為年輕人戰勝社恐、對抗孤獨的選擇。

Avengers是橄欖球圈內一支頗有名氣的業余球隊,創始人莫振沖和哈斯特是當年北京高校橄欖球愛好者中的佼佼者。

「橄欖球對身體素質的要求更綜合,玩法更自由,但想要玩好,對大腦和團隊協作有着極高的要求。」莫振沖說,與觀感上的混亂相反,橄欖球的戰術極為復雜、精妙,因此也有人將橄欖球比作「草地上的國際象棋」。

如今,腰旗橄欖球已被正式納入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比賽項目,對Avengers這樣的球隊來說,意味着他們未來可能會面對更專業的對手、參加更官方的比賽,這無疑是個好機會。哈斯特說:「如今國內橄欖球運動越來越火,正是向職業化、商業化轉型的好時機。」

去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5部門印發方案,提出到2025年推動戶外運動產業總規模達3萬億元。從賽事組織、場地租借、裝備器具到人員培訓、商業贊助,橄欖球運動還有巨大的潛力可挖。不單是橄欖球,飛盤、騎行、攀岩等其他小眾戶外運動也正緊抓風口,吸引更多愛好者,拓寬產業新賽道。

「橄欖球火了,規模越來越大,大環境越來越好,激勵了我在自己所熱愛的運動中付出更多,這樣才能不辜負如此多愛好者的堅持與熱愛。」莫振沖說。這個春節,他和球隊輾轉多地參與橄欖球活動,本應是戶外運動淡季的寒冬,也未能放慢橄欖球火熱的發展勢頭。龍年來了,中國橄欖球產業乘勢而上的大好機會也來了。(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