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伊斯蘭教的創始人,阿拉伯半島的統一者,一位偉大的先知

2024年2月21日 21点热度 0人点赞

古代阿拉伯沙漠。遠處有一座山丘,陽光透過雲層灑在地面上,沙漠中的駱駝悠閒地行走。在阿拉伯沙漠的廣袤遼闊之地,有一個名叫默罕默德的男子,他將成為歷史上最為偉大的先知之一。

一個小村莊,人們正在忙碌地生活。默罕默德作為一個年輕人,他智慧的眼神和溫和的笑容吸引了人們的目光。默罕默德從小就以他的誠實和善良而聞名,他的言行充滿着智慧和慈愛。他與人為善,給予幫助和指導,無論是富人還是窮人,無論是強者還是弱者,他總是竭盡全力去關心他人。

然而,默罕默德的內心深處渴望更高的真理,他尋求着答案,他希望理解生命的意義和人類的使命。直到有一天,默罕默德接收到了來自真主的啟示,這個使命將他帶入了一場偉大的改變和轉變之旅。

默罕默德

穆罕默德(全名:穆罕默德·伊本·阿布杜拉·伊本·阿布杜勒-穆塔利卜·伊本·哈希姆)

出生於伊斯蘭紀元前53年3月12日至伊斯蘭紀元11年3月12日(儒略歷570年5月4日),阿拉伯人,先後為商人,伊斯蘭教領袖,知名作品《聖訓》。

默罕默德的故事從他的出生開始。他於570年出生在阿拉伯半島麥加,父親名叫阿卜杜拉,母親名叫阿明娜。他出生在哈希姆族,這是麥加中一支尊貴的家族。

在他的童年時期,默罕默德失去了父親,由外祖父阿卜杜爾-穆塔利卜撫養長大。他從小就以他的正直和善良而聞名,被尊稱為「信實者」。他在麥加的商業中表現出色,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和信任。

默罕默德年輕時,麥加是一座以多神教信仰為主的城市。然而,他對存在一個唯一的真主的信仰始終保持着懷疑和思考。為此他經常遠離城市喧囂,前往附近的山洞反思和祈禱,尋求生命的真諦。

  • 海迪徹的婚姻

約595年,在一次旅行中,25歲的穆罕默德認識了當時40歲寡婦海迪徹,海迪徹是個富有的商人。她印象深刻地向默罕默德描述了他的品德和智慧,並決定將他介紹給她的表兄弟。這次相遇成為了他們的第一次會面。

在默罕默德還年輕的時候,他在海迪徹的商業公司中擔任經理。海迪徹對默罕默德的正直和聰明才智印象深刻。她被他的品質所吸引,深深地欣賞他的善良和真誠。

海迪徹主動向默罕默德提出婚姻,並得到了他的接受。他們的婚姻於595年締結,默罕默德25歲,而海迪徹已經40歲。這場婚姻被視為一場成功和幸福的聯姻。默罕默德娶了海迪徹為妻後,他們共同建立了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

這段婚姻持續了25年之久,期間他們共育有多個子女。海迪徹不僅在家庭中扮演了溫暖的母親角色,還在默罕默德事業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她的商業智慧和財富為默罕默德的事業提供了穩定的支持。

然而,默罕默德與海迪徹的婚姻並沒有一帆風順。他們經歷了貧困和困難的歲月,特別是在麥加的反對者對伊斯蘭教的迫害加劇之時。盡管如此,默罕默德和海迪徹始終相互扶持和支持。

海迪徹成為了默罕默德生活中的重要伴侶和顧問。默罕默德與海迪徹的婚姻是他一生中最重要、最特殊的婚姻之一。海迪徹是一個富有的商人,同時也是一個聰明、勇敢和仁慈的女性。她是默罕默德最早的信徒之一,她與他一起面對伊斯蘭教傳播過程中的挑戰和艱難。

麥加大清真寺 世界第一的大理石清真寺

  • 初始的伊斯蘭

伊斯蘭教的開端可以追溯到公元610年,當時在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城,一位名叫穆罕默德的商人和思想家在希拉山洞裡沉思。在這個時候,他接收到了來自大天使吉卜利里的啟示,這個啟示成為了伊斯蘭教的第一章節。這個事件被認為是伊斯蘭教的起源,標志着伊斯蘭教的誕生。

在這個啟示中,穆罕默德被告知他是真主(阿拉)的使者,並被賦予了任務傳達真主的教導給人類。穆罕默德開始傳達《古蘭經》,這是伊斯蘭教的聖典,被認為是真主直接啟示給穆罕默德的最後一部經書。

在613年,穆罕默德開始了他漫長的傳道歲月。盡管他的妻子以及一些人相信他並皈依了伊斯蘭教,但整個古萊什族大多數人聽了他的話後,並不接受他的宗教理念,而是譏笑他,甚至認為他瘋了。然而,也有一些人成為了他的追隨者,開始信奉伊斯蘭教,並支持他的傳教活動。這個時期標志着伊斯蘭教的傳播開始,盡管遇到了許多阻力,但也吸引了一些人的信仰。

當穆斯林越來越多時,麥加的權貴們認為伊斯蘭教的一神信仰威脅到了自己的統治和牟利。這是因為當時克爾白天房內有三百六十個偶像,多數阿拉伯人崇拜這些偶像,麥加的貴族可以藉此謀取大額財富。尤其身為守護克爾白的古萊什族而言,穆罕默德的言行更是令他們感到反感,於是麥加的貴族們就企圖說服穆罕默德停止傳教,並且以金錢和名利,或者讓他與一些最富有的家庭通婚,以讓先知穆罕默德放棄他的信仰解散他的信徒、改變他的宗教。這都被先知穆罕默德嚴詞拒絕了。最後麥加人要求阿布·塔里布將他交出處死,但被阿布·塔里布拒絕了。後來甚至有多神教徒試圖刺殺他。

  • 被迫害

穆斯林一再受到人身攻擊和財產掠奪,麥加的貴族開始殘酷迫害入教的穆斯林,典型的例子如:來自埃塞俄比亞的黑人比拉勒被迫躺在熾熱的沙上,胸部被壓上一塊巨石,紅滾的鐵汁澆在身上。麥加人的迫害,促使許多穆斯林因而死亡,但沒有一個人背叛或反悔。這些迫害暫時並未針對先知穆罕默德本人,因為他背後仍是有影響力的叔叔阿布塔里布。615年,麥加的迫害情況越來越危險時,穆罕默德聽聞阿比西尼亞有個以公正善良聞名的基督徒國王,因而勸告一部分穆斯林逃去避難。

621年7月27日(回歷前1年7月17日)的夜晚,真主命令吉卜利里來帶着神獸布拉克到麥加迎接先知穆罕默德。穆罕默德遂在吉卜利里來的陪伴下,瞬間即乘布拉克趕到了遠寺耶路撒冷)。然後,按照一些《聖訓》的說法,穆罕默德登上登霄石從耶路撒冷的阿克薩清真寺登上七重天。穆罕默德登上第六層時,見到了穆撒(即摩西),穆撒向真主禮了三拜,因此現在穆斯林把這三拜作為副天命。穆聖遨遊到第七層時,見到了天堂和火獄等,旅程的最後,透過真主的光芒,受真主指示說今後所有穆斯林每天必須禮拜五十次。穆罕默德返回到第六層重新遇見穆撒時,穆撒提醒其五十拜遠遠超過了穆斯林的承受能力。穆罕默德於是連續九次求真主減少禮拜次數,直至減到一日五拜。黎明時分,穆罕默德即重返麥加。

622年,穆罕默德和他的追隨者受到的迫害越來越大,穆罕默德嘗試到附近的塔伊夫宣傳伊斯蘭,然而,他被當地人毆打、石擊、被用荊棘和棍棒抽打。當麥加貴族們決定刺殺他時,穆罕默德的追隨者建議他遷往離麥加320公里遠的麥地那。「希吉拉」也代表了伊斯蘭歷的開始。麥地那人希望穆罕默德可以統一他們,避免再度發生像618年麥地那內戰。622年至623年間,穆罕默德來自麥加的追隨者和麥地那附近的部落簽定了一項和平友好協議,建立了一個聯盟。這個文件簽署後麥地那和它的郊區成為了一個聯盟,麥地那是其首都,穆罕默德是其領袖。為了擴大這個和平和安全的區域,穆罕默德與他的國家周圍的部落簽署類似的條約,最為著名的是與猶太人簽署了和平協議,即《麥地那憲章》。

此外穆罕默德在傳道過程中遇還到了許多問題,主要包括:

社會壓力:伊斯蘭教的傳播遭受了當時阿拉伯社會和部族體系的強烈反對。穆罕默德的宗教理念對當時的社會結構和傳統習俗構成了挑戰,因此他面臨着來自社會的巨大壓力和反對。

經濟封鎖:穆罕默德及其追隨者面對着來自古萊什族和其他部落的經濟封鎖。他們在麥加受到了經濟和社會上的孤立,被剝奪了財產和社會地位。

身體威脅:穆罕默德及其追隨者經常面臨身體上的威脅和暴力行為。他們被迫離開自己的家園,遭受迫害和暴力行為,甚至有人被殺害。

應對與策略:

寬容與忍耐:盡管面對反對和迫害,穆罕默德始終保持寬容和忍耐,鼓勵他的追隨者相信真主的力量,堅持傳教。

尋求庇護穆罕默德和他的追隨者尋求過其他部族的庇護,以避免迫害。他們在一些部落中找到了支持和保護,這有助於他們在困難時期繼續傳道。

外出傳教:面對在麥加的困境,穆罕默德和他的追隨者前往其他地區傳教,尋求支持和理解。他們到訪了不同的城市和部落,向人們傳達伊斯蘭教的教義。

默罕默德在622年遷往麥地那,得到了當地穆斯林的歡迎和支持。這次遷徙被稱為「希賈拉」,標志着伊斯蘭教在麥地那建立了一個新的社區,穆罕默德成為了這個社區的領袖和指導者。

  • 沖突的開始

針對先知穆罕默德的遷徙,在麥加的古萊氏族與麥加的其他氏族成立了一個聯盟來迫害麥地那和麥加的穆斯林,他們威脅說每個回家鄉的穆斯林都將被處死。在麥地那的穆斯林對此非常警戒。一些從麥加逃出來的穆斯林因為麥加多神教徒奪走了他們的家鄉和所有的財產,不得不開始襲擊麥加多神教徒去往敘利亞的商隊。

為了阻止伊斯蘭教的傳播和發展,古萊什族與其他氏族聯合起來對穆斯林進行迫害行為,古萊什族及其盟友封鎖了穆罕默德及其追隨者的經濟來源,禁止與他們進行商業交易,剝奪他們的財產和資源。對穆罕默德及其追隨者進行社會孤立,排斥他們於社會之外,拒絕與他們交往和溝通。對其追隨者實施經濟制裁,禁止他們獲取食物、水源和其他基本生活資源,使他們陷入困境。毆打、恐嚇和驅逐等手段,試圖迫使他們放棄信仰或離開麥加。

巴德爾之戰

白德爾之戰(又稱巴德爾之戰)是伊斯蘭教早期歷史上的一次重要戰役,發生在公元624年,由穆斯林與古萊什部落之間展開。

624年3月,穆罕默德帶領300人襲擊一支麥加的商隊,這支商隊得以逃脫但麥加決定出動一支約800人的軍隊。624年3月15日,兩支軍隊相遇,雖然穆斯林的軍隊人數不到麥加軍隊的一半,他們打了個勝仗,麥加軍死亡45人,包括他們的指揮官,穆斯林軍損失14人,70麥加人被俘,即白德爾之戰。這次戰斗勝利後,穆斯林又消滅了一個違約背叛麥地那憲法的猶太部落。

過程:

1. 背景:在穆罕默德領導下,穆斯林開始在麥地那建立起自己的政治和社會體系。然而,古萊什部落不斷試圖削弱穆斯林的勢力,經常發動襲擊和戰爭。

2. 集結軍隊:在穆罕默德的領導下,穆斯林決定對古萊什部落發動進攻,以確保自身的安全和權益。穆罕默德號召穆斯林集結軍隊,准備與古萊什部落交戰。

3. 遭遇戰:雙方在白德爾(現今沙特阿拉伯)附近相遇,展開了激烈的戰斗。盡管穆斯林的數量遠遠少於古萊什部落,但他們憑借着戰斗經驗和士氣的優勢,頑強地抵抗了古萊什部落的進攻。

4. 穆斯林勝利:在戰斗中,穆斯林成功地擊敗了古萊什部落的軍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勝利。這一勝利極大地提高了穆斯林的士氣,增強了他們的信心,並進一步鞏固了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的影響力。

後續影響:白德爾之戰的勝利不僅加強了穆斯林的地位,也標志着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的崛起。這次戰役讓穆斯林社區意識到他們的團結和信仰的力量,為後來的征服和擴張奠定了基礎。

攻克麥加征服阿拉伯

先知穆罕默德首先對麥加施加經濟壓力,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麥加人能夠主動皈依伊斯蘭。628年3月,穆罕默德帶領1600名追隨者和平地進入麥加,試圖進行朝覲。然而麥加人將他們滯留在國境邊上,於是在數日後,穆罕默德與麥加當局簽訂了《侯德比耶和約》,希望雙方停止戰斗,而穆斯林被允許於次年進入麥加。過了一段時日這個條約仍舊僅屬徒具形式。629年11月,麥加古來氏族違反停戰協定,攻擊了穆罕默德的一個盟友,穆罕默德宣布條約失效。他暗地裡做好准備,於630年1月帶領一萬人向麥加出發,但雙方沒有打仗,麥加的首領們就宣布投降。穆罕默德宣布特赦麥加人,並特別贈送禮物給統治階層。

穆罕默德離開麥加的8年後他又重返故地了。雖然穆罕默德沒有要求麥加人皈依伊斯蘭,但還是有許多人主動入教了。最後,麥加克爾白里的偶像和儀式壁畫全部都被清除一空,僅有神殿中的黑石作為聖物保存了下來。穆罕默德宣布麥加是伊斯蘭教最神聖的地方,讓該地成為穆斯林朝覲的中心,這是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雖然他攻克了麥加,但他卻選擇返回麥地那,讓阿塔布·本·烏賽德統治該城。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地區的其他活動使他最終統一了整個半島,終結了麥加長期以來的混亂。

在征服麥加後,在半島上的伊斯蘭教勢力日漸鞏固後,居民更主動接受伊斯蘭教,而麥加貴族在宗教上的優越地位也得以保持。隨後,阿拉伯半島遠近的各個部落紛紛遣派使者往麥地那表示歸順,少數對抗者遭到鎮壓。自此,阿拉伯半島上的各部落民眾開始以伊斯蘭教為核心建立一個統一的阿拉伯穆斯林國家。盡管如此,穆罕默德亦在傳播伊斯蘭到其他國家時亦遇到困難。其中在629年因基督教王國伽珊尼德拒絕接受伊斯蘭而殺了穆罕默德的使者令穆罕默德攻打伽珊尼德,伽珊尼德的國王向宗主國東羅馬帝國求助,結果東羅馬出兵干涉兩軍於穆塔開戰(今約旦西部),穆罕默德軍隊戰敗。

穆罕默德回到麥地那來調停當地兩個部落之間的爭執。他依伊斯蘭教原則建立福利設施、收取稅收將它們分給很可憐的貧困老弱、簽署了眾多和平協議、修建了許多清真寺,建立了一個所有宗教族群和平相處的寬容環境。

罕默德與麥加的斗爭經歷了多個階段, 經濟壓力與和約:穆罕默德試圖通過經濟壓力迫使麥加人皈依伊斯蘭。然而,他們於628年3月試圖進行朝覲時被阻止。後來,穆罕默德與麥加當局簽訂了《侯德比耶和約》,暫時停止了戰斗,但該和約很快就失效了。在麥加古來氏族違反停戰協定後,穆罕默德於630年1月帶領一萬人重新向麥加進攻。麥加的首領們在面對穆斯林軍隊的壓力下宣布投降,穆罕默德宣布特赦麥加人,並讓麥加成為伊斯蘭教最神聖的地方。

在征服麥加後,穆罕默德通過建立福利設施、簽署和平協議、修建清真寺等方式鞏固了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的統治地位。他採取了寬容的態度,使得各個部落紛紛表示歸順,最終實現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穆罕默德在統治麥地那時,建立了一個寬容的環境,讓各個宗教族群和平相處。他修建了清真寺,向窮人分發財產,建立了一個包容的社會。

罕默德通過經濟壓力和軍事進攻試圖迫使麥加人皈依伊斯蘭,最終於630年成功征服了麥加。他採取寬容的態度,建立福利設施,簽署和平協議,並修建清真寺,鞏固了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的統治地位。建立了一個以伊斯蘭教為核心的統一國家。

辭別朝覲

632年,在遷移到麥地那之後的第十年結束時,穆罕默德完成了他的第一個真正的伊斯蘭朝聖,領導他的追隨者作大朝聖,被譽為「辭別朝覲」。穆罕默德完成朝聖後,在安拉法特山發表了著名的演講,被稱為「辭別演說」。穆罕默德勸信眾並不一定要遵循古阿拉伯習俗。他宣稱,全人類都是阿丹和哈娃的後代。

阿拉伯人不優越於非阿拉伯人,非阿拉伯人也不優越於阿拉伯人;白人不優越於黑人,黑人也不優越於白人。穆斯林中最尊貴的是那些最敬畏真主的人。天下的穆斯林彼此都是兄弟。除非自願的贈予,穆斯林兄弟的任何財物對於其它人都是非法的,因此,不要虧折自己。

在告別朝覲幾個月後,穆罕默德便開始持續好幾天的高燒,最終在632年6月7日,病逝在他的妻子阿伊莎(Aisha)的家中。穆罕默德逝世後,根據他的遺囑,葬於麥地那的先知清真寺的原來的住所內。

默罕默德是一個具有卓越品德和智慧的領袖,他在伊斯蘭教歷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對待不同宗教和文化背景的人們時都表現出包容和尊重,為建立一個和平共存的社會環境做出了努力。默罕默德致力於維護公正和公平,無論是在個人關系中還是在社會政治中。他對待他人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以公正的原則領導着穆斯林社區。默罕默德倡導善良和慈善行為,鼓勵人們施捨給窮人和需要幫助的人。他本人也經常慷慨解囊,幫助窮人和弱勢群體。


我無法評價默罕默德這樣一位歷史人物,因為他的影響和意義涵蓋了宗教、文化、政治和社會等多個領域。

作為伊斯蘭教的創始人之一,默罕默德被穆斯林視為最後一位先知和使者,他的教導被認為是真主的啟示。他領導伊斯蘭教的誕生和傳播,建立了一個以伊斯蘭教為核心的宗教體系,對世界宗教和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他還是一位社會改革者,致力於消除社會不公和不平等,倡導公正、慈善和仁愛。他的行為和教導對當時的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產生了重大影響,為建立一個更加公正和人道的社會做出了貢獻。

作為政治家,默罕默德在麥地那建立了一個伊斯蘭社區,並成為其政治和精神領袖。通過建立一個統一的政治體系和社會秩序,解決了當地部落間的矛盾,為阿拉伯半島的統一做出了貢獻。

默罕默德是一位偉大的宗教領袖、社會改革者和政治家,在伊斯蘭教歷史和文化中占據着重要地位。他的影響和意義不僅限於宗教領域,而是涵蓋了人類文明的各個方面。

美國歷史家麥克·哈特在其著作《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位名人排行榜》一書中的評語:我把穆罕默德排在100位世界歷史名人的首位,可能會使很多讀者感到驚訝,並對此各執其詞。然而,他是世界上唯一在宗教與世俗社會兩方面都最為成功的人。

穆罕默德創立和傳播了世界上最偉大的宗教之一伊斯蘭教,並同時成為最有力量的政治領袖。13個世紀過去了,而今他的影響依然巨大而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