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飢荒頻發,為何百姓放着河裡的魚蝦不抓,寧可吃草根啃樹皮?

2024年2月22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文章首發挑戰賽#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眾所周知,我國古代是以小農經濟為主的自然經濟,以家庭為單位、男耕女織自給自足是其最主要的特點。

在靠天吃飯的農耕社會,天災過後必然伴隨着流離失所、餓殍遍地的慘狀。

觀音土、啃樹皮、吃「兩腳羊」、易子而食,史書上對歷朝歷代發生過的重大飢荒災難的描寫令人心驚膽戰。

但也讓不少所謂的「聰明人」產生了疑惑,那就是古代生態環境好,動植物資源豐富,為何災民們不願下河出海捕撈魚蝦吃呢?

其實,如果帶入到古代人的處境中去看,這個疑問歸根到底就是一個「何不食肉糜」的問題罷了。

持久而意外的災禍

飢荒並不是一夜之間形成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發生旱澇災害、蝗災、戰爭之類的導致糧食減產,甚至顆粒無收的天災人禍,影響的是之後幾年的生活。

比如,在明朝時就曾發生過一場持續四年時間的飢荒,崇禎年間,陝西山西河南等地大旱。

起初,人們只以為這是一場簡單的旱災,吃完不多的余糧便將地里未成熟的莊稼收獲,以求度日,只盼得明年是一個風調雨順的豐收年。

不料第二年又是一個大旱之年。

糧食吃完了便上山挖野菜,漫山遍野的野菜挖光了便剝點樹皮。

味道難吃先放一邊,果腹保命成了人們的第一需求。

熬到春天便是新的一年,但誰都沒有想到這場旱災持續了整整四年。

一開始朝廷還能從別的地區調點救濟糧賑災,雖說聊勝於無,但也是救命稻草。

直到這場旱災渡過長江,波及到了浙江地區。

全國上下亂成了一鍋粥,各地農民起義層出不窮,戰火四起。

在這種狀況下,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弱病殘別無他法,能吃的只有觀音土。

所謂的觀音土其實就土,在元代這種土主要用來燒制陶器。

只不過這種土土質更為細膩,在飢荒年代,更容易下肚。

但這種東西說白了就是土,人的腸胃根本無法消化,更別說從中吸收營養物質了。

在吃了這種土之後,由於無法排出,人的肚子會變得很大,不過數日便腹脹而死。

不是哪裡都可以抓到魚

在飢荒發生之時,不是每個地區都擁有捕魚的條件。

捕魚的前提條件是,生活的地方擁有充足的水域,比如河流或者是海。

而中國國土面積廣大,大部分屬於內陸地區,沿海地區相對較少。

更重要的是,爆發飢荒的地區多是中原地區,大河本身就相對比較稀少。

即便是僥幸生活在大河流經的地區,魚蝦等水生生物也很難支撐災民們度過大災之年。

一方面是數量不足,一條河裡的魚如何能養活成千上萬的災民呢?

另一方面,魚蝦也有屬於自己的生長周期。

洪災吃魚無疑自尋死路

前面我們提到了,在古代導致飢荒的大多是旱澇災害、蝗災之類的天災。

若是遇到大旱之年,恐怕河流也早就乾涸了,竭澤又怎能有魚呢?

在發洪水的時候,捕魚吃更是一種天方夜譚。

洪水來勢洶洶,沖垮農田、村莊僅是瞬間之事。

在滔天的洪水面前,毫無抵抗之力的人們是案板上的魚肉,更別說捕魚了。

在洪水退去之後的魚蝦更不能吃了。

有句古話是這樣的說的:大災之後必有大疫。

被洪水裹挾着的魚蝦便是最好的病毒承載體。

因此,讓飢荒中的農民靠河裡的魚蝦度日根本就是荒唐之言。

從古至今,無論那個朝代,賢明的君王無不在提升糧食儲備量上用心思。

畢竟民以食為天,肚子都吃不飽何談仁義禮智信。

而且長時間的飢荒不僅會使人口數量銳減,而且還會導致各地農民起義。

最嚴重的後果便是王朝覆滅,明代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而如今,全球糧食安全也面臨着嚴峻的問題。

根據據聯合國數據,目前全球還有六點九億人處在飢餓狀態。

所以守住耕地紅線,保衛糧食安全顯得尤為重要,國家如今也把糧食安全,放在了國家安全的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