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音樂家施光南逝世,留下歌劇巨作,遺孀變賣家財搬上熒幕

2024年2月22日 22点热度 0人点赞

文|胡一舸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前言

「打起手鼓唱起歌,我騎着馬兒過山坡……」

「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

「美酒飄香啊歌聲飛,朋友啊請你干一杯」

一首首耳熟能詳的歌曲至今還在傳唱,一段段悠揚的旋律仍舊回盪耳旁,這是創作者功底的展現,也證明了經典的力量。

關牧村演唱《打起手鼓唱起歌》

音樂家施光南就是這些經典的曲作者,他是新中國成立後培養的、新一代音樂家的代表,被稱為「時代歌手」

但可惜的是,1990年,施光南先生突發腦溢血去世,享年50歲。

他生前費盡心血創作的歌劇《屈原》,也沒能順利上演,就在這時,妻子洪如丁站了出來,她忍着悲痛,暗自發誓要完成丈夫的遺願。如今34年過去,老人的深情仍令人感動。

洪如丁

兩情相悅,互為欣賞

施光南1940年出生於重慶,洪如丁則比丈夫小了6歲,1946年出生於新加坡兩人的家庭都有着深沉的愛國傳統。

施光南的父親施存統,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後來雖然因為各種原因脫離組織,但也始終都在為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做貢獻,曾擔任新中國勞動部的第一副部長。

施存統

母親鍾復光同樣了不得,從五四運動期間就開始投身革命事業,是我國婦女運動的重要領導人,在上海期間和毛主席、楊開慧做過鄰居,並且結下了深厚友誼。

洪如丁的父親名叫洪永安,福建金門人,大革命失敗後僑居到了新加坡、印尼等地,是當地著名的愛國華僑。

童年施光南和父母

聞說抗日戰爭爆發,洪永安一有空就提筆書寫評論文章,揭露日軍暴行,並且逐漸成為了《南陽日報》、《光華日報》等重要刊物的主編,被贊譽為「南洋鄒韜奮

因為經常使用女兒洪如丁的小名「絲絲」為筆名,所以洪絲絲變為了他更廣為人知的名字。1951年回國後,開始長期從事華僑事務工作。

洪如丁跟隨父親歸國,也沒有什麼不適應,高中畢業後就順利考入了天津大學精密儀器系,接着又進入了當地的一家國企擔任工程師。

也是在天津,她與施光南的緣分漸漸湊到了一起。

洪如丁與施光南

施光南是屬於天賦異稟的那種,五歲時就能創作出簡單的旋律,之後從中央音樂附中一路升到央音作曲系,畢業後被分配到天津歌舞劇院擔任創作員。

就在這期間,洪如丁接觸到了施光南創作的音樂,她不止一次驚嘆對方超越常人的才華。甚至在洪如丁最初的想象中,能擁有這麼充足經驗的音樂家,起碼也要四五十歲吧?

施光南(左一)和哥哥姐姐

上個世紀60年代末,在各種機緣巧合之下,洪如丁通過朋友的介紹,認識了自己心中無比欣賞的音樂才子,當她看到施光南是個還不滿三十歲的年輕人後,驚訝的樣子持續了好久。

那時的洪如丁年輕貌美,兩根麻花辮盡顯青春,施光南則帶着眼鏡,雖然身高一米八,卻溫文爾雅,一副憨厚老實的樣子。

施光南與洪如丁

兩個年輕人一見如故,很快就建立起了戀愛關系。但平常生活中只有音樂的施光南,每次約會時都找不到話題,臉總是因為尷尬憋得通紅。

洪如丁察覺後,便往往主動和對方討論音樂,不一會兒,施光南的精神放鬆下來,話匣子也就打開了。

在那個年代,人們的思想本來就比較內斂,施光南別說「我愛你」了,連「喜歡」這兩個字都很少講出口。

但哪個熱戀中的姑娘不想聽到一些表白和承諾呢?洪如丁有一次,既是想知道施光南的真實想法,又是打算逗逗對方,便佯裝不滿地問:「也不見你說愛我,是不是有其它想法?」

施光南一聽這話有些着急了,連忙慌張解釋,但即使這樣,他還是沒有說出「愛」這個字,但他講出了比這個字更深沉的話:「我要一輩子寫歌給你聽。」

音樂是他遇到洪如丁之前最重要的東西,但現在,施光南願意將自己的夢想服務於愛人,洪如丁的心中甜的不得了。

喜結連理,相敬如賓

1972年,施光南和洪如丁在天津結為夫妻,洪如丁此時並不知道,平時不解風情的丈夫,竟然早就在醞釀着一個計劃。

原來,施光南想在妻子生日那一天,送給對方一首歌,感情在在心中澎湃,旋律也不禁油然而生。

施光南(右)與關牧村(左)

曲子有了,施光南開始發愁起了歌詞,俗話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他知道如果自己寫詞,很難做到適配和精彩。

於是就寫信給了曾經在歌舞劇院時的老搭檔韓偉,請求對方的幫忙,從這一點也能夠看出,施光南先生對藝術、對作品的極度認真。

信件送到韓偉手中的時候,他正打算去河邊游泳,於是就一邊走着一邊拆開了信封,看着上面的譜子哼唱了起來。

哼着哼着,韓偉的腳步便停了下來,律動感十足的曲調讓他非常激動,腦海中靈光乍現,在路邊就完成了填詞,然後直接又到郵局送了回去。

等到洪如丁生日的到來,施光南神秘兮兮地靠近妻子,輕聲唱起了那首被命名為《打起手鼓唱起歌》的作品。

洪如丁先是一愣,然後迅速反應過來這是丈夫給自己的驚喜,她一言不發,陶醉在了生動的旋律之中。

兩個人在生活中總是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女兒出生後,洪如丁為了支持丈夫創作,給他創造良好的思考環境,主動承擔起了照看孩子,操持家務的擔子。

女兒兩歲的時候,洪如丁被單位調往了北京工作,無奈,「神仙眷侶」只好分開一段時間,是,期間施光南去看望妻女,也總是待一天就走。

洪如丁、施光南和女兒

終於,三年的光陰眨眼而過,施光南接到了北京中央樂團的邀請,分居生活總算告一段落。也是從這時開始,施光南進入了創作井噴的「黃金時代」。

月光下的鳳尾竹》、《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眾多體現民族風情、彰顯時代風貌的優秀作品層出不窮。

雖然名氣不斷增長,但家庭卻並不富裕,不比如今一首作品就能買成千上萬的獨立作者,施光南每月都拿着固定工資一百多元,偶爾的稿酬也不過十幾塊錢。

八十年代時,施光南曾花費了數月時間,為中國歌劇舞劇院編排了《傷逝》,最後的報酬是0,只因為那是崗位職責,固定工作。

洪如丁心疼丈夫,就試探性地詢問對方,想不想去外國發展,自己本身就是華僑,遠的不說,東南亞那些國家還是有不少關系的。

但施光南只用了一段簡短的話就回絕了:「我做的藝術是中國的藝術,根再在這里,去外面就水土不服了。」

施光南是藝術家,追求的是精神富足,可洪如丁擔負着照看家裡的重擔,雖然理解,卻也不得不考慮一家人的現實生活。

出國不行,接點私活總行吧?當時流行音樂已經快速發展,很多歌手都慕名而來,想讓施先生為自己創作一曲,開價高的不在少數。

但當時的施光南,正在全力攻堅已經斷斷續續創作十年的史詩歌劇——《屈原》,每天坐在家中思考寫畫,相當於「閉關」。

在聽到妻子建議自己寫流行歌曲後,施光南還是表示了拒絕,稱自己當下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屈原》。

洪如丁頓時覺得委屈,忍不住發了脾氣,而這也成為了兩人在一起這麼久,十分少見的摩擦。不過,僅僅兩天後,洪如丁就又對丈夫表示了理解,選擇支持他的事業。

故人已去,餘音繞梁

1990年3月17日,在萬眾矚目之下,《屈原》終於問世,因為只是內容創作的完成,還沒有演員排練和編曲,所以只是以清唱的形式做了初步的展演。

但即使是這樣,施光南和洪如丁依舊熱淚盈眶。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世間萬事總難隨人願,剛開心不久的一家人,很快就接來了噩耗。

那是在《屈原》演出完一個月後,施光南每天的工作就是根據演出的情況,對細節進行調整和修改,相比之前明顯輕鬆了不少,時不時和會和洪如丁開個玩笑。

4月18日,洪如丁照例上班,施光南還承諾晚上要給她做好吃的犒勞一下,一切都是那麼正常。

結果沒多久,意外發生了,施光南眼前突然一黑,進而眩暈惡心、手腳發麻,在他呼喊下,女兒連忙扶着父親坐在椅子上,並且給洪如丁的單位打了電話。

一家人把施光南送進了醫院,經檢查發現是腦溢血,因為病情發展太快,施光南當晚就出現了腦死亡的現象。

在上級的指示下,醫院整整努力了十四天,終究難以挽回這位「人民音樂家」的生命,施光南的藝術生涯,停在了50歲的年輪上。

一切都太突然了,洪如丁從一個月前的大喜,瞬間跌入了大悲之中,相伴數十年的愛人,沒有留下一句話就離開了自己,任誰也無法接受。

但她還是逼着自己堅強,因為女兒就要高考,家人們還在看着她,她不能被打垮!

就這樣,母女倆互相開導、互為支撐,挺過了那段最難熬的日子,女兒施紅蕾也順利考入了北京外國語大學,並在1995年出國留學。

洪如丁獨自在北京,一空閒下來就會想起丈夫的樣子,總覺得自己要為丈夫做些什麼,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屈原》,其次就是那些在筆記本中,還從未被發表的作品。

在她的努力下,1997年,總政歌劇團(如今並為解放軍文工團)決定排演《屈原》,但是資金卻有着很大的缺口。

洪如丁無奈之下,開始找途徑拍賣丈夫曾經的作品,一時間,風波驟起,輿論都開始痛罵她見錢眼開,消費逝者,使得這條路瞬間被堵死。

但也正是有了這一出,反而讓《屈原》受到的關注更多了,在施光南曾經的朋友和學生的幫助下,完整版的歌劇《屈原》,終於在一年後被搬上了舞台。

之後的洪如丁,便繼續致力於整理丈夫的樂譜,舉辦各種音樂會,以此告慰逝去的愛人。

如今,洪如丁女士已經年近八旬,喪夫34載,雖孤獨,卻深情,意真切,仍動容。

參考資料:

【1】新浪網:「人民的音樂家」施光南

【2】金華晚報:本報記者專訪施光南夫人洪如丁女士!

【3】《向經典致敬》往期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