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固執的孩子,無法接受計劃外的變動,該怎麼辦?

2024年2月5日 26点热度 0人点赞

— 01 —

G小姐出門前也沒有想過這樣的情景:

當她跟丈夫一起,帶著孩子園園去他心心念念好久了的遊樂園時,會看到大門緊閉,門上貼著“器材維護,今日閉園”的字樣。

可想而知園園會有怎樣的反應了,看到關著門的遊樂園,聽到爸爸的解釋,園園嘴唇一抿,眼裡立刻掉下金豆豆,哇哇大哭起來。

爸爸連忙在一旁溫聲勸著,說“哎呀,別哭啦,別哭啦。這關門了爸爸媽媽也沒想到呀!你看,我們要不下次再來好不好?下次爸爸媽媽一定先查查看有沒有關門。”G小姐在一旁扶額,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自從園園2歲起,對於各種規則啊,計劃什麼的都很看重。例如送他去幼兒園,因為G小姐周三跟周五不用早起上班,便跟園園約好這兩天可以由媽媽送他去,其餘的時候隻能讓奶奶帶著去。

園園也同意了,也不會鬧。但上周三時,G小姐因為臨時早上有工作要處理,沒辦法送園園上學,隻好讓奶奶帶過去。

這下園園是又哭又鬧,一直僵在門口不肯出門,G小姐百般解釋,承諾後面給他補償,買玩具也好,出去玩也好,就是止不住園園的哭聲。而看著時間也差不多了,G小姐隻好匆匆出門,讓奶奶去處理。

而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雖然G小姐也希望生活總能按照計劃那樣,但總有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時候,而園園每次因為不能接受“有變化”這件事而情緒崩潰,更讓G小姐與丈夫心累。

相信很多傢長也深有體會,孩子會在某個年齡段很固執,認死理,一根筋,當生活中出現各種計劃外的變動時,會讓孩子變得很情緒化,難以接受變化。

而這是比“計劃外的變動”更難處理的事情,面對孩子的崩潰和固執要求,傢長們也隻想喊一句“臣妾做不到啊!”。

— 02 —

為什麼孩子對於變化接受程度很低?

怎麼才能讓傢裡的固執小孩理解“生活就是總會有變化”這件事?

或許我們可以從孩子的心理發展角度來看這件事情。

無法接受計劃的改變,可能與兒童的思維認知能力發展有關

面對計劃外的突變,傢長自己也很手足無措,心裡也很慌。而這時候孩子的各種哭鬧更是讓傢長心煩,盡管耐下心來解釋,但孩子也難以接受。傢長們不由得想,為何孩子不能看到傢長的難處呢?

但其實,這與孩子的社會認知能力的發展有關。對於低年齡的孩子,很多時候並不是他們不願看到傢長的難處,而是他們沒有能力看到傢長的難處。

在心理學上,能采取他人的觀點來理解他人的思想與情感的認知技能稱為觀點采擇技能。

根據塞爾曼的劃分,3~6歲的兒童正處於自我中心的觀點階段,即隻知道自己的觀點,看不到他人的觀點,同時,也難以理解他人的情緒,可能需要到8歲以上才能慢慢意識到身邊其他人有自己的觀點,站在他人的立場和角度去看待問題,理解他人的情緒。

所以,園園隻知道這天自己要去遊樂園玩,但無法理解為何遊樂園會關門;隻知道周三該由媽媽送自己去上學,無法明白媽媽因為工作的事情抽不開身。

孩子隻知道自己的計劃,也隻知道自己的事情,隻能理解自己世界裡的東西,卻無法去認識到自己的事情會因為外界的變動而發生變化,自己的世界會受到外力的幹擾。

當計劃被打亂,生活沒有了秩序時,孩子會感到恐慌,失去了安全感和掌控感,自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緒,也會固執地想要事情回歸“原樣”,好讓自己回到原來有規律、有秩序的生活中。

同時,這個時期的孩子,也處於表象思維的階段。靈活地變通思維,大腦及時適應變化,小朋友的大腦的發展此時顯然還沒能到這一階段,隻會認準原來的思維,也就是“一根筋”,並不會靈活地變通。

《人生大事》中的小女孩武小文,便是一個很固執的小孩。小小年紀不懂生死的她隻知道一直照料她的外婆被人裝進一個箱子抬走了,隻想要找回她的外婆。

而之後再次看到棺材時,便以為外婆還在那裡面,要把外婆找回來,結果大鬧別人傢的喪禮,才發現裡面躺著的是別人。

失落的她覺得很奇怪,明明自己親眼看到的事情,怎麼在裡面的人會變了呢?

兒童本身的氣質

此外,孩子能不能順利接受計劃改變,也與孩子本身的氣質有關。氣質是天生的,這決定了孩子應對世界的情緒和行為方式。

學者托馬斯與切斯根據活躍水平等九個維度將嬰兒的氣質劃分為容易型、困難型和遲緩型,其中便有兒童對常規變化適應性、和對新情境的反應這兩個維度。

容易型:容易型的孩子生理節律有規律,比較活躍,容易適應新環境,,容易接受安慰,情緒也比較穩定,積極、友好的情緒占主導。

困難型:困難型的孩子生理節律混亂,睡眠、飲食及排便等機能缺乏規律性;情緒不穩定,容易煩躁,愛吵鬧;也不容易適應新環境,不易接受安慰。

遲緩型:遲緩型的孩子不活躍,對外界環境的刺激反應比較溫和和低調,情緒上也表現得較為安靜和退縮。

所以,除了兒童自身所處的發展階段的因素影響外,兒童本身的氣質也影響著孩子對於變化的態度和適應。

對於日常的流程很固執,輕易地改變會引起孩子比較大的情緒反應;在進入新環境時也總是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這些表現都可能與孩子的氣質、適應性有關。

而氣質並無好壞之分,傢長更需要做的是營造適合孩子成長的環境。

— 03 —

傢長該如何做呢?

第一點, 傢長可以幫助孩子調節情緒。

比昂提出的“容器”理論,傢長要做孩子的容器,最重要的做孩子情緒的容器。

當孩子產生了難以名狀的情緒反應時,他們自身難以處理,此時便需要母親這個“容器”來幫忙。母親可以接納孩子的情緒,並用自己的形式進行處理,然後再將處理過的易消化的情緒還給孩子。這就像“空氣凈化器”一樣,容器對被容納者有凈化的作用。

所以,面對因為計劃外的變化而在哭鬧的孩子,傢長可以做的,便是允許孩子暫時的傷心難過,理解孩子此時的心情。

例如G小姐可以這樣回應園園:“哎呀,園園期待了那麼久,現在關門了,玩不了了,肯定很難過吧!沒事,難過我們就哭一哭唄。”

我們自己情緒上頭時,對於那些大道理不也一樣聽不進去嗎?心裡更想要的不也是有個人能跟你站在一起,陪你難過生氣嗎?小孩子也是一樣的。他們也同樣需要有個人能做他們情緒的“嘴替”,懂他們的情緒。

接納孩子的情緒,與孩子共情,便是父母在發揮“容器”的作用。

第二點, 與孩子一起探討解決方案

變化對於孩子來說之所以可怕,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變化後會是什麼樣的,自己該如何面對。

所以讓孩子來決定如何解決當下的狀況,既有助於讓孩子重新獲得對生活、對當下的掌控感,也能增強孩子對未知未來的確定感。孩子了解自己可以做些什麼,心裡便有了踏實感。

而父母此時更像個“輔助”的角色,給孩子提供思路,提供可能的選項,但決定權還是在孩子手裡。讓孩子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會比我們替孩子做決定要更有效。

尊重孩子天性,懂孩子心理,給孩子更多的自由成長空間,是父母育兒的必修課。

如若孩子情緒反應過大,父母難以處理,或是自己難以松弛下來,難以卸下育兒焦慮,不妨尋求專業的幫助,在咨詢師的幫助下走好這段育兒路!

END

▎本文為中心原創文章,轉載時請標明出處,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