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適:16歲寫了這首詩,看透社會規則,所以他能封侯,李白卻落魄

2024年2月22日 19点热度 0人点赞

古詩詞也可以很有趣

唐玄宗開元八年,公元720年,

16歲的高適離開家鄉,第一次來到都城長安,

便被這里的繁華景象所吸引了。

從那以後,他就立志,將來一定要有所作為。

原本,高適身出「渤海高氏」,算是名門之後,

祖父高侃為一代名將,官安東都護、左武衛大將,

可是高適這一支,到了他這一代就逐漸沒落了,

而且天下太平,武將並不得重視。


所以,高適的理想,

要等到35年後才能實現,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因此,高適此間經歷了許多人情冷暖,

由於沒有後台,遭受的白眼也多,

這對他後來的人生影響極大,甚至李白入獄時,

高適未曾施以援手,也是看透了人心和世故。

他與杜甫岑參王之渙王昌齡的關系都非常好,

不救李白,一是因為李白屬「附逆」罪,事情可大可小,

那時候長安剛剛收復,唐肅宗李亨正在嚴懲不忠之臣,

他貿然進言,不但救不了李白,反而適得其反。

其次,高適與李白的交情,實際上很一般,

他們一生也僅有兩面之緣,相處的日子加起來不超過半個月,


電影里把他們演成莫逆之交,實屬附會,

不像杜甫,他們晚年是最好的朋友,杜甫落魄時,

正是高適和嚴武資助,幫他蓋了「浣花草堂」。

朋友有遠近,親戚有厚薄,自古以來就是這個理。

因此,今天我們就讀一首高適筆下的詩。


君不見富家翁,昔時貧賤誰比數。

一朝金多結豪貴,萬事勝人健如虎。

子孫成長滿眼前,妻能管弦妾能舞。

自矜一朝忽如此,卻笑傍人獨悲苦。

東鄰少年安所如,席門窮巷出無車。

有才不肯學干謁,何用年年空讀書。

長安少年不少錢,能騎駿馬鳴金鞭。

五侯相逢大道邊,美人弦管爭留連。

黃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棄捐。

安知憔悴讀書者,暮宿虛台私自憐。

出自高適的《行路難二首


初到長安,高適既感慨都城的繁榮,也嘆息鄉野之人,與城裡人的區別。

雖然這一年他僅有16歲,卻早早就感受到了社會的現實與殘酷。

高適嘗試拜謁高官,以求取功名,但屢屢碰壁,根本就沒有人拿他當盤菜。

所以第二年,高適就失意而歸,在宋州耕讀自養,日子清貧。

下面我們再深度解讀一下這首詩。

詩文大意可解為:

你看那些富翁,他們曾經貧窮時,人們根本不屑一顧。但是一旦他們有了錢,就會與豪門貴族結交,事事勝人,健壯如虎;

他們的子孫環繞膝下,妻子善於管弦樂,小妾善於跳舞。尤其是,這些人善於自我誇耀,突然變得如此顯赫,卻嘲笑別人獨自悲苦;

村野中的少年又是如何?出身窮苦,出門連車馬都沒有,雖然很有才華,卻不肯拜謁權貴,因此一肚子聖賢書,就沒有了用武之地;

長安城中這些少年,從不吝嗇金錢,他們可以騎着駿馬,揮舞着金鞭。在路邊與侯爺相遇,也從不畏懼,美人們彈奏着弦管,爭着與他們取樂。這些富家子弟,揮金如土,始終都很重視承諾,從不食言。

反觀那些刻苦讀書的人卻黯然失色,他們在寒冷的夜晚獨自宿在空盪的台上,只能自艾自憐,這就是格局的差距。


高適這首詩,先是抨擊了社會現象,人人都嫌貧愛富,沒有本事就會被人瞧不起。

難能可貴的是,高適從自身反省,把鄉村少年和城裡少年作比較,發現城裡的人眼界更寬,懂得珍惜機會,所以更容易飛黃騰達。

人所處的環境和經歷,限制了一個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城市中的青年,自信滿滿,敢於嘗試,就算遇到王侯,也敢直言。

可村裡的青年就畏畏縮縮,甚至還自命不凡、清高孤傲,所以難成大器,因此他們的生活也很苦。

我們常說,格局決定命運,心態決定一切,高適16歲就能看透人情世故,又能自我審視,這就是他最終能封侯的原因。

相反,我們看杜甫和李白,缺乏的就是這一點品質。


李白自視甚高,總是標榜不慕功名,卻用了大半生來求官。而杜甫放不下讀書人的姿態,哪怕自己的小兒子被活活餓死,也不肯染銅臭之名,最終要靠朋友接濟才能度日。

所以,人要有兩面性,一方面堅持風骨,一方面融入現實,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最怕高不成低不就,不黑不白,成了黑白之間那抹灰。一輩子一事無成,這才是最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