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縣:打造京津冀文旅康養新高地

2024年2月28日 20点热度 0人点赞

易縣,是千年古縣。

易縣之名源於「易水」,歷史上荊軻悲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就出自這里。易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2005年被聯合國首批命名為「千年古縣」。

易縣,還是「太行山最綠的地方」。

易縣境內有狼牙山、摩天嶺、雲蒙山、千佛山等多處山地丘陵,有17座水庫、5條較大河流,林木綠化率56.3%,被譽為「太行山最綠的地方」。易縣全年空氣優良天數達到258天,還有「天然氧吧」的美譽。

正是因為擁有厚重的歷史和眾多自然景觀,也使得易縣成為京津冀文旅重鎮,中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強縣市。

在去年全國縣域旅遊高質量發展交流會發布的2023中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強縣市榜單上,易縣連續四年入選並位列第18位,成功創建首批河北旅遊名縣、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縣、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

易縣的文旅魅力還遠不止如此,還有世界文化遺產清西陵以及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狼牙山等。

一個距離北京只有90公里的小城,一座將綠色生態、藍色水系、紅色基因、古色文化、美色飲食等融合在一起的千年古城,易縣的文旅魅力為何如此讓人嚮往?

▲清西陵。圖/受訪方供圖

全域旅遊「小明珠」

位於北京西南98公里的河北易縣永寧山下,清西陵在這里巍然矗立。這里也是清朝最後一處帝王陵墓群。

1961年,清西陵被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11月,清西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1年1月被評為國家首批4A級景區,2020年1月7日被國家文化和旅遊部評為5A級旅遊景區。

清西陵只是易縣豐富旅遊資源的一個縮影。

易縣位於太行山脈北端東麓,河北省中西部,保定市北部。距首都北京90公里、省會石家莊170公里、港口城市天津160公里、保定市60公里、雄安新區50公里,處於一小時「環京津都市圈」內。

此外,國道112線、234線、省道241縱貫全境,京昆、張石、榮烏三條高速設有6個出口,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這麼近,那麼美,周末到河北」,交通上的便利也讓易縣打響文旅品牌有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不止清西陵,距今8000多年的北福地遺址萬里長城——紫荊關段……易縣現有歷史文化遺存多達300餘處,國家、省、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3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項、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35項。

其中,擁有5A景區1處(清西陵),4A級景區3處(狼牙山、易水湖、太行水鎮),3A級景區1處(燕都古城);省級旅遊度假區1處(易水湖),省級特色小鎮1處(太行水鎮),鄉村旅遊專業村58個,農家樂580餘家等。

以狼牙山、易水湖、清西陵、太行水鎮為代表,已形成「山水康養」景觀帶。

長期深耕京津冀文旅產業的河北百悅文旅集團董事長陳亮在接受新京報采訪時表示,易縣擁有易水、狼牙山和清西陵等知名度較高的旅遊景點,像長三角莫干山那樣,易縣也具備打造出一個京津冀旅遊公共品牌的優勢。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易縣正以打造全域旅遊易水國家級度假區的創建為契機,全面推進全域旅遊建設。陳亮認為,「相較於其他環京地區而言,易縣的文旅資源開發程度尚處於初期,這也就使得易縣發展文旅具備很大的後發優勢,開發貼近市場需求的文旅產品,易縣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手裡握着這麼好的一張牌,易縣當地政府也在積極挖掘自身的文旅優勢,不斷加大文旅資源的開發,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將文旅產業與鄉村振興、生態保護等工作相結合,深耕文旅融合發展,不斷豐富旅遊新業態,打造出了狼牙山山花節、清西陵徒步大會、太行水鎮「24節氣」、燕都古城端午詩會等頗具影響力的文旅品牌。

拿太行水鎮來說,該項目是易縣文旅拳頭產品。戀鄉·太行水鎮西臨「北方桂林」易水湖,北靠世界文化遺產清西陵,南連紅色聖地狼牙山,地處京雄保1.5小時圈,津石2.5小時圈。通過突出中國鄉村文化風韻,世界眼光、國際水準高標建設千年易水生態軸心帶,縱深打造「農文旅體驗」和「醫康養度假」南北兩翼,形成宜游、宜業、宜居的中式鄉村生活新樣板。

▲太行水鎮。圖/受訪方供圖

太行水鎮營銷總監聶聰聰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太行水鎮2024年將開始為期三年的小鎮高質量建設收尾期,聚焦北京和雄安市場,努力成為「面向北京承接雄安的遊客出行新晉熱選度假目的地、多世代康養生活小鎮」。今年將展開各項工作,並積極行動,融入並深耕易縣全域旅遊工作。

此外,易縣縣委縣政府還立足文化、生態、資源優勢,確定了「發展全域旅遊,建設全景易州」的戰略目標,在文旅產業上的持續發力,也斬獲眾多驕人成績。

2015年,易縣在河北省率先提出「全域旅遊」發展思路;201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2019年,成功登榜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2020年,易縣躋身「2020中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強縣市」;2023年,獲評「首批河北旅遊名縣」……

▲狼牙山。圖/受訪方供圖

文旅興縣

「爾濱」火了,文旅熱了。

對於熱愛冰雪旅遊的人來說,哈爾濱是冬季旅遊的熱門城市,吸引全國遊客。實際上,對於京津冀的遊客來說,在家門口的環京地區也有很多冰雪旅遊好去處。

拿易縣來說,狼牙山滑雪場擁有八條雪道,可以體驗滑雪圈、雪圈沖浪雪地摩托車荷蘭空中飛碟、雪上鞦韆、雪地自行車、雪地迷宮等數十種游樂項目。

春節假期,易縣連續多年推出以特色民俗表演、冰雪旅遊、非遺展演、傳統花會表演等為主打的豐富多樣、精彩紛呈的文化惠民活動。

冰雪旅遊的火爆也帶動了旅遊業的全面復蘇。

從全國來看,2023年文旅全面復蘇,成為拉動經濟復蘇的關鍵力量。根據相關機構的預測,2023年預計全年國內旅遊人數和旅遊收入將達到54.07億人次和5.2萬億元。

文旅產業的火爆也是三四線城市尤其是縣城的經濟復蘇的增長引擎。

拿易縣所在的保定市來說,2023年整個保定全年接待遊客數量為1.18億人次,總收入1274.9億元。其中,易縣接待遊客1163.54萬人次,實現綜合效益115.9億元,達到2019年同期的113.5%、109%,與2022年同比增長326%、389%。

從數據上看,2023年易縣貢獻了保定十分之一的文旅成績。這對於擁有24個縣區市的保定來說,易縣文旅不僅較同期打了個「翻身仗」,也對保定旅遊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一個常住人口只有50多萬的小城,易縣早早就確立了「生態立縣、文旅興縣、工業強縣」三大戰略,在不斷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也在發展特色產業的同時帶動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

實際上,對於小城市來說,打好文旅牌,不僅有助於促進經濟發展,對於提升城市形象,搶眼出圈也是至關重要。

易縣文旅局長黃志良在接受新京報采訪時表示,文旅是易縣實現產業突圍的重要方向,一方面易縣旅遊資源豐富,具備良好的發展基礎,另一方面,對於工業上以礦產資源開發為主的易縣來說,文旅也是產業轉型的重要抓手。

「文旅不僅僅能夠支撐一個地方的城市形象,通過發展文旅更可以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黃志良說。

拿文旅和康養產業融合發展來說,易縣藉助京津冀一體化戰略,依託生態資源富集、文化底蘊深厚、旅遊景觀獨特的優勢,以高能級的醫療機構為牽引,構建治療-康復-養護等體系服務。

融入京津冀,文旅在升級

2024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提出十周年,過去十年也是京津冀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十年,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相關區域不斷加強在文旅發展上的協同融合。

2020年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會暨京津冀旅遊推介會在天津市召開。北京市延慶區懷柔區平谷區,天津市薊州區和平區、中新生態城,河北省北戴河涉縣、易縣共九個區縣文化和旅遊部門對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經驗和成果進行了推介和交流。

1億多人口、眾多的歷史文化古跡、地緣區位高度互補……京津冀地區具有廣闊的客源市場和巨大的文旅協同發展潛力,文旅協同已經是京津冀一體化取得的突出成果之一。

對於易縣來說,融入京津冀文旅一體化,推出更好的旅遊產品服務京津冀乃至全國的遊客,易縣縣委縣政府也是積極主動作為。立足文化、生態、資源優勢,確定了「發展全域旅遊,建設全景易州」的戰略目標。

去年4月,2023年樂享易縣全域旅遊千萬惠民消費季暨「春暖花開 香約河北」春遊易縣活動在易水河穿過的戀鄉·太行水鎮啟動。

此次活動上,易縣向京津冀遊客發出盛情邀請,面向遊客發放4萬張「全域旅遊樂享易縣體驗券」,通過門票、住宿優惠「讓利千萬元」的形式,易縣主動向外界推介自身的文旅產品,將遊客「請進來」。

在文旅產品的打造上,為了迎合北京、天津等地遊客對「詩和遠方」慢生活的嚮往,易縣在文旅產品的升級上也在結合自身「太行山最綠的地方」的優勢,重點發展文旅康養。

在人口進入老齡化時代,「銀發經濟」浪潮所帶來的巨大市場潛力,也使得「文旅 康養」將迎來黃金期。

戀鄉·太行水鎮就是一座飽含太行民俗特色的文旅康養生活小鎮。水鎮通過挖掘太行民俗資源,打造包含民俗村、民宿村、生態農場、易水休閒四大組團形成的農文旅度假翼和醫康養生活翼,是中國北方最具特色的鄉村旅遊小鎮和京津冀區域知名的精品鄉村旅遊目的地。

據了解,圍繞京津客群康養需求,易縣立足旅遊發展基底,依託中醫文化與綠色生態資源,以易水學派作為獨家名片,形成特色康養服務主題,延伸旅遊業發展鏈條,提升旅遊產業附加值。

易縣縣委書記張銳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作為環京城市,易縣將文旅與康養結合有着突出的優勢,除了自身良好的生態環境外,區位優勢也使得易縣在承接北京的康養人群方面是一個理想的目的地。

對於京津冀文旅融合的下一個十年,如何進一步將「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張銳認為,易縣乃至整個河北更多地還是要主動融入北京,與北京的優質資源進行合作,推出更多精品文旅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