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吳樾在北京火車站刺殺五大臣失敗,被揪着頭發拖出車廂

2024年3月2日 14点热度 0人点赞

吳樾這個名字,在新中國成長的進程中,並沒有被太多人熟知,但頤和園北宮門兩側的圍牆上,直到今天,仍然「書寫」着他英勇的事跡。

為揭穿滿清政府假立憲的騙局,吳樾一人身負炸彈前往北京火車站刺殺五大臣,雖失敗犧牲,但他的事跡卻震懾了許多人。

這就是吳樾,一個留着長辮,反封建的革命志士。

吳樾是安徽桐城人,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上面有兩個哥哥。早年間的吳樾,雖然時常吃不飽飯,但勝在一家人團圓,倒也其樂融融。

然而,吳樾八歲的時候,母親就因動盪的時局離世,吳樾便只能依靠兩個哥哥生活。

後來,兩個哥哥相繼病逝,吳樾便成了這天地間無來處、無歸屬的遊子。幸得堂叔收留,這才有機會進入學堂,也正是因為進入了學堂,吳樾才了解了革命的意義,轉變了思想。

在這過程中,吳樾結識了許多革命志士,這其中就有陳獨秀、蔡元培,並在蔡元培的介紹下,加入了光復會

每每回憶起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光,吳樾總說:「深談午庚夜而不寐」。仿佛只要一提起革命,吳樾身上總是充滿了干勁。

但現實中,吳樾又時常唉聲嘆氣。中國在清政府的無能操控下,國土日漸縮減,百姓民不聊生,外國的鐵蹄眼看着就要踏入國門,清政府卻不以為然。

吳樾想要組成一個暗殺團,將清政府那些無能昏庸之人全部暗殺,但那拉氏深居簡出,不易得手,吳樾又該將目光放在誰的身上呢?

1903年,吳樾來到了河北保定,用一己之力宣傳着革命思想。在這一時期,吳樾結識了他的未婚妻嚴無畏,嚴無畏在他的耳濡目染之下,思想也逐漸打開。

只不過就在這時,吳樾卻發現了清政府的陰謀。沙俄對我國東北一直虎視眈眈,清政府不敵,早已預謀和談。但國內革命情緒高漲,清政府一直未得機會。

於是,清政府心生一計,為敷衍當時國民求變的潮流,清政府打着派遣使臣外出學習的幌子,企圖送五大臣出國面見沙俄。

吳樾對清政府的手段心知肚明,故時常長吁短嘆,卻不想被嚴無畏撞見。於是嚴無畏詢問吳樾到底發生何事,吳樾將事情原委和盤托出,並說明,他此番必將前去阻止,恐凶多吉少。

吳樾本以為嚴無畏聽後可能會擔憂害怕,但卻沒想到嚴無畏非常支持他,只怪她體弱多病不能同往。

有了心愛之人的鼓勵,吳樾更加振奮,不日便啟程入京。在北京的那段時間,吳樾和同伴研製出了炸彈,還摸清楚了五大臣出使的時間,將一切准備妥當。

然而,真到了當天,還是發生了變故。原來,五大臣和僕人的車廂是分開的,混在僕人當中的吳樾根本無法接近他們。可是眼看着五大臣就要離開北京,火車開動的瞬間,吳樾便做了一個偉大的決定。

在火車開動時搖晃的時刻,吳樾引爆了身上的炸彈,撲向了五大臣所在的車廂。只聽到一聲巨響,車廂頂就被炸開了花,空中飛舞着各種各樣的碎片,這其中就有吳樾被炸穿的五髒和他的手足。

倒是那五位大臣,因為吳樾距離他們還有一點距離,加上有僕從遮擋,他們並未受到太大的傷害,只是受了不小的驚嚇。

而吳樾卻當場犧牲。最可氣的是,犧牲的吳樾還是被人揪着他的辮子拖出來的。

在革命思想傳播的年代,吳樾已經成為了反封建的鬥士,但他犧牲後,令他丟失尊嚴的,仍然是那拖地的長辮。

同樣令吳樾沒想到的是,得知他犧牲的消息,未婚妻嚴無畏竟然當場舉刀自刎殉情。這種看似封建的殉情方式,追隨的卻是反封建的革命志士。這其中決絕而又深沉的愛意,又令人肅然起敬。

或許,在那樣一個時代更迭的岔路口,每個人都正與自己的過去將來做着斗爭。

不過,雖然吳樾此次刺殺行動失敗,但卻給了清政府極大的震懾。事情發生後,慈谿甚至下令將頤和園城牆加高,為得就是防止有刺客攜炸彈潛入。

如今的頤和園北宮門兩側城牆上,仍然留着那次加高時留下的痕跡。

至於吳樾未能完成的革命行動,就用吳樾的話來說,那就是「願余死後,化一我為千萬我,前者仆而後者繼,不殺不休,不盡不止。」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