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走到現在,有一種「預感」越來越強烈!很多人誤判了

2024年3月3日 13点热度 0人点赞

樓市走到現在,有一種「預感」越來越強烈,很多人誤判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

都知道樓市從2021年底開始下行以後,直到現在仍舊低迷。這期間,管理層出台了多項提振樓市的措施,給人的感覺是,一會一個措施,如果真想恢復市場,就不能直接找到根本直接發力嗎?其實還真不是不想,而是不得不走這麼一個流程。

原因分析一下就明白了。

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國家全面鋪開「三道紅線」,目的是去房企槓杆,化解房企債務過高的風險,目的絕對不是要打壓房地產。但沒想到的是,疫情結束並未帶來經濟的恢復,這無疑讓房企去槓杆的影響成倍放大。從恆大開始,接着數個千億頭部房企也出現了資金鏈問題。

更為直接的影響是,房企因債務違約信譽受損,老百姓哪敢買問題企業的房子呢?數據顯示,1年時間不到,前50強房企有約30家出現這樣那樣的債務暴雷情況,占到了60%,不僅有民企還有混合所有制的,這不僅是小范圍問題了,而是涉及房地產行業的信譽問題。房企的房子賣不出去,直接關聯的就是土拍市場沒人問了,流拍、底價成交成了各城市土地市場的「代名詞」。

這不奇怪,土地都沒人買了,房子怎麼可能還有多少人買呢?道理很簡單,土地成本一般占到商品房售價的60-70%,地價低、沒有熱度,周邊業主自然沒了信心,原本2萬一平米的二手房,現在旁邊地塊地價只要6千一平米,新拿地開發商賣1.2萬還有得賺。你那2萬的房子若要出手,只能跟着降,考慮折舊和稅費成本,總不能比1.2萬高吧?這是這輪房價調整的重要邏輯之一。

你能看到問題的症結,國家怎麼可能看不到呢?要恢復樓市,就必須要讓土地有價值,如何做到呢?都知道「物以稀為貴」的道理,兩主管部委已布好這盤棋了。

去年底是自然資源部下文要求各地放開土拍限價,指向性很明確,在這個樓市現狀下,肯定不是讓你突破土拍下限(其實每個城市都對土拍設置了最低起拍價),主要還是放開頂價限制。

當然,地方配合也很默契(沒有決策層的默許那是不可能的),2024年開年,曾經的「樓市四小龍」合肥蘇州紛紛拍出了城市的單價地王。比如合肥拍出了樓面價2.5萬/平米地王,而蘇州呢,掛出的宅地樓面價起拍價為5.5萬/平米,既然能掛這麼多,想必提前已經談好房企,成交應該沒什麼懸念,這個價格也將成為江蘇宅地單價地王。隨着土拍傳統旺季到來,估計很多城市都會效仿:

地段不好,性價比不高的地塊暫時就不拿出來了,因為行業信心、市場資金暫時還不具備,都會像蘇州、合肥那樣拿出城市最好地段、非常優質的地塊出來拍,就是做給其他房企、購房者看,土拍市場開始火了,大家該動起來了。

僅僅靠單價地王還不保險,畢竟還是小范圍的嘛,住建部日前又加了一把鎖,要求科學編制2024年和2025年這兩年的住房發展規劃,給各地的核心要求就是要「以人定房、以房定地」,通俗的說就是告訴你,要嚴格控制供地節奏,盡快把市場預熱起來。打個比方就好理解了:

你這座城市這兩年住房需求是20萬套,目前庫存有15萬套,那麼,未來兩年原則上肯定就不是再賣地蓋20萬套房子,算上留點庫存,比如5萬套,頂多再賣只蓋10萬套房子的地。當然,如果庫存更多的話,這兩年基本就不允許供地了。

其實就一句話,通過減少供地或不供地的做法,讓樓市供需關系發生轉變。這招肯定是有效的,2015年-2018年那波樓市就是這麼起來的,即便是現在,一些縣城也有類似情況,由於供地少,樓盤少,雖然新增人口不多,但本身的需求還是有的,就那麼幾個盤可選,價格穩得很,比很多大城市的房價還抗跌。

此外,還有一個樓市邏輯,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這將是讓恢復樓市的最終「殺手鐧」。

房住不炒,僅僅靠市場本身的剛需或者改善,真的能讓市場企穩回暖嗎?目前終於有了答案。眾所周知,關於國家恢復樓市,一直有「房住不炒」與「讓投資者入場」之爭,從目前的動作看,在經歷多番刺激樓市「效果不明顯」後,管理層顯然是意識到了投資者對市場恢復的不可替代作用。

果不其然,在放開購買第二套房的基礎上,就在近日,多地又放開了第三套房購買資格。雖然明面上沒說讓大家炒房(實際永遠也不會公開說讓炒房,用投資一詞比較合適),但誰都知道,你說購買一套房是剛需,購買二套房是改善,那買第三套房無論如何也不可能不與投資屬性有關了。

像蘇州和南京宣布放開的第三套房貸款,如果名下前兩套房沒貸款的話,買第三套房直接給按首套房利率執行。而南京和徐州,還不追溯購房者在其他城市的房產貸款情況,就只看當地的房子,可以說,你可能在全國有10套8套房子,但在單個城市還是重新計算住房套數。看出來了吧,歷史終有輪回,不得不出的招終究還是要出。

看到這里我們應該知道,很多人認為,現在人口下降、老齡化,買房的人沒那麼多了,市場購買力會越來越低,樓市怎麼可能恢復呢?殊不知,還有讓人購買多套房這一招,這樣一來,市場購買力量一下就上來了不是?不是數據顯示老百姓4年存了58萬億嘛,雖然不能說都用來買房,但購房資格全面放開後,加上低利率,無疑給那些沒有投資渠道的人又一個投資渠道。

毫無疑問,有一種預感越來越強烈了!

無論是通過熱點城市核心地段土拍帶動地市熱度,還是住建部要求2024年、2025年控制土地供應的計劃,甚至再次放開投資者進入樓市,目標就只有一個,要讓當下樓市企穩並回暖。而且,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樓市恢復「兩要素」:供應端(控地)、需求端(支持投資者入市),再加上一線城市政策繼續放開帶動其他城市熱度、土拍市場地王帶動當地城市熱度作為「引線」,中國房地產終將迎來新一輪報復型反彈,將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