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南北兵力加速調動,用絕對的實力碾壓,讓對岸開不出第一槍

2024年3月3日 13点热度 0人点赞

兩岸磋商陷入僵局後,大陸海警分南北兩路增兵金門海域,使得台「海巡署」近期的一些小動作,徹底成為了無用功。同時也用絕對的實力碾壓,讓對岸開不出第一槍。

根據AIS動態信息,日前,大陸海警3306艦從廣東沿海地區出發,北上金門海域,准備參與到這一方向的常態化執法巡航之中。

【大陸海警3306艦從廣東沿海地區出發,北上金門海域】

公開資料顯示,3306艦是一艘以054A型護衛艦的艦體為基礎改造的「海警版054A」,排水量超過3000噸,配備有76毫米艦炮,正式服役時間不長,是大陸海警的新銳主力艦。

從其舷號上則能夠看出,這艘船隸屬於海警南部海區指揮部,原本的任務海域是在南海方向,這次前往廈金海域應該是臨時執行支援任務。如果廈金海域局勢恢復穩定,這艘船大概率會調回南海。

在3306艦北上之前,大陸海警還從東海方向上調來了由053H2G護衛艦改裝而來的2202艦、2203艦。雖然艦齡較老,在轉隸海警時也沒有保留雙聯裝100毫米艦炮,但這兩艘船上仍舊保留的4門雙聯裝37毫米炮,足以應對廈金海域可能的近距離作戰,且常年在釣魚島海域執行任務,讓這兩艘船上的官兵都有着豐富的執法經驗。

【已經參與到金門執法巡航的2202艦】

大陸海警現在從東海、南海兩個方向上調派艦船增援金門海域的行動,一方面是為了增加參與行動的艦船數量,實現24小時不間斷巡航,一方面也是在防備台當局可能的冒險行動,並為後續處理事態發展做好准備。

要知道,由於台當局拒不承認錯誤,兩岸代表團在金門進行的10餘次閉門磋商,均無果而終,廈金海域乃至整個台海地區的局勢仍未好轉。

目前,雙方的主要分歧集中在台當局道歉與人員追責問題上。大陸一直要求台當局必須先公開道歉,並且追責相關責任人。台當局則一直在討價還價,想要將事件的善後處理與道歉、追責脫鈎,先談遇難者家屬賠償金的問題,至於司法追責等問題現在先不談,明顯是想給錢了事,逃避道歉與追責。

同時,因為在道歉和追責問題上沒有進展,雙方在歸還死難者遺體和被扣船隻上,也難以談攏,台當局現在拒絕歸還遺體與船隻,想要以此掌握事件調查的主動權。

【第11次磋商後,台「海巡署副署長」許靜芝(中)面色凝重】

磋商陷入這種僵局之中,責任自然是在台當局一方。大陸現在提出的都是合理要求。但在台當局看來,滿足了這些要求會對「台獨」勢力的士氣造成打擊,並且有可能導致自己進一步喪失對海峽內事態的管控權,對自己太過不利。

此外,綠營不但不願賠禮道歉,似乎還想要通過強力手段,阻止大陸改變金門海域的局勢。部分綠營人士就一直在叫囂,讓「海巡署」通過撞船、開炮等手段,驅離大陸船隻。

台「海巡署」等部門雖未下達明確的「開第一槍」的命令,但也開始試探性地作出一些部署調整。在3306艦北上之前,「海巡署」的3000噸級巡邏艦宜蘭艦(CG-128)從台北出發,在距離金門不是很遠的台灣海峽中部水域活動。不過,台當局最終沒敢讓這艘巡邏艦真正前往金門海域與大陸海警硬碰硬。

況且,就算是台當局真的在華盛頓方面的背後挑唆之下,下定決心使用強硬手段驅離廈金海域的大陸船隻,其也沒有任何機會改變態勢。

【台當局派出了一艘巡邏艦在海峽中部活動】

島內噸位超過千噸的巡邏艦數量不到20艘,且大部分船隻的武備水平有限。

以此次現身海峽內的宜蘭艦為例,這艘船已經是「海巡署」序列內噸位較大的一級巡邏艦船了,但主要武備只有1門40毫米「博福斯」高炮、1門20毫米機關炮和一些機槍,不說對抗同等噸位的3306艦,就是對上2000噸級的2202艦與2203艦,這艘船都占不到什麼便宜。

換句話說,在大陸海警調兵遣將後,台「海巡署」現在既無法在廈金海域形成兵力優勢,也沒有單艦戰鬥力優勢,根本無法像綠營叫囂的那樣,通過強硬手段扭轉局勢。

【此次北上金門海域的3306艦】

而就在「海巡署」無能為力的情況下,本該與其共進退的台防務部門也選擇了置身事外,頻繁表態稱自己不會介入廈金事態。

台防務部門現在選擇置身事外,一定程度上是在看到了解放軍近期的動作後,認識到了自己一旦貿然介入,必然會引發連鎖反應。

自海警部門展開執法巡航以來,解放軍在台海方向上的行動力度就不斷提升,多次在3、4個方向上同時行動,解放軍艦機距離台灣島最近時只有約43海里。

海警、解放軍等部門的實際行動,其實也是在向島內展示,大陸為解決此次事件可能的後續動作。

目前來看,大陸現在留給台當局的路其實只有一條,就是拿出解決問題的誠意,按照大陸的要求,查明真相、嚴懲責任人、賠禮道歉。如果真的拖到磋商徹底破裂,國台辦那句使用一切合理手段,將足夠讓14億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