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這樣吃飯,為什麼≈慢性自殺?

2024年3月4日 17点热度 0人点赞

#我來嘮家常#


吃飯

一個與生俱來的本能

卻讓有着不同飲食習慣的人

在生命長度上拉開了巨大差距



每一頓你沒有好好吃的飯背後

都隱藏着一個巨大的隱患

比如上面這位年輕人


請通過他的故事

找一找他在「吃」這件事上

究竟犯了哪些致命的錯誤



自從這個男人開始工作以後

就形成了早出晚歸的習慣

一日三餐也隨着不規律的作息

讓胃「難以捉摸」


特別是晚上回到家後

他就往床上一躺一動不動

只有手指不斷地上下滑動着

視頻、圖片、文字


直到時間被月亮偷走

才想起自己似乎忘記了什麼



此時,距離他上一次進食

已經過去12個小時

午餐吃進胃裡的食物

早已被分解完


但以為隨時有飯吃的胃

卻照常分泌着胃酸

從白天等到黑夜……



身體沒有等到食物的供給

血糖逐漸下降

下丘腦開始分泌食慾肽

飢餓感讓神經越來越清醒


他輾轉反側、無法入眠

再加上手機不斷推送的吃播視頻

一個想法湧上心頭



點開外賣平台app

撲面而來的夜宵

一定少不了炸雞、漢堡薯條、燒烤



「那就少點一些吧」

忍不住誘惑的你

手起刀落的點了一份

高油高熱量的食物



在你大快朵頤之後

心滿意足的准備睡去

殊不知你的胃不得不被迫加班


這些食物的分解

對於胃來說簡直就是「高難度」工程


許久未開工的胃

突然被這個棘手的項目

搞的手忙腳亂——消化功能紊亂

於是,急性胃腸炎的概率開始持續增長



除了急性腸胃炎外

胃粘膜在白天受到大量胃酸的刺激

在夜裡又受到油膩食物的刺激

雙重刺激之下很容易形成胃潰瘍


這位年輕人還會時不時的

深夜emo借酒消愁

長此以往,胃穿孔就是他的命運


再當胃酸反流食管

燒傷食管粘壁

久而久之就會導致食管癌



胃粘膜上皮細胞的壽命不長

平均每2-3天需要自我修復一次

規律的作息和飲食有助於其恢復


但如果這個身體的主人

吃飯時還有這個習慣

——喜歡快速趁熱吃飯

不僅不利於其恢復

還會讓食道和胃粘膜反復受損


無論是食道黏膜還是胃粘膜

其所能承受的溫度在40-60度左右

長期進食溫度超過這個溫度

就會留下疾病隱患



再加上吃飯過快

導致一些未被充分咀嚼的食物

會增加腸胃消化的工作量


沒有磨碎的食物殘渣

還會直接對胃粘膜造成磨損

自身修復的速度遠遠趕不上傷害的速度

導致積攢的病症越來越多



年輕人的胃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與此同時,又出現了新的受害者

——肝髒



之前的每一頓夜宵

幾乎都攝入了高脂、高蛋白的食物

這讓體內的血脂提升

肝髒不得不合成更多的血膽固醇



過多的膽固醇聚集在動脈壁上

最終形成血栓

如果繼續發展下去

很容易誘發冠心病



過飽的夜宵也會讓血糖升高

從而加重脂肪的堆積

當工作量大到讓胰島素無能為力

就無法再保持血糖的平穩

糖尿病由此誕生



當然,腸胃、食道、肝髒的變化

似乎都很難引起年輕人的重視

畢竟他覺得自己還年輕


但是!

如果我告訴他

吃的太飽會影響大腦

可能才能讓他重視一下吧


每次你吃撐之後

大腦內都會誘發一種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

這個玩意兒會讓你腦動脈硬化

造成大腦營養物質供應不足


加上身體為了幫助食物消化

會將血液都聚集到胃部

導致血液中的供氧量下降

大腦也就會出現供血不足



長期腦供血不足的後果就是

你的精神狀態會越來越差

記憶力明顯下降

同時還會增加阿茲海默症風險


有研究發現

30%-40%的阿茲海默症患者

在青壯年時期都有長期飽腹的習慣



同時,耶魯大學醫學院研究數據表明

人減少14%的熱量攝入

可以減少衰老過程中的炎症反應

改善免疫功能,激活潛在的壽命


也就是說適度的保持飢餓感

也是養生的一種手段

但這並不是指我們應該一味少吃

達到七分飽的狀態是最好的


所謂的「七分飽」

就是對於食物的熱情有所下降

進食速度變慢

但如果撤掉食物,就會忘記吃

並且在第二餐之前

不會提前感到餓的時候


最後,少吃多餐要比減少進食次數好

三餐中無論缺少哪一餐

都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保持正常的飲食

規律飲食才能真正做到養生長壽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每個人

都能延年益壽,長命百歲!

沖我這祝福,點個贊不過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