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古籍里發現月亮的離奇記載:表面凹凸不平,有8萬名專人維修

2024年3月5日 15点热度 0人点赞

前言

在千年的塵埃中,古代的文獻中藏匿着許多令人匪夷所思的奇聞異事,而其中一則關於月亮的離奇記載,讓人不禁為古代的智慧和奇思妙想所折服。於唐朝的古籍中,揭示了月亮的神秘一面,描述其表面竟凹凸不平,更為匪夷所思的是,竟然有着8萬名專人不辭辛勞地維修月球的壯舉。

曾幾何時,古人憑借原始朴實的科技手段,真的成功踏足過月球這一神秘領域嗎?亦或一切不過是空穴來風,純屬想象的產物?這個問題,似乎一直困擾着後人的心頭。

最近,筆者偶然間在翻閱一本名為《酉陽雜俎》的唐代傳奇讀物時,竟然發現其中《天咫》篇中出現的一段故事,似乎為我們提供了一些線索和啟發。

《天咫》中唐人離奇「探月」記事

公元9世紀中期,活躍於長安一帶的唐代文人段成式,集多種身份於一身,既是儒學者,又是文學家,還熱衷於搜集和編撰奇聞軼事。他不慕功名利祿,性格孤僻,卻時常將自己所見所聞,通過各類文學創作呈現在世人面前。

段成式一生撰寫甚豐,代表作為《酉陽雜俎》。該書收錄了發生於7世紀中葉到9世紀初三百多年間的各類傳奇故事,涉及真實人物,題材廣泛。盡管情節奇異怪誕,但提供了可貴的歷史參考價值。值得一提的是,段成式與後世小說大師蒲松齡還是同鄉,兩人都出生自山東鄒平一帶。因此,《酉陽雜俎》中那種典型的志怪體裁,也可謂承蒲松齡之前,啟蒲松齡之先,在中國古典小說發展過程中具有承前啟後之妙。

令人驚奇的是,就在段成式這部頗具真實性的讀物中,竟出現了一段唐人「登月」的離奇記載!

山中邂逅自稱「月人」 的白衣客

公元820年春,兩名唐代秀才鄭仁本表弟和王某,自京城長安出發前往湖北老家省親。當時正值元和年間,唐文宗在位,社會大體太平。二人本可一路順風,怎奈途徑華山附近時遭遇了山賊,倉皇間被迫逃入深山,在嵩山區域迷失了方向。我們可想而知,兩人心中該有多麼絕望無助。素未經世事的書生哪裡見過這番險象!正在兩人准備放棄求生的念頭之際,忽聽林中傳來雷鳴般的呼嚕聲。

二人張望之下,只見一名身着白衣的年輕人,斜倚樹下酣睡。也不知這人如何在荒山野嶺睡得這般香甜!出於最基本的求生欲望,二人決定喚醒對方尋求幫助。那白衣人起初不為所動,後經再三呼喚,總算醒轉,睜開惺忪睡眼,理解了二人的困境後,答應帶路出山。

臨行前,二人還是忍不住好奇心,詢問了那人的身份。那人的回答令他們震驚!

那人自稱,他是月球上的居民,奉月球國王之命,與八萬多名同伴負責在月面上採掘七種寶物。他打開隨身攜帶的工具包,裡面明晃晃地插着幾把鋤頭、斧子等開鑿工具。月球國王還委派他們四處宣傳月球的先進文明,所以他才會來到地球,向地球人宣揚月亮的奧秘。

他還拿出幾塊白面餅讓二人食用,自稱那是月球的主食,能令人長生不老。說罷,他便引路出了山林,隨後在一岔路前不見了蹤影。由此可以看出,這位神秘的月球人,不但是位謙遜友善之士,還富有溫情和同理心,甘願不遠千里來到地球,向迷途的人類伸出援手。

古今對比,段氏所記事實幾何?

面對如此離奇的「登月」記事,後人不免生出種種疑惑:段成式的這番描寫,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登月一事當真有其事嗎?抑或純屬想象?

我們不妨來做些考證。首先可以明確的是,段成式本人並非空穴來風,他有着深厚的學識修養,也極為注重作品真實性。可以說,《酉陽雜俎》每一文字每一事,都或多或少含蓄地反映了當時的時代特徵。

那麼實事求是地說,我們是否應該相信古人真的登上過月球?現代科學證明,月球的確呈球形,表面並不平整,主要由氧、硅、鐵、鎂、鈣、鋁、鈦7種元素構成,與段成式筆下的「七種寶物」異曲同工。這一吻合,堪稱奇跡。

然而,仔細推敲當中描寫,卻會發現這或許只是時間跨度達千年的驚人巧合。段成式筆下所提工具、衣物、食品等無不帶有當時時代局限,完全是將當時人們日常生活中熟悉之物投射到月球之上。我們今天已知,真正的宇航服應當輕便、保暖性能優異,並能為宇航員提供足夠的氧氣

其實,在段成式之前,古代科學家如張衡已經較為准確地推斷出日月運行軌跡、月光來自太陽等自然規律。段氏所書,不過是站在自己那個時代角度,運用想象力對月球構造進行大膽猜測和描繪。但無論如何,我們仍應看到,在沒有先進探測設備的古代,有人能如此准確地描述月球狀況,不能不說是一種奇特的智慧。

說明古人對宇宙之事,並非漠不關心。正因為有眾多愚公移山般的探索先驅者,今人才得以在巨人的肩膀上,見識到更加廣袤奧妙的太空世界。

盡管如此,《天咫》中所記錄「探月」之事,仍有其獨特意義。它體現了中國古人廣泛而深刻的宇宙觀念,也反映了人類自古以來對未知世界的無限嚮往與探索精神。正如魯迅先生所雲:「蓋有探險心理,固入人之常情」。

無法確證真相,但可見一斑

對月球構造的精準預見,出人意料的吻合,似乎暗示古人是否真的曾「近距離接觸」過月球。但仔細推敲當中描繪,又令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切終究是段成式那個年代的想象產物。

然則我們又何必因此否定古人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天咫》所記錄的「登月」經歷,正是古人理性思維和虛構想象的完美結合。也許有人會說這是異想天開,但我認為,所有偉大發現的開端都始於人們對未知事物的想象。沒有哥倫布豐富的想象力,就不會有他對新大陸的「異想天開」;沒有愛因斯坦光電效應的思考,也就沒有他後來偉大的質能方程的提出。

所以,《天咫》這一看似荒誕的故事,也為後世提供了寶貴啟示——想象力或可成就一番事業。我們當以謙虛懷疑而非傲慢態度,去理解古人的種種想象。因為每一個偉大文明的背後,都有焦灼的、不斷追問的,屬於那個時代人的心靈在燃燒。

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關於勇於探索未知、敢於想象和創造的自我故事。今人登月也好,古人幻想登月也罷,歸根到底都體現着人類進取、勇於突破現實的共性。

結語:

對月球構造的精準預見,出人意料的吻合,似乎暗示古人是否真的曾「近距離接觸」過月球。但我們終究難以確證這究竟是事實還是幻想。

不過沒有關系。《天咫》所記錄的「登月」經歷,正是一個雋永動人的寓言:它由真實與想象交織而成,體現了中國古人廣泛而深刻的宇宙觀念,也彰顯了人類自古以來對未知世界的無限嚮往與不懈探索精神。

如果說《天咫》只是一場美夢,那麼我們也應當感激做這一夢的古人,是他們那不屈不撓的追問與好奇心,推進了人類文明在科技和想象力兩條路徑上的進步。

今人登月不再是夢,那麼未來的某一天,星際旅行也許也會實現。到那時,我們定會更加敬佩頭一批敢於幻想和探索的祖先。與其笑他們異想天開,不如在他們翱翔的憧憬中,汲取繼續向宇宙邁進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