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養不好,那是因為你的營養土配的不好!

2024年2月5日 21点热度 0人点赞

多肉植物是一類具有高度適應性和多樣性的植物,它們可以在各種環境中生存和繁衍,從沙漠到雨林,從高山到海岸,從炎熱到寒冷。多肉植物的魅力在於它們的形態各異,色彩繽紛,花期長久,易於養護,而且還有很多有趣的品種和變種。

但是,養好多肉植物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除了要註意光照、水分、溫度、肥料等因素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那就是選擇和配制適合你的多肉土。多肉土是指用來種植多肉植物的土壤,它不僅要提供多肉植物所需的營養和水分,還要保證良好的透氣性和排水性,防止根部腐爛和細菌感染。不同的多肉植物對土壤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因此,了解多肉土的特性和分類,以及如何根據自己的條件和喜好來配制多肉土,是養殖多肉植物的必備知識。

1. 多肉土的基本特點

一般來說,多肉土應該具備以下幾個基本特點:

松軟:多肉土應該具有良好的結構性,能夠保持一定的空隙度,讓空氣能夠順暢地流通,促進根部呼吸和生長。

透氣:多肉土應該具有良好的通氣性,能夠讓氧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能夠自由地交換,維持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力和平衡。

排水:多肉土應該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夠讓過量的水分能夠及時地排出,避免積水和濕潤過久,導致根部腐爛和細菌感染。

保水:多肉土應該具有一定的保水性,能夠在排水後仍然保持適度的濕潤度,滿足多肉植物對水分的需求。

營養:多肉土應該具有一定的營養性,能夠提供多肉植物所需的基本元素和微量元素,促進其生長和開花。

2. 多肉土的常見分類

市面上常見的用來配制多肉土的材料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營養土:這類材料主要是提供營養和保水作用的有機質或半有機質土壤。常見的有泥炭土、椰糠、松針土、園藝土等。這類材料一般比較松軟、黑色或深褐色、含水量高、酸性強、營養豐富。但是也容易壓實、發黴、滋生蟲害等。

顆粒土:這類材料主要是提供透氣和排水作用的無機質或半無機質顆粒。常見的有珍珠巖、蛭石、麥飯石、火山巖、赤玉土、河沙、煤渣等。這類材料一般比較輕盈、多孔、顏色各異、含水量低、堿性弱、營養缺乏。但是也能夠調節土壤的溫度和濕度,增加土壤的空隙度和通氣性。

底肥土:這類材料主要是提供長期和緩釋的肥力作用的有機質或半有機質顆粒。常見的有松針、松鱗、羊糞蛋、進口玉肥、花生殼、菜枯、花生枯、水苔、稻殼灰、緩釋肥等。這類材料一般比較堅硬、顏色淺淡、含水量低、酸堿性不定、營養豐富。但是也容易引起土壤的鹽漬化和酸化,影響土壤的平衡。

3. 多肉土的配制方法

根據不同的多肉植物的品種和特點,以及不同的養殖環境和條件,可以靈活地選擇和配制適合自己的多肉土。一般來說,可以參考以下幾個原則:

按比例混合:多肉土的配制一般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營養土和顆粒土,以達到適當的松軟度、透氣度、排水度和保水度。一般來說,營養土和顆粒土的比例可以在1:1到1:4之間變化,具體根據多肉植物的類型和需求而定。例如,對於生長旺盛、耐濕潤的多肉植物,可以用1:1或1:2的比例;對於生長緩慢、怕積水的多肉植物,可以用1:3或1:4的比例。

按需添加:多肉土的配制還可以根據需要添加一些底肥土或其他輔助材料,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和改善土壤的性質。例如,可以添加一些松針或羊糞等作為底肥,提供長期和緩釋的營養;可以添加一些稻殼灰或小蘇打等作為調節劑,提高土壤的堿性;可以添加一些生根粉或百菌清等作為保護劑,防止根部腐爛和細菌感染。

按時更換:多肉土的配制還要註意按時更換或更新,以保持土壤的新鮮和活力。一般來說,每年春季或秋季都要給多肉植物換盆或換土,以去除舊土中的雜質和廢物,補充新土中的營養和空氣。同時,也要註意定期給多肉植物施肥或澆水,以維持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

4. 多肉土的示例

通用型:泥炭土 珍珠巖,比例為1:2,適合大多數的多肉植物,是一種簡單而實用的多肉土,可以滿足多肉植物的基本需求,也容易調節和更換。

幹旱型:泥炭土 珍珠巖 麥飯石 赤玉土,比例為1:2:1:1,適合生長在幹旱環境中的多肉植物,如仙人掌、景天科、百合科等,這種多肉土具有很強的排水性和透氣性,能夠防止多肉植物的根部過濕和腐爛。

濕潤型:泥炭土 椰糠 松針土 火山巖,比例為2:1:1:1,適合生長在濕潤環境中的多肉植物,如蘭科、苔蘚科、鳳梨科等,這種多肉土具有較好的保水性和營養性,能夠滿足多肉植物的水分和養分的需求。

寒冷型:泥炭土 蛭石 河沙 稻殼灰,比例為1:2:1:0.5,適合生長在寒冷環境中的多肉植物,如龍血樹、冰花科、景天科等,這種多肉土具有較好的保溫性和堿性,能夠抵抗低溫和酸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