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古跡「修復前vs修復後」的對比,真是一比嚇一跳啊…

2024年3月9日 25点热度 0人点赞

話說,歷史古跡經歷風雨滄桑,歲月侵蝕,難免會發生損毀,歷朝歷代都會對古跡進行修繕和重建,現在也是,將來也一樣!

不說和千年之前相比,就算是和一百年,甚至是幾十年前相比,歷史古跡也可能發生很大的變化,比如說下面這些:


明孝陵方城明樓

下面是磚石砌成的方形墩台,稱方城,上面是城樓,稱明樓,焚於太平天國時期,明樓燒得只剩下了四面牆壁,現在的明樓屋頂是的2008年修復的。


潮州廣濟橋湘子橋

中國四大古橋之一,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老照片上的橋墩上還長着南方常見的榕樹,上面還有着類似吊腳樓的房屋,充滿了煙火氣息。

最早的湘子橋裡面可以住人的,而且還有很多商鋪,如今變成了景點,經歷了多次修復加固,保留最久的恐怕是下面的那些橋墩了。


杭州西湖保俶塔

這座有着一千多年歷史的古塔,最後一次重建是在元代,在乾隆年間還有有着七層木檐,到了民國時期只剩下了殘破的塔身,並且發生了傾斜。

在1924年和1933年,重修為八面七級磚砌實心塔,按照古塔原樣進行了修葺,此後只一直都維護保存的很好。


霍去病墓

舊照片拍攝於1914年,像是一張沉默的畫,充滿了古典美和滄桑感。為了防止水土流失,如今的封土堆上種上了樹,周圍修建了「亭台樓閣」,現在變成了一個「山清水秀」的景點。


河北隆興寺千手觀音

北宋開寶四年(971)太祖趙匡胤敕令鑄造的銅像,是世界古代銅鑄佛像中最高大、最古老的千手觀世音菩薩像

乾隆年間隆興寺大修時,手臂已經所剩無幾,剩下的也是搖搖欲墜,還用鎖鏈吊在樑上,為了安全和美觀,於是乾隆下令索性全都拆了…

1944年寺院嘗試恢復大佛,因為正值抗日戰爭,銅料緊缺,大佛的40隻手臂就只能用木臂來代替了 ,如今的大佛除了胸前兩只手臂,其餘都是木頭做的。


重慶大足石刻千手觀音

這尊真的有一千隻手(據傳原有1004隻手)千手觀音,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修復後只剩下了830隻手。

其實在1980年,這尊石刻保存狀態還比較好,但是因為城市化、工業化導致的酸雨等環境問題,短短幾十年比之前數百年損害的程度還要嚴重,2008年不得不進行搶救性修復。


河北開元寺料敵塔

料敵塔為我國現存最高的古塔,宋朝為了防禦契丹,利用此塔瞭望敵情,故名「料敵塔」,古時候許多文人墨客都喜歡到此「打卡」。

這座古塔造得非常結實,直到1884年發生地震,震塌了塔身的四分之一,露出了裡面的塔柱,建國後又經歷邢台大地震和唐山大地震,但愣是沒倒,終於在1988年決定修復如初。


河南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

盧舍那大佛開鑿於唐高宗咸亨三年,歷史記載盧舍那大佛是武則天的「報身像」,在國外被譽為「東方維納斯」。

在一百多年前,大佛身上已經有着很多的裂縫和破損處,建國後進行了多次修復,2007年面部進行了「美容」,左眼那道裂隙也終於不見了,不過近距離觀看也是能看到修復的痕跡。


四川正覺寺塔

北宋天聖元年(1023年)至四年(1026年)建,位於四川省彭州市,歷經千年風雨侵蝕,而且地震多發,已經殘破不堪,但是仍然佇立着。

特別是在2008年512地震後,塔身多處開裂、倒塌,不得不進行修復,修繕之後特地用紅線畫出了垮塌部位的輪廓。


西安二龍塔

這座修建於唐朝,有着1300多年歷史的古塔,在60年代為了蓋飼養室,將上幾層拆毀。

2005年,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茸塔壁和塔檐,維持「殘存六級」的舊狀。總算是不用劈叉了…


雁門關

雁門關外今猶在,不見當年北喬峰…十幾年前的雁門關只剩下了一個關城,修復工程重建了古關道、猴嶺長城、雁塔等等建築,也成了5A景點。

2008年的雁門關還不是景區,周邊只有屈指可數農家院,如今又恢復了中華第一關的雄風,只是少了一絲歷史的痕跡和滄桑感…


河北隆興寺水月觀音像

這尊觀音彩塑被魯迅先生尊為「東方美神」,今天的魯迅故居,仍然擺着這張照片。

現在的很美,但過去的更美!修復之後柳葉眉變成了毛毛蟲,特別是眼睛,沒有了雙目低垂入定的狀態,令人一言難盡…


樂山大佛

其實,保存時間較長的古跡,在各個歷史階段都經歷過修復,比如說樂山大佛,歷史上有記載的大規模修復就有16次,單說其大佛面容,就變了好幾次。

最近的一次發生在2019年,大佛又被重新上色,當時還上了熱搜,隨着時代審美的變化,大佛的瞳孔變得越來越大…

其實,上面這古跡能夠保存下來已經是歷史中的幸運兒了,我們看到的很多古建築,其實都是當代重建的,比如說下面這些​:​


被譽為長城起點的「老龍頭,原來是明代薊鎮總兵戚繼光所建「入海石城」,八國聯軍侵華被毀,只剩下了一塊石碑,現在我們看到的基本上就是重建的了。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1700多年來,屢建屢毀,僅明清兩代,就被毀7次,重建和修復了10次。我們現在看到的黃鶴樓是1985年建的,而且​不是在原來的地方,不過規格更高了,更上一層樓了​。

同樣作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和黃鶴樓一樣也是​鋼筋水泥建築,重建次數更是高達29次!現在看到的樣子是梁思成根據宋代畫作重新設計的​,地址也不是原來的地方。

古跡的修復和重建都是有必要的,文化傳承需要實物載體,但是要盡量嚴謹​!​

#看見人間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