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著名糕點水晶餅的年節憂愁

2024年3月9日 23点热度 0人点赞

每年佳節至,尤其是在春節中秋節,游居在外地的三秦兒女們多想吃一口正宗的秦味水晶餅。吃上它就慢慢的回憶起家鄉的人和事,不知道物是人非,只知道那是鄉味,是滿滿的回憶,是解鄉愁的珍品!

水晶餅被稱為「秦點之首」、「關中名糕點」、「宮廷貢點」等,不但歷史悠久,口味獨特,而且還深受三秦父老們的追捧和喜愛,是逢年過節,走親訪友,孝敬長輩們的必備禮物之一。

陝西旅遊或出差如果不吃幾個水晶餅,嘗嘗正宗的秦味,你就會留有深深的遺憾,沒有了吹牛的本錢!

但如果你去購買,又會被價格和外觀迷惑,究竟哪種價位水晶餅好吃,能代表秦味之正宗呢?

別說是外地遊客,就是本地人也對水晶餅市場頗有微詞。許多人因為嫌水晶餅價格太亂,魚龍混雜,已經許多年沒有購買品嘗了。

走進陝西水晶餅市場,有幾元錢一斤的,有十幾元一斤的,還有二三十元一斤的,究竟誰才是物有所值,正宗的秦味製作呢?

據史料記載水晶餅出生於陝西省渭南市下邽鎮,是該地祖輩流傳製作的名糕點。相傳是宋代當地民眾贊美宰相寇準而製作的糕點。

寇準,字平仲,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下邽鎮)人。北宋政治家、詩人。太平興國五年(980年)考中進士,授大理評事,先後知巴東、成安二縣。為人剛直,因多次直諫,漸被宋太宗重用,淳化二年(991年)任樞密副使,淳化五年(994年)升任參知政事宋真宗即位後,寇準又先後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職,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年),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當年冬天,契丹遼國)南下犯宋,包圍了澶州河北地區,朝野震驚。寇準力排眾議,堅主抵抗,反對南遷,促使真宗親往澶州督戰,從而穩定了軍心,使宋遼雙方訂立「澶淵之盟」。景德三年(1006年),受人排擠,辭去相位,知陝州。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又任樞密使、同平章事。天禧三年(1019年)又恢復宰相職務。天禧四年(1020年),罷為太子太傅,封萊國公。後又遭人誣陷,被一再貶逐,直至雷州司戶參軍。天聖元年 (1023年),病逝於雷州貶所。皇祐四年(1053年),宋仁宗下詔為其立神道碑,並親於碑首撰「旌忠」二字,復爵萊國公,追贈中書令,諡號「忠愍」。故後人多稱寇忠愍或寇萊公。

寇準與白居易張仁願並稱「渭南三賢」。

渭南市下邽鎮水晶餅製作工藝復雜,口味醇香獨特。通過制皮、制餡、制酥、包酥、成型的烹飪步驟逐步完成。手工製作出來的水晶餅金面銀幫,起皮掉酥,口感油多而不膩,糖重而滲甜,具有濃郁的玫瑰芳香。

在宋代水晶餅在關中一帶聲譽很高,曾與燕窩銀耳金華火腿齊名。元代時水晶餅已遠銷京、津各大城市。至清代末年水晶餅改進精製,產品以「金面銀幫,起皮飛酥,涼舌滲齒,清香爽口」而名聲大振。當時,以桐木盒和硬紙盒精心包裝,作為饋贈親友的上等禮品。

後來,水晶餅的製作工藝流傳到陝西西安、寧夏固原等地。

但現在市場上銷售的水晶餅,大多是由機器製作而成,一部分用便宜的白砂糖替代了價格較高的冰糖,有些還沒有青紅絲,豬酥油也被替換成調和油,制皮,制餡,制酥,包酥等用料和製作過程被調換改變,不但外觀沒有了「金面銀幫,起皮飛酥」,內在質量也不再是「涼舌滲齒,清香爽口」了。

生意人追求利潤最大化本無可厚非,但前提是保質保量讓顧客滿意,回頭客爆漲,排隊購買,供不應求,才有提價的理由。否則,雞飛蛋打,自己給自己挖坑。

當然正宗秦味水晶餅製作用料成本並不高,高的是房租和人工,還有人心!

所以建議那些堅持傳統製作工藝及用料的水晶餅商家們,降低價格,擴大市場覆蓋面,讓更多的人們都能吃上一口正宗秦味的水晶餅,也能把那些偽劣的水晶餅逐步驅逐出市場。

要培育產值上億的正宗秦味水晶餅企業任重道遠,必須下大力氣制訂並施行行業標准,嚴歷打擊以次充好的行為,力爭把陝西水晶餅市場做強做大。

消費者們盼望着再次品嘗到物美價廉的正宗秦味水晶餅,從事水晶製作的企業家們該認真行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