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氣虛、心氣虛、脾氣虛、腎氣虛、肺陰虛,選哪種中成藥

2024年3月11日 20点热度 0人点赞

在中醫理論中,「虛」症是指人體髒腑功能衰退,氣血陰陽虧損所導致的病理狀態。本文將從肺氣虛心氣虛脾氣虛腎氣虛肺陰虛腎陰虛這六種虛症出發,為大家詳細解析其症狀,並分別推薦一款中成藥,以及對該藥物的方解、功效用途和藥理作用進行深入探討。

1. 肺氣虛

症狀:肺氣虛者,常見呼吸短促、氣不夠用、聲音低微、容易感冒、出汗多等症狀。

推薦中成藥:玉屏風顆粒

方解:玉屏風顆粒主要由黃芪白術防風三味藥組成。黃芪為補氣藥,能補中益氣、升陽固表;白術為健脾藥,可益氣健脾、固表止汗;防風則能祛風解表、勝濕止痛。三藥合用,共奏益氣固表、健脾止汗之功。

功效用途:用於表虛不固、自汗惡風、面色㿠白,或體虛易感風邪者。

藥理作用:現代研究表明,玉屏風顆粒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機體對病毒、細菌的抵抗力,對預防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有良好效果。

2. 心氣虛

症狀:心氣虛者,常見心悸氣短、神疲乏力、自汗、面色淡白等症狀。

推薦中成藥:養心氏片

方解:養心氏片由黃芪、黨參丹參、葛根等多味中藥組成。其中黃芪、黨參為補氣藥,能益氣養心;丹參為活血化瘀藥,能通脈止痛;葛根能升陽解肌、透疹止瀉。諸藥合用,共奏益氣養心、活血化瘀之功。

功效用途:用於氣虛血瘀所致的胸痹心痛,症見心悸氣短、神疲乏力、胸悶胸痛等。

藥理作用:現代研究表明,養心氏片能改善心肌供血、降低心肌耗氧量、保護心肌細胞,對冠心病、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有較好療效。

3. 脾氣虛

症狀:脾氣虛者,常見飲食減少、食後胃脘不適、大便溏泄、肢體倦怠等症狀。

推薦中成藥:四君子丸

方解:四君子丸由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四味藥組成。人參為補氣藥,能大補元氣;白術為健脾藥,能益氣健脾;茯苓為利水滲濕藥,能健脾滲濕;甘草為調和藥,能調和諸藥。四藥合用,共奏益氣健脾之功。

功效用途:用於脾胃氣虛、食少便溏氣短咳嗽、肢倦乏力等。

藥理作用:現代研究表明,四君子丸能促進胃腸道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營養吸收等,對慢性胃炎、慢性腸炎等脾胃虛弱所致的疾病有較好療效。

4. 腎氣虛

症狀:腎氣虛者,常見腰膝酸軟、神疲乏力、耳鳴耳聾、夜尿頻多等症狀。

推薦中成藥:金匱腎氣丸

方解:金匱腎氣丸由地黃、山藥、山茱萸等多味中藥組成。地黃為補腎藥,能滋補腎陰;山藥、山茱萸為固澀藥,能固腎澀精;茯苓、澤瀉為利水滲濕藥,能助地黃滋補腎陰。諸藥合用,共奏補腎益氣、固澀止遺之功。

功效用途:用於腎氣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神疲乏力、耳鳴耳聾、夜尿頻多等。

藥理作用:現代研究表明,金匱腎氣丸能改善腎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等,對慢性腎炎糖尿病腎病等腎氣虛所致的疾病有較好療效。

5. 肺陰虛

症狀:肺陰虛者,常見乾咳無痰、或痰少而黏、口燥咽干、手足心熱等症狀。

推薦中成藥:養陰清肺丸

方解:養陰清肺丸由地黃、麥冬、玄參等多味中藥組成。地黃為補腎藥,能滋補腎陰、潤肺燥;麥冬為補陰藥,能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玄參為清熱藥,能養陰清熱、解毒散結。諸藥合用,共奏養陰潤肺、清熱利咽之功。

功效用途:用於肺陰虛所致的乾咳無痰、或痰少而黏、口燥咽干、手足心熱等。#中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