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骨頭都好香,仙桃這傢毛嘴鹵雞店有獨特配方

2024年2月5日 36点热度 0人点赞

“老板,來兩隻鹵雞、兩份雞雜。”1月15日,毛嘴集鎮滿街飄香,湯女士徑直走進八須鹵雞店。湯女士來自荊門,愛吃毛嘴鹵雞。每次到仙桃出差,她都會專程趕到這傢店,不忘給傢人捎上兩隻。循香走進後廚操作間,20多個灶臺上架起鋼鍋並排開鹵,熱氣騰騰。幾位師傅手握長筷,眼盯大鍋,有條不紊地翻動鹵雞。

店老板陳浩的電話不時響起。“快過年了,每天訂單好幾百隻。師傅三班倒,24小時爐火不熄。”他說,春節期間每天要賣2000多隻鹵雞。

毛嘴鎮農辦主任曾少軍介紹,目前,該鎮鹵雞經營戶共有130多傢,肉雞專業屠宰戶20多傢,相關從業人員4000多人,關聯產業年產值3.3億元。

在武漢打響品牌

“一聲雞鳴聞三市,兩腳踏行‘天潛沔’”。毛嘴鎮位於天門、潛江、仙桃三地交界地帶,318國道穿城而過,自古交通發達,貿易興旺,商賈雲集。

上世紀80年代初,朱艷華和妻子別菊枝在傢自開鹵鍋,每次鹵雞三五隻,拎到毛嘴車站擺攤叫賣,10元一隻,十分暢銷。嘗到甜頭的老朱夫婦從此與鹵雞結緣,後來開辦餐館,將鹵雞做成店裡的招牌菜。彼時,(武)漢沙(市)公路沿線,貨車眾多,過路的司機幾乎都來他傢購買鹵雞。

說起“八須”的來歷,年過六旬的朱艷華笑著作答:“這是拜顧客所賜。”年輕時,他就留著一個八字胡,來往的客人都叫他“八須”。2002年,朱艷華幹脆註冊商標“八須”,八須鹵雞由此叫響。

精明的朱艷華有品牌推廣意識。上世紀90年代,他在武漢一傢媒體上,為八須鹵雞打了半個月廣告,推廣費用100隻鹵雞置換。“八須鹵雞,骨頭都是香的。”一句廣告語被更多人熟知。

品牌越叫越響,八須鹵雞香飄四方,他在武漢自營兩傢店鋪,在應城、京山建有加盟店。

好品質源於獨特配方

毛嘴鹵雞歷史悠久,至今已有100多年;曾榮獲首屆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2016年被省政府認定為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在朱艷華眼裡,真正讓毛嘴鹵雞成名的是劉寶林,當地人稱之為“鹵寶林”。上世紀40年代,劉寶林自制鹵雞,在茶館叫賣。

據介紹,劉寶林自制配方,選用土公雞,鹵雞用沙罐,燒的是柴火灶。鹵雞色香味俱全,熟而不爛,嚼之不膩,深受客人喜愛。精明的當地人看到商機,或拜師學藝,或自研配方,不斷加入鹵雞行業。

“毛嘴鹵雞走得遠,靠的是好品質。”朱艷華說,鹵雞選料講究,首選不吃飼料、本地散養的江漢土雞,且是喂養兩年以內的鮮活公雞。隨著市場需求的日益旺盛,當地雞源供不應求,人們不得不從外地買雞。

“毛嘴鹵雞能‘鶴立雞群’,獨特配方是關鍵。”在陳浩的記憶中,江漢平原人傢有春節開鹵鍋的傳統,“傢傢會鹵,戶戶飄香”,但食客嘴巴挑剔,選料來不得半點馬虎。“八角要選廣西秋季產的、花椒買陜西‘大紅袍’、辣椒用福建的……”陳浩經常實地考察,優中選優挑調料。

市場認可的最正宗漫步毛嘴街頭,鹵雞店遍地開花,毛嘴、八須、郭三泉、艷清等品牌讓人耳熟能詳。據統計,目前該鎮共有鹵雞經營戶130多傢,其中擁有註冊商標的有31傢。“哪傢最正宗?”“顧客說哪傢好吃,哪傢鹵雞就最正宗。”朱艷華說,味道交給市場評判。毛嘴鎮的一位幹部稱,毛嘴鹵雞品牌眾多,每傢配方不一樣,郭三泉口味大眾,劉寶林香味濃烈,艷清偏辣,八須偏咸……消費者可有更多的選擇。曾少軍長期關註毛嘴鹵雞產業發展。據他介紹,該鎮鹵雞年銷量超過500萬隻,其中年銷量超過10萬隻的經營戶有5傢,年銷售額1.5億元。毛嘴鹵雞前景可觀,但面臨單打獨鬥、散兵遊勇式的發展束縛。如何讓老產業煥發新活力,做大做強“一隻雞”,是擺在當地政府面前的一道新課題。

(來源:仙桃日報)

【編輯:王戎飛】

【來源:仙桃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