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量與壽命密切相關?經常每天只吃2頓飯的人,全因死亡風險增加

2024年3月15日 16点热度 0人点赞

「不可能!大師說的不可能錯!」

老王今年61歲,確診糖尿病多年,期間一直服藥控制血糖。同時,他還在網上各種搜索養生的方法,想着通過其他的方式來停藥。

偶然的機會下,他看見網絡上的養生大師說減少進食,對控制血糖很有好處,甚至可以治癒糖尿病

這讓老王心動不已,馬上開始着手控制飲食,先是試探性的不吃晚餐,然後連午餐也不吃了,最後把降糖藥也停了

堅持了幾天,老王發現自己整個人都飄飄然了,胃部的不適感特別強烈,還有明顯的惡心症狀。

這一天更是直接暈倒在了家中,送往醫院檢查後確診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有急性胰腺損傷,好在送醫時間及時,經過治療很快就蘇醒了。

醒來後,老王還覺得很詫異,人家都說辟穀養生對身體有好處,到自己這怎麼就不行了呢?

一、多項研究證明:吃得越少反而活得越久?

美國巴克(BUCK)衰老研究所發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指出,通過限制飲食可讓OXR1維持逆轉錄酶以達到延緩衰老的目的。

而OXR1是健康大腦衰老的重要基因,該基因網絡對防止人類腦老化、神經退行性疾病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圖源自網絡

飲食與壽命的關系一直在探索,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吃得少與壽命增加相關。

2023年2月,《Nature Aging》雜志上發表的研究指出,限制25%的熱量攝入,可讓成年人的衰老速度延緩2~3%,這也就意味着死亡風險下降了10~15%。

無獨有偶,《Nat Commun》於2023年11月發表的研究也指出,少吃點對延緩衰老、健康壽命延長有積極作用。

總的來說,限制飲食確實能夠對人體帶來定好處,但少吃不是盲目節食,凡事都「過猶不及」。盲目節食容易導致身體能量攝入不足,神經、血液以及腦細胞的能量來源不足,甚至是內髒功能受損,這是非常危險的。

圖源自網絡

二、一日兩頓和一日三頓,哪種更科學?

很多人說古人養生的模式就是一日2餐,並大肆宣揚這個方式。到底一天2頓飯和一天3頓飯,哪種更科學?

首先,古人吃飯規律受日照條件、生產力等因素所影響,戰亂較多、生產力較低地區的群眾一般每日只吃兩餐,而生活水平提高、社會穩定之後,基本也都是一日三餐,和現代的飲食模式很相似。

所以這並不能說明古人的養生智慧,而是順應當時的社會環境以及自然因素。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表示,一日三餐符合現代人的營養攝入,也適合人的生理需求。

而且現階段大家的生活節奏都比較快,無法和古人一樣保持日息而落,如果盲目不吃晚餐的話,只會讓身體越來越差。

中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聯合進行過一項研究,對2.4萬名受試者進行了調查分析,其中約有30%的受試者每日沒有吃夠3餐,更有甚者一天都不吃飯。

通過對比發現,相較於每日三頓飯的受試者,每日一頓飯的人全因死亡風險增加了30%、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了83%;每日吃2頓飯的,全因死亡風險和心血管死亡風險分別增加了7%、10%。

圖源自網絡

那麼,一日三餐中少吃哪頓飯更為「致命」呢?我們來看看研究數據:

1、不吃早餐會導致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風險分別增加11%、40%;

2、不吃午餐會導致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風險分別增加12%、15%;

3、不吃晚餐會導致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風險分別增加16%、19%

從數據上我們很難分出哪個更為致命,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哪餐不吃都會給很大程度增加死亡風險。

三、三餐到底該怎麼吃?向鍾南山院士學習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早餐、午餐、晚餐占全天熱量攝入的25~30%、30~40%、30~35%為宜。鍾南山院士也曾發表過「早好午飽晚少」的觀點,就是早餐吃好,要包括果蔬豆奶蛋;午餐吃飽,以肉魚禽蛋豆為主;晚餐吃少,以五穀類為主。

此外,該怎麼吃也大有講究,尤其要注意以下三點:

1、粗細搭配

主食不能只吃精細米麵,要以粗細搭配為原則,如可以適當吃些土豆地瓜黑米蕎麥

2、葷素搭配

葷食除了肉類、海鮮外,還包括奶、蛋類食物,一日三餐的每一餐都至少要有其中的一類食物,同時搭配上蔬菜、主食,保持葷素搭配。

3、干稀搭配

如早餐可以配上牛奶/雜糧粥、午餐可以適當喝點湯、晚上可以吃點湯面等,不要完全只吃乾的。

一日三餐中的每一餐對身體都很重要,切不可為了減肥等目的而盲目不吃晚餐,等到身體出問題後才後悔,那可就來不及了。


參考資料:

[1] 《「少吃點、衰老慢、更健康」的原因找到了!這樣做果然更長壽》. 健康時報 2023-12-20

[2] 《一天到底該吃兩頓還是三頓?營養專家從專業角度給出了答案》.生命時報 2020-05-19

[3] 《一日三餐,哪頓飯更重要?新研究找到「最佳進食模式」》. 生命時報 2023-02-0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