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同里,走橋去

2024年3月17日 19点热度 0人点赞

因為隔絕,所以亂世中同里意外成了「富土」;因為保護開發,所以同里成了水鄉典範、江南名片,一躍躋身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與「中國十大魅力名鎮」。這要歸功於同里的水,歸功於依水而築的一座座古橋北宋大學者蘇軾描繪的「彎彎飛橋出,瀲瀲半月彀」,可為寫照。

  古鎮周遭圍湖,空中俯瞰,宛如碧波潭中一片荷葉;鎮區河道交錯,舟楫往來,恰似荷花葉面脈脈細痕。四十來座各色橋梁經緯其間,把一篇「水文章」架構得風生水起。

  「南北東西處處橋」。《同里鎮志》(2007年版)載:同里鎮境內有大小河道近300條,大小湖盪約20個,水域面積超過40%。古鎮區橋梁50座,古橋近30座。

薄根元 攝(視覺蘇州供圖)

  元老級橋梁為思本橋,位於鎮西南郊。據說為南宋寶祐年間詩人葉茵捐建。葉茵是同里人,同里與縣治所在地松陵近在咫尺。一條松江(即吳淞江吳江得名於此),把水、舟、詩、史都貫通成一脈。「欸乃歌分長短律,往來帆帶古今情」。思本橋亦為吳江境內現存最古老的三座橋之一,獨拱(標准半圓形),武康石(典型宋建橋梁石材),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上「同里八景」中的「東溪望月」觀景點,即東溪橋。此橋始建於元代,重建於明代,當時「為鎮上諸橋之冠」。惜風雨無情,今名存實亡。但另一座被稱為小東溪橋的普安橋,猶風姿綽約。此橋位於鎮東北端,明代所建,清重修。近處曾有明代的義學,有晚清的同川書院,有開現代新學的麗則女校。文風薰陶,鄉人昵稱此橋為「讀書橋」。橋有對聯兩副,其一曰:「一泓月色含規影,兩岸書聲接榜歌。」儒雅格調,盡顯其中。

  鎮中以雕刻見長的嘉蔭堂崇本堂,更是枕河銜橋,錯落有致。可以這麼說,是水賦予同里靈秀,是橋展示了同里的風雅。鑿池壘橋,園中自成天地。據統計,同里現有橋梁中,五分之一在園內,以曲、以簡、以貼水為勝。小橋流水,曲徑通幽,為名園平憑一分波瀾不驚的閒韻。

  同里有「走三橋」習俗。三橋,乃鎮中三毗連石橋,勾連嘉蔭、崇本兩堂。三橋名為太平、吉利、長慶,既小巧玲瓏又古樸典雅。吉利橋橋聯雲:「吉利橋橫形半月,太平梁峙映雙虹。」吉利橋為單拱石橋,半月形;太平橋位三橋之中,吉利、長慶如東西兩虹遙相呼應。同里舊俗,凡鎮上居民喜慶婚嫁,新郎新娘均須在鼓樂聲中,坐轎過橋。風氣延續今天,只要是在小鎮成婚者,走三橋是斷不可少的。同里人還有「六六大順走三橋」之俗:六十六歲生日,午宴後,長者都會手拄竹杖,走此三橋以圖吉利。

  同里最雄奇的橋該屬泰來橋。此橋地處鎮口,朴中求拙,拙中求奇。其橋聯曰:「重天螮蝀通蘭鷁,夾岸樓台護玉龍。」螮蝀乃虹,玉龍乃河,高橋橫跨市河,樓台夾岸相映,何其壯觀!原橋建有橋亭,每逢廟會,橋頭彩龍競舞,街頭行人一時駐足,場面甚是熱鬧。「文革」期間「破四舊」,橋亭被毀,留下大憾。1998年同里舉行首屆「中國同里文化旅遊節」,泰來橋頭再築竹亭,橋上賽龍,橋下競舟,景況空前,叫人不勝感嘆。

  中元橋,與泰來橋並峙,俗稱「賭氣橋」。傳說是當年當地的兩個財主對坐茶館店中「不蒸饅頭爭口氣」所為。你改木橋為石橋,我則索性造座橋。泰來橋為單孔「獨大」,而中元橋則三孔「泰然」,兩橋各具千秋而殊途同歸——造福一方。

  渡船橋,又名西津橋,顧名思義,「為行旅必由之要津」。清代曾於此置兵設防,新中國成立後仍為同里通往縣城吳江的要沖。後經改造,原石橋並橋堍涼亭一並拆除,新建鋼筋水泥平橋以同名取而代之。茲附橋聯,且領略該橋獨具的地緣之魅「一線晴光通越水,半帆寒影帶吳雲」與渡河之韻「春入船唇流水綠,人歸渡口夕陽紅」。

  走過漫長征程,許多古橋,或滿目瘡痍,或坍毀消亡。這是無奈的事。存量極少的老照片為我們珍藏下了彌足珍貴的歲月印記,而最能喚起藝術情懷的還數筆墨滲透的那一副副橋聯。照片攝取的渡船橋,堪與「吳江第一古橋」三里橋媲美;而對聯記取的普濟橋、永壽橋,能激發起一如大小東溪橋的詩意聯想。普濟橋今不存,其對聯為:「淞水東流通葉澤,吳山西映接松陵。」(淞水為吳松江,葉澤指葉澤湖。)永壽橋今面目全非,其對聯曰:「南連葉澤漁歌晚,西接龐湖塔影浮。」(龐湖即龐山湖。)

  江南古橋,從建材的時代特徵看,大致有這樣的規律:宋元時多選武康石,明代一般取青石,清代則好用花崗石。始建於元的富觀橋,位於同里古鎮北郊。此橋歷經修復,集歷代石料大成,主體武康石,補修青石、花崗石。若作「基因」檢測,一座富觀橋,就是一組歷史文化序列。橋是有生命的,橋也是有傳承的。

  同里橋多,橋美。若要領略那四十來座石橋風韻,最好的方式還是「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到同里,走橋去。

(原載於《蘇州日報》2016年04月08日 B02版)



作者:凌龍華

編輯: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