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塵埃——噓!這個秘密我只告訴你

2024年3月17日 17点热度 0人点赞

原創 史小魚


1970年,在嘉峪關魏晉古墓群出土了一幅畫在灰色墓磚上的驛使圖:驛使一手緊控韁繩,一手舉示文書,躍馬疾馳的畫面。但是再仔細一看,發現驛使四肢俱全,卻唯獨缺少嘴巴,給這幅畫增添了一絲不尋常的氣息。


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是畫師一時粗心?



非也。驛使沒有嘴巴,不是畫師粗心忘了加,是為了強調昔日驛傳工作的保密性而故意為之——「噓,這個秘密,我必須守口如瓶」。


聯系這幅畫被發掘的地方,難道說人都要死了,還這麼重視「嘴巴管理」?能管好自己的嘴巴,能保守秘密,真的這麼重要?


01/鐵哥們也得給我死


公元722年,唐玄宗開元十年。後宮中暗潮湧動,皇帝的新歡與舊愛之間硝煙彌漫。


自從這位新歡出現以後,李隆基與舊愛王皇後的親密度就像疫情期間的石油股票,多次暴跌到熔斷


唉,有同學就問了,這位新歡是不是楊貴妃


小魚插句嘴,楊氏正式成為楊貴妃是在公元745年。這時候楊玉環年方3歲,尚不具備寵冠後宮的條件,所以李隆基現在的後宮,還處於「前-楊貴妃」時代,這位新歡,是楊貴妃的第一任婆婆——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的武惠妃。這麼一說,小魚也覺得唐王室這關系有點復雜……


李隆基,作為開元年間大唐王朝的頭號渣男,為了討好新歡,他心裡暗搓搓地計劃着要廢皇後。正在李隆基暗中籌劃的時候,外廷忽來報,說殿中監姜皎姜大人覲見,李隆基馬上請他和自己一起分析起了廢後計劃的可行性。


這麼私人的事都往外說?小魚也震驚了,這位姜皎,到底是什麼來頭?


這位姜皎,可以說是李隆基嫡系中的嫡系。在李隆基還是不受看重的李三郎的時候,姜皎就已經在李隆基的手下了。在關系李隆基命運的先天政變中,也能看到姜皎的身影。


(傳說中的姜皎)


歷史上,一旦權力不能正常交割,斗爭過程通常都非常慘烈。人倫關系崩塌,親父子、親母子也會反目成仇。先天政變,也是其中一例。


當時太子李隆基和親姑媽太平公主之間的斗爭一觸即發。睿宗李旦一看兒子和妹妹勢成水火,知道這兩位都是狼人,趕緊把帝位撂給兒子李隆基,自己往後一縮,當起了太上皇。



當時滿朝文武,有一多半都支持太平公主,形勢對名義上的皇帝李隆基很不利。但處於弱勢的李隆基還是成功地扭轉了乾坤——


公元713年7月,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李隆基帶着300多號家奴(高力士、姜皎也在其中),使用外科手術式的精準打擊,擊殺了支持太平公主的竇懷貞岑羲蕭至忠(以上三人均為宰相)和常元楷、李慈羽林軍將領)干淨徹底地清洗了太平公主的朝中勢力。最後賜死太平公主,給這次權力斗爭畫上了句號。


(放一張 陳紅飾演的太平公主 美人就這麼香消玉殞了 )


姜皎正是在這樣一次流血政變中,跟對了老大,走上了人生巔峰。李隆基非常信任姜皎,甚至把自己想離婚的私事都說給他聽。


可李隆基萬萬沒想到,姜皎居然是個「大嘴巴」。李隆基前腳和姜皎說了自己「欲廢後」的想法,姜皎後腳就把「原配慘遭下堂,小三勝利上位」的消息傳得滿天飛。


古代雖然沒有微博,但吃瓜群眾的八卦能力絲毫沒有減弱。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就傳到了嗣濮王李嶠的耳朵里。這位嗣濮王李嶠,是王皇後的妹夫,他知道了,王皇後也就知道了。肯定少不了老夫老妻當面對質這樣尷尬慘烈的畫面。李隆基頭大如斗,面子、里子都丟得一干二淨。


姜皎一時嘴快,後果,很嚴重。


皎妄談休咎。甲戌,杖皎六十,流欽州,弟吏部侍郎晦貶春州司馬;親黨坐流、死者數人,皎迕於道。——《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五


姜皎脫了官帽,杖責六十,被流放到今天的廣西。姜皎一口氣沒喘上來,在流放的路上一命嗚呼


姜皎拿命換來的教訓十分慘痛,但後來人的嘴巴仍然到處漏風。


02/不是我傻,是敵人太狡猾


公元771年,唐代宗大歷六年,距離安史之亂的浩劫已經過去了8年,唐王朝好不容易在破碎的山河上拉起來一個中央政權,還面臨着被內憂外患一起按在地上摩擦的危險。盡管局勢不穩,但唐代宗李豫宰相元載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馬上就要爆發了。


當初元載幫助唐代宗KO了李輔國,又收拾了魚朝恩,本來和皇帝是一條戰線上的好同志。但是做完這些大事以後,元載的思想覺悟沒能跟上靈魂的腳步,他墮落了。


元載把持朝政,收受賄賂。說收受賄賂還是太溫和了,現實里的元載是個猛人。小魚給大家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歷史上有個貪官,抄家抄出64噸胡椒,這正是元載的光榮事跡。




胡椒,就是大家認為的那個胡椒,長這樣:





而且不是6.4噸,而是64噸!真正的猛士,敢於直面64噸胡椒!小魚算了一下,64噸胡椒啊,哪怕當成飯一樣一天吃上一斤四捨五入也要吃上175年……只能說是真愛了吧。



所以皇帝煩他,想幹掉他,吃瓜群眾也能充分理解。但是要扳倒元載,很難。


原因是5年前,元載正得寵的時候,曾經忽悠唐代宗頒布了一個政策——「百官凡論事,皆先白長官,長官白宰相,然後奏聞」。就是以後朝廷官員給皇帝打報告的,寫好以後先給自己的長官審核,通過後再給宰相(就是元載)審核,看看字詞是不是通順,文章是不是和諧,主旨是不是充滿正能量,上述標准都達到了之後,才准拿給皇帝看


稍微懂點人事的童鞋都知道,這樣一來,對言論的控制權就牢牢掌握在了元載的手裡,皇帝案頭不天天唱贊歌才怪,滿朝文武誰還敢說真話呢?


但唐代宗不知道是真傻還是裝傻,總之,他很開心地答應了。


(看着很聰明的唐代宗 李豫 畫像)


唐代宗發現自己上當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只好把這個仇暗中記到了自己復仇的小本本上。皇天不負有心人,這個機會似乎終於來了。


這天,唐代打開一本奏章,居然發現上面滿滿當當列出了元載的惡形惡狀,一句罄竹難書也不為過。


唐代宗被這巨大的驚喜砸得頭暈眼花——居然有人敢和元載對着干!我是皇帝我都不敢呢!趕忙定睛一看,原來是成都七品司錄李少良,以初生牛犢不怕虎大無畏的精神,參了元載一本。


唐代宗當即就覺得李少良這小子是個可造之材,馬上就把他召進宮來,商量如何把元載幹掉。兩人一直談到夜深,唐代宗還覺得意猶未盡,直接把李少良安置在了用來接待外國使節的五星級招待所。


可惜年輕人藏不住話,受到皇帝如此賞識,李少良激動不已,回去就把宮中的情形和好朋友韋頌和盤托出,李少良說得吐沫橫飛,韋頌聽得如痴如醉。沒想到隔牆有耳,皇帝准備對付元載的消息不脛而走,幾經周折,傳到了元載的耳朵里。



時機未到就打草驚蛇,而且還是一條全村吃飯蛇,唐代宗深覺自己被擺了一道,趕緊下旨把李少良、韋頌都下了大獄。之後由御史將這件事定性為「凶險比周離間君臣」——載載,你要相信朕,是奸詐小人聯合起來,想離間我們深厚的友誼呢!


不知道元載有沒有相信這個說法,總之嘴巴漏風的李少良、韋頌下場淒慘,當年5月,兩人就被亂棍活活打死了


看看,看看,血淚斑斑!臣下守不住秘密,性命難保;可要是皇帝守不住秘密,下場又怎麼樣呢?



03/人有三急,朕也是沒辦法


公元178年秋天,漢宮的後院中突然出現了一道青虹。


古人一般說青色,就是說黑色,所以「青虹」,就是「黑色的彩虹」……沒有點想象力,還真難以描述。總之,小魚覺得唯有今天甲方爸爸之所謂「五彩斑斕的黑」,才可以稍微形容一下那個名場面。



總之,這五彩斑斕的黑彩虹搞得當時在位的漢靈帝很不開心。


為了有牛可吹,古代的王朝一般都說自己是「天命所歸」,皇帝是「君權神授」,所以每次天降異象,作為「上天」在人間的代理人,皇帝們就要站出來解釋老天爺為什麼又弄幺蛾子。但是皇帝們沒有一個能解釋清楚的(肯定咯,科學素養不夠嘛)。


解釋不清楚,就只能挨罵。



大臣們都要站出來吐槽皇帝——


陛下啊,地動了!你要親賢臣,遠小人啊!」

「陛下啊,出黑彩虹了!你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啊!」

「陛下啊,又發大水了!你要節儉啊,這盤肉撤下去!」

......


皇帝呢,不但不能反駁,還必須跟着大臣們一起罵自己——


「朕資治駑鈍!」

「朕行為荒唐!」

「朕無能!朕有錯!朕不配吃肉!」

「朕接下來一定再接再厲,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


雖然都是套路,但是雙方演起來都很投入。事情到這里也就差不多過去了。但這時候有一個人,他沒有講一些假大空的套話就算了,而是把「親賢臣」、「遠小人」的具體措施給皇帝列了出來


他就是東漢著名的書法家文學家蔡邕


(蔡邕畫像)


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開篇也記載了這個場面,說蔡議郎上書,「言頗切直,帝覽奏嘆息」——蔡邕語言直接又真切,漢靈帝看了奏章,嘆息不已。


皇帝為什麼嘆息不已呢?小魚給大家展示一個小片段:


臣伏思諸異,皆亡國之怪也。天於大漢殷勤不已,故屢出襖變以當譴責,欲令人君感悟,改危即安。今蜺墮雞化,皆婦寺干政之所致也。前者乳母趙嬈,貴重天下,讒諛驕溢,續以永樂門史霍玉,依阻城社,又為奸邪。今道路紛紛,復雲有程大人者,察其風聲,將為國患;宜高為堤防,明設禁令,深惟趙、霍,以為至戒。


大家看小魚標注出來的那兩處,是重點。翻譯一下就是:


——現在黑彩虹,公雞變成母雞之類的怪事頻發,都是因為女人和宦官干政的原因


——宮廷中還有一位「程大人」,將來恐怕會成為國家的禍患(指的是桓、靈時期的中常侍程璜,權傾朝野,朝中稱其為「程大人」)。


古代大臣們和皇帝離得遠,宦官們卻隨時隨地陪伴在皇帝的身邊。這封指出宦官專權的奏章,說不定都是宦官親自遞到皇帝手裡去的。以遠責近,以疏間親,時年46歲的蔡邕難道不知道自己是冒了多麼大的風險嗎?



蔡邕當然知道這麼做的風險很大,所以他把自己的安危託付給了漢靈帝。在奏章的最後,蔡邕這樣囑咐漢靈帝:



夫君臣不密,上有漏言之戒,下有失身之禍,願寢臣表,無使盡忠之吏受怨奸仇。


蔡邕說:如果皇帝、大臣的嘴不嚴,皇帝有泄露機密的隱患,大臣有家破人亡的危險。拜託皇帝你把我的奏章收收好,不要走漏了風聲,免得我被小人記恨陷害。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啊!


但是漢靈帝這傢伙實在靠不住,他嘆息完,突然覺得膀胱滿脹,事不宜遲,站起來就直奔洗手間去了,奏章攤在案上,被後面服侍的宦官曹節看得清清楚楚。


曹節一看——喲呵!蔡邕這小老兒是要拿我們宦官開刀啊!當即就把奏章的內容告訴了「程大人」。奏章的內容泄露後,凡是在其中被提到的「小人」,都對蔡邕恨之入骨。不久,蔡邕就被以「仇怨奉公,議害大臣」的罪名發配朔方,開始了長達12年的顛沛流離。


因為行事不夠謹慎,讓敢說真話的人落得如此下場,難怪到了後來「士大夫欲有為而不能也」——做實事,說真話的人都不敢有作為了,東漢不久之後也就滅亡了。



淺口的杯子不能盛太多水,水多了就會灑出來。人肚子裡藏不住秘密,帶來的後果可比水灑出來要嚴重得多了。看來「不失言」是一種很重要的品質,關鍵時候,能保命。難怪子很早之前就曰過:


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機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易傳·系詞上》


屏幕前的你,能守住秘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