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橚:朱元璋第五子,朱棣同母弟,在明朝丟人,在世界上貢獻巨大

2024年3月17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前言

公元前1398年,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他並不貪戀皇權,他只是擔心自己的打下的江山斷送在後代手中,可是個一年,他的屍骨未寒,自己的好孫子就在朝臣的鼓動下准備削藩。

朱允炆的第一個對象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周王朱橚,他是燕王的一母同胞的兄弟,直接被建文帝針對,朱橚作為朱棣的胞弟,他沒有野心,卻因為自己兒子被貶。

朱允炆本想先幹掉朱棣,剪除最大的隱患,但是朱棣勢大,而且還最年長,手下能人猛將無數,自然不能直接動手,而朱橚也並不安生,老找事,還沒什麼實力,所以對他動手。

朱橚搖身一變成了平民,成了大明第一個被削藩的王爺,之後朱允炆貶去他的一切,將他一家人流放到了雲南地區,可隨着靖難爆發,朱棣上位,朱橚還成了其他王爺羨慕的對象,之後他如何對整個世界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一、出色的皇子,地位舉足輕重

朱橚身為五皇子,跟幾個覬覦皇位的哥哥相比較自然也不差,他出生的時候很幸運的是,起義軍已經打下南京站穩腳跟,有了立足之地,此時他作為老五,並沒有受到朱元璋的太多的關注。

不到七年的時間,老朱就完成自己的雄心壯志,登基稱帝,朱橚也在老朱身後一同向太廟祭告,對於這幾個兒子,老朱非常滿意,他非常希望幾個兒子都能成才,最後輔助他們的大哥朱標,讓明朝變得更加強大。

此時朱元璋有錢有勢,自然會給幾個兒子最好的教育,朱元璋的為了幾個兒子可謂是煞費苦心,請來名師教授知識,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朱標就是最好的表現,之後他更是在宮中建立起大本堂。

學堂的第一批學生就是朱橚等一大堆皇子們,此時朱橚就跟自己的四哥朱棣相差一歲,兩人的關系最為親近,皇子們要文治武功一樣不缺,朱元璋請來名師培訓皇子們武功、軍事指揮,成為一個多面手。

朱橚自小就生的非常強壯,練起武來也是事半功倍,還在朱元璋組織的比武中獲得過好名次,得到朱元璋的賞賜,洪武三年,老朱為了給自己的大兒子掃清障礙。

不顧所有人的反對,開始給除了太子之外的幾個兒子分封藩王職位,朱元璋的分封是為了讓幾個兒子守護大明拱衛京師,朱橚一開始在杭州就藩,可沒過幾年卻發現這個他這個藩王嚴重影響了朝廷的稅收問題。

所以分封了幾年之後,朱元璋重新下旨給他重新分封王位,封他為周王,他住了七年的封地遷移到了開封地區,這也側面體現出了對五兒子的看重,畢竟曾經北宋的國都就是在開封地區。

畢竟曾經老朱帶領的紅巾軍起義的口號就是反抗元朝,恢復大宋的榮光,可老朱獲得最後的勝利後不僅沒有恢復清朝的榮光,還建立的大明,所以他對曾經的北宋都城非常看中。

對這個兒子也是委以重任,更是為他許了一門好親事,迎娶的王妃是明朝大功臣馮勝的女兒,這馮勝有爵位但沒人繼承,只有生了兩個閨女,老大嫁朝中重臣常遇春的小子,小女兒就嫁給了我們的五皇子朱橚。

借着岳父的權勢再加上姐夫還是常遇春之子,再加上他自己的身份,朱橚的地位可以是直線上升,之後朱橚的風頭一時無兩,前往開封前老朱耐心的囑咐自己的小兒子,讓他好好對待開封百姓,做一個賢王,事實證明過程很坎坷,但他做到了。

可他沒過幾年就惹下潑天大禍,藩王來到封地之後是禁止離開封地的,可朱橚沒有得到老朱的旨意就擅自離開,好巧不巧被當地官員舉報了,而且還去了一個非常觸發老朱敏感神經的地方。

那就是他老丈人馮勝的地盤,馮國公手握軍權,身份非常敏感,這對翁婿攪和在了一起,直接觸動了朱元璋的敏感神經,他就怕翁婿為了造反才走到一切的,立馬削去親兒的王位,直接讓他的大小子繼承,朱橚則是孤身一人來到雲南受罰。

朱元璋雖然對幾個兒子都很愛護,但一切能威脅到朱元璋皇位的行為,都會被他斬殺在萌芽中,而這一次來到雲南的經歷對朱橚有很大的影響,因為雲南地處偏僻,當地百姓吃不好穿不好,很多人都死在當地的惡劣環境中。

二、研究植物學,只為子民吃飽穿暖

雲南窮困潦倒的場面讓朱橚心緒難平,為了讓更多人吃上飯,有藥醫病,他開始研究植物,從中找出一些治病的藥草,早些年時期朱橚就曾接觸過中醫方面,但身為皇室,這都是偏門,興趣還沒養成就被斷絕了。

如今成為藩王,皇位早已天定,他無需插手自然有機會好好研習,他仿佛找到了命中註定的方向,對於兒子老朱還是心疼的,過了一年將他叫回京城,見他有了悔改之心,很高興,就恢復他的藩王之位。

之後朱橚最新研究,在研究過程中他請來無數名醫,聯手寫出了著名的醫書《袖珍方》,裡面撰寫了很多醫藥知識,簡單粗俗易懂,解決了很多百姓們的治病難題,朱橚就成了天下無數百姓的救世主。

在封地他看到當地百姓吃不上飯,很多地里莊稼顆粒無收,整日以樹皮、雜草充飢,心裡很不是滋味,之前朱橚為什麼前往慶陽,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想研究植物學,可開封的植物較少,有些需要去慶陽找。

還有就是開封的生活很是艱苦,他想要去慶陽打打牙祭,改善下生活,沒想到偷個懶不僅害了自己還害了自己的岳父,看着很多百姓為了充飢吃一些不知名的野草,最後因此中毒身亡,他看着死者妻兒悲痛欲絕,心痛不已。

為了改善民情,他開始召集醫生繼續深入研究植物學,開始在開封當地尋找植物里的能夠食用的野生植物為了更細致的觀察,他在自己王府中建立了「百草園」,種植物進行觀察,試圖找出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

三、幾番周折,安享晚年

朱橚不爭不搶沒有野心,沒過多久朱標病死了,但這跟他沒有任何關系,除了進京祭奠一下之外,繼續留在當地研究植物學,幾位哥哥中,他只跟自己的四哥朱棣關系最好,其他都是泛泛之交。

隨着老朱升天,朱允炆上位之後,身邊的朝臣黃子澄等人開始攛掇建文帝削藩,此時朱允炆最想動的人就是他的四叔朱棣,可朱棣早就成勢,手下兵多將廣,他不敢動,只能退求其次,動自己的五叔朱橚。

醉心植物學的朱橚沒想到自己生了個會坑爹的兒子,朱橚將自己的藩王之位傳授給大兒子之後,引起了小兒子的嫉妒,他為了報復大哥和父親,污衊他們舉兵謀反。

正找不到藉口動朱橚的朱允炆接到奏摺非常欣喜,可令他傻眼的是竟然還有兒子舉報自己親爹,他看完也是瞠目結舌,連連稱贊,朱橚就這樣被抓,隨後削藩,再次回到雲南,這一次他已經有了人生目標,不是整日碌碌無為。

繼續帶着自己的專家團隊研究可以食用的野草,他粗茶淡飯一心研究,用了三年時間寫出了著名的中醫典籍《普濟方》,朱棣上位後將自己的親弟弟召回京城。

看着他一身破爛最新研究,徹底讓疑心重的朱棣放下戒心,他知道自己的弟弟沒有爭奪王位的野心,恢復了他的藩王之位,之後朱橚還將撰寫中醫典籍上交給了朱棣,讓他賺取名聲,自己則是趁機索要研究經費,繼續最新研究,兄弟倆井水不犯河水,合作共贏。

有了大量經費的注入,之後朱橚研究出了救世著作《救荒本草》,這本書上記載了很多能夠食用的野草、荒草,文字內容粗俗易懂,開配上圖畫,讓百姓看了就明白了,就能找到可食用的食物。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本詳細記載了可食用的植物的典籍,朱棣看完後連連稱贊,下旨大力印刷此書,這本醫學著作後來也廣為流傳,隨着大明的大力發展,之後更是流傳到了海外西方國家。

西方國家的學者深入研究此書受益良多,日本看完這本書之後稱呼朱橚為救命恩人,之後藉助此書延伸出很多醫藥方面的醫書,大大促進了日本的發展。

英國專家學者看完這本書之後,更是稱贊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藩王,他憑一己之力促進了整個世界的發展,根據他出的書,解決了世界上數萬人的飽腹問題,他對整個世界都有非常大的貢獻。

結語

朱橚雖然在明朝時期出過好幾次丑,受不了苦偷偷溜到自己岳父家,卻被人舉報,後被流放,之後更是因為醉心研究,被自己的親兒子舉報關入大獄,後再次被流放到雲南地區,雖然他的在明朝出盡洋相。

但他在全球、全世界都享有美譽,被世人所稱贊,因為他的善心能夠救下上萬億吃苦挨餓的普通人,更是中國中醫藥研究的鼻祖,後世人都贊揚他的功績,死後更是被葬在河南的重地始祖山

朱橚的名字中蘊含了他未來的前進方向,橚之一字,意思描述了草木森林極其茂盛的意思,朱元璋沒想到自己隨意起的名,竟有如此含義,沒想到他的後世子孫中朱橚才是最有出息的那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