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勞改犯獲釋靠蹬三輪為生,05年去芷江,市長接送警車開道

2024年3月17日 14点热度 0人点赞

2005年6月,距離湖南芷江「國際和平文化節」開幕約3月,一份跨越千餘公里的邀請函,從湖南寄到浙江一位時年87歲,因為中風只得坐在輪椅上,名叫吳其軺的耄耋老人手中。

看着這突如其來由湖南芷江縣政府寄來的邀請函,兒子吳緣便更加不相信父親曾經所說的那句「我只是個普通兵」了。可就算他再怎麼追問,父親仍然不願多說,只是淡淡地回了句:「只是曾在湖南芷江打過一場大仗而已。」

直到幾天之後家裡來了記者,說是要采訪「飛虎隊」成員吳其軺,吳緣才知道自己的父親原來不是個一生碌碌無為,曾經還只能靠着蹬三輪車養活家人,甚至還有過二十多年勞改生涯的平庸之輩。

湖南芷江之行,吳緣也陪着父親吳其軺去了。原本以為這只是一場,帶着父親重回戰爭之地的旅行,可誰知這一下火車的場面竟如此隆重。

懷化市市長老早就到了火車出站口等待,接到他們之後親自邀請吳其軺與之同乘一輛車,車隊開往賓館這一路上竟然還有警車開道護送。

有生之年還能回到曾經自己駐扎了4年多的地方,吳其軺的臉上有喜悅,卻也摻雜着悲傷。似乎那一刻,曾經駕駛戰機與日本空軍累計鏖戰超過800小時的歲月,恍如昨日。

吳其軺於1918年,出生於在福建閩清,小時候的夢想是長大當一名老師授業解惑。18歲那年,他也如願憑借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山東青島師范。可誰知後來他的人生,被一張招生告示徹底改變。

一天他在街上無意間看到了黃埔軍校筧橋中央航校」的招生告示,瞬間熱血沸騰,一回學校就立馬寫信給家裡,表示自己想要退學參軍,想要為抗日救亡出一份力。然而這封信到頭來只是在告知父親,因為他都還沒等到父親的回信,就毅然決然退了學,加入了中央航校,成了第11期學員。

然而投筆從戎還沒多久,「盧溝橋事變」爆發了。得知日寇暴行,吳其軺的內心更加仇視日軍,在校訓練時便投入了更多精力。經過4年多的艱苦訓練,吳其軺順利從航校畢業,隨後被編入中國空軍第5大隊,駐守於湖南懷化芷江機場,「上尉」軍銜。

1942年「反法西斯聯盟」成立,為了痛擊日本,中美之間也有了一定合作,中美空軍混合團就是因此而來。於是為了提高中國空軍飛行員的戰斗實力,相繼有不少飛行員得以接受美國飛行員的培訓。吳其軺便是諸多被選入加入「飛虎隊」的優異飛行員之一。


1941年底,為了逼迫重慶國民政府投降,日本空軍先是對中國香港和緬甸仰光實行了轟炸,之後又切斷滇緬公路,導致中國一下子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地步,因為盟軍的援華物資無法抵達中國。

於是為了解決物資運輸問題,經過中美雙方商議,決定開辟一條國際運輸航線,即有着「死亡航線」之稱的「駝峰航線」。

航線全長500英里的航線,據相關資料可知,從這條國際航線成立到日本投降,共計有594架飛機失蹤或報廢,隨之死亡或失蹤的飛行員達1659人之多,可見飛行條件極為惡劣。

但令人不得不稱為奇跡的是,似乎這「死亡航線」專門為吳其軺開辟了一條安全通道,雖然他自身也曾被擊落過3次,可他的戰績遠比之輝煌:先後擊落5架日軍飛機,4次飛過了這條恐怖航線。並且從航校畢業駐扎芷江的先後4多時間里,他累計參加了88次對日空中作戰,光是作戰飛行時間就超過800個小時,可見其飛行技術的卓越。

如此卓越的戰功,不僅令中國人驚訝稱奇,先後由國民政府授予他17枚勛章,並提攜他為中校。就連盟軍司令部都授予了他特別嘉獎:「飛行優異十字勛章」和「航空獎章」各一枚。


14年浴血奮戰後,終於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而日本在南京國民政府中央軍校禮堂簽投降書時,吳其軺也在場,並且是坐在了會場第一排目不轉睛地看着日方代表一筆一劃簽字的。遙想當初自己從軍的目的就是為了趕走日寇,今日願望得以實現了,他便產生了退伍的想法。

然而按照國民黨的計劃,他理應隨部投入到對戰中國共產黨的戰斗中,這顯然並非他所願。於是他以舊傷復發不宜參戰為由,遞交了退伍申請。由於沒有被許可,他就只能在戰斗中消極作戰。後來1948年美國西點軍校航空分校招人,他便被派了去。

而就在短短一年多時間里,國民黨軍隊屢戰屢戰,最終只得退台灣。當時吳其軺才學成歸來不久,都還沒來得及為以後做打算,就跟着部隊去了台灣。不過雖然身在台灣,他卻一心想着大陸,畢竟他的家在大陸,他的家人在大陸。加上深知國民黨內部的腐敗與黑暗,他對自己的前途也越發迷茫。而就在這時,父親的一封信宛如一盞明燈照亮了他前行的路。

當初我支持你參軍抗日,今日,我希望回來大陸,投身共產黨!」這是父親所願,也是他心中所想。於是在通過西點學校同學們的幫助下,他逃離了部隊,偷渡了香港,如願回到了北京

原本吳其軺打算加入解放軍,繼續翱翔藍天,然而世事難料的是,他不僅被禁飛,還因為鎮反運動被送去餘杭農場接受了20年勞動改造,直到1974年才被解除勞改。雖然從此獲得了自由,可他的名譽仍然沒有恢復。頂着「勞改犯」的身份,他連工作都找不到,只得去了一家手套廠,靠蹬三輪車為生。一車貨300公斤,全靠腿蹬,裝卸貨也是他自己。可盡管如此,一天還是只能拿到一塊兩毛錢,日子過得無比心酸。

這樣的日子,吳其軺過了6年,直到1980年政治名譽被恢復,靠着會說英語被分配到了杭州大學(後來被並入浙江大學)做了一名標本員,日子也算是終於有了盼頭。

雖然這些年日子過得很是辛苦,可吳其軺從未抱怨過什麼,也鮮少提及曾經的崢嶸歲月,更沒提過卓越戰績。直到2005年抗日勝利6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飛虎隊」被更多人想起,他的家人們也才知道他的往事,這位了不起的抗日英雄才漸漸被更多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