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天士治肝二十法

2024年3月18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一個有使命的頭條號

葉天士「治肝二十法」 ——《葉方發微》之三

作 者/俞岳真 整理/石志磐

簡介:俞岳真,1911—1991, 從醫50餘年,在中醫內、婦科雜病方面治驗頗豐,曾任浙江省中醫學會理事,為浙江省名老中醫。俞老對葉天士內傷雜病的經驗尤有心得,總結出59法,並選錄葉案中的名言,分門別類,加以按語,合輯成冊,著有《葉方發微》等。

一、制肝安胃法

《臨證指南醫案·木乘土門》

主治:肝氣沖逆,脘痛,嘔吐不食,或泛酸、痞脹,或眩暈、巔痛,或吐蛔,痛甚則厥,脈右弱左弦。

處方:人參、茯苓、烏梅白芍黃連川楝子川椒、乾薑、清半夏

加減:脈右堅有力,體不虛者,去人參、茯苓;吐酸水、腹痛,加吳萸;脈微細,傷陽者,去黃連、川楝子,加附片;泄瀉,去黃連、川楝子、川椒,加白術木瓜、荷葉、甘草

體會:華岫雲說:「胃主納食,職司通降,其所以不降而上逆嘔吐者,多由肝氣沖逆,阻胃之降而然也。」葉氏設此法,專治肝氣上沖,發為熱厥心痛之症。方用烏梅、白芍酸以制肝,黃連、川楝子苦以降火,合姜、椒、半夏辛開除痞,人參、茯苓益胃和中。合而共奏酸苦泄熱、制肝安胃之功,對於肝氣沖逆引起的痛厥、蛔厥等證,具有良效。

二、平肝和胃法

《臨證指南醫案·木乘土門》

主治:肝邪犯胃,脘痛,嘔逆,或兼痰氣不食者。

處方:黃連、淡吳萸、清半夏、茯苓、橘紅、生薑汁。

加減:脈虛不食,加人參;胃寒痛,去黃連,加良姜;脈弦,痛引少腹,去黃連、加青皮、小茴香;肝火盛,去橘紅,加川楝子。

體會:前法酸苦泄熱,治肝氣沖逆;此法苦辛通降,治肝氣橫逆。方用吳萸疏肝,黃連泄肝,夏、苓、薑汁、橘紅和胃。苦與辛合,能降、能通。通則不痛,降則不逆,胃氣因和,肝氣得平,自然肝胃調和而愈。

三、鎮肝扶胃法

《臨證指南醫案·噎噯門》

主治:肝風煽動,上擾於胃,泛吐涎沫,噫氣不食,或兼頭暈者。

處方:旋復花代赭石、人參、茯苓、姜半夏、生薑。

加減:呃逆,去旋復花,加丁香、柿蒂;吐食、便溏,加白術。

體會:此取旋復代赭湯,去甘草、大棗守中,用茯苓、人參通補,半夏、旋復花下氣,代赭石鎮肝,使肝逆平,風不旋,胃氣和降而愈。

四、緩肝益胃法

《臨證指南醫案·肝風門》

主治:溫熱病後,肝胃不足,納差,神疲,或心煩不寐,口乾,便結。

處方:炙甘草、南棗、人參、茯神、木瓜、生谷芽

加減:口乾,胃陰虛者,加麥冬;兼肝火,頭痛,目赤,去南棗、谷芽,加丹皮桑葉,甘草用生草;少寐,便干,加柏子仁

體會:熱病津耗,非但肺胃液虧,也可引起肝腎不足。肝虛則疏泄不力,脾胃又乏津養,則出現肝胃並虛的症狀。「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用甘草、大棗純甘緩肝,佐木瓜斂陰生津,參,苓、谷芽助脾胃生氣,合為酸甘化陰之法。胃得養而食納增,肝得滋而血自生,肝胃不足的症狀就可相繼消失。

整理者按:肝胃並虛之證,除熱病後可見外,長期胃酸缺乏者,也可出現,故本方亦適用於慢性萎縮性胃炎

五、泄肝扶脾法

《臨證指南醫案·泄瀉門》

主治:肝強脾弱,脘腹脹疼,腸鳴泄瀉,或腸風久泄,清晨瘕泄,脈弦。

處方:人參、炒白術、茯苓、清炙甘草、烏梅、木瓜。

加減:嘔吐,去烏梅、木瓜,加吳萸、白芍;晨泄,菟絲子、煨肉果;脘腹寒脹,去烏梅、甘草,加陳皮、厚朴、附片;兼肝火寢食不適,去木瓜、烏梅,加丹皮、桑葉。

體會:脾虛中氣失升,肝氣逆乘,出現腸鳴,腹痛,泄瀉。法取四君子湯運脾升陽,烏梅、木瓜泄肝制乘,使肝脾和調,痛瀉自除。

六、補肝養營法

未刻本葉氏醫案

主治:肝血不足,頭暈,目澀,納差,乏力,心悸,少眠,脈象弦細。

處方:制首烏、杞子、白蒺藜桑椹子穞豆衣、茯神、南棗。

加減:眩暈重,加石決明、菊花;頭痛,加夏枯草川芎;嘔吐,加紫石英。

體會:肝藏血,心主血。肝血虧,心血亦虧;營血不足,腦失所榮必頭暈;肝開竅於目,目得血而視,肝衰必目澀不明;心乏血養,神無所依則不眠;心火不能生脾土,肝木無力疏中宮,中焦必憊;血弱氣必衰,故神疲乏力。方用首烏、杞子、桑椹滋補營血以涵肝,蒺藜、穞豆衣以明目,茯神、南棗寧心安神養胃。合之以益肝體,助肝用,治療神經衰弱腦貧血較佳。

七、肝脾兩補法

《三家醫案》卷上

主治:脈弦促而芤,面萎黃少澤,納食不旺,每交春陽升,情志不適必吐血。

處方:人參、茯神、歸身、白芍、炒棗仁、遠志、炙甘草、桂元肉。

體會:肝藏血,脾統血。陰虛多郁的人,至春時陽氣升騰季節,如果復加憂郁、惱怒,五志之火內動,氣機勃逆,肝脾髒統失職,往往出現吐血。本方從歸脾湯化裁,減去黃芪、白術、木香諸剛燥動(氣)藥,加入白芍,增強滋肝益脾以生血氣,寧心神以定志。宜在冬月多服數劑,以預防春日陽升吐血,臨床實踐,其效確切。窺測葉氏用藥特點,凡是中氣虛弱,飲食減少和勞損營虛等,多用甘溫守中諸方。所謂「急宜培養中宮,中流砥柱,風陽不得上越,而血可止矣」,深得仲景建中湯立方之義。

八、清肝熄風法

《臨證指醫案·肝風門》

主治:熱耗髒陰,肝風內動,頭目昏眩,手足抽搐,或頭痛不止,神識昏憒等症。

處方:石決明、鈎藤生地羚羊角、桑葉、黃甘菊。

加減:脈弦,頭脹,耳鳴,顴熱,去羚角、菊花、鈎藤,加夏枯草、石斛、茯苓;兼痰,加膽星、竹瀝;神昏譫語,去生地,加犀角、菖蒲鬱金

體會:「肝為風木之髒……主動主升」。熱耗髒陰,肝陽升動難制,神明被擾,以致頭目昏眩,甚則神昏抽搐。方用羚角、菊花清肝,鈎藤、桑葉熄風,決明介類潛陽,地黃滋陰涼血,合奏養肝體、清肝用,適宜肝風上竄、肝風襲絡等證。

九、潛陽熄風法

《臨證指南醫案·公選醫案》

主治:髒陰虧損,陽化內風上僭,頭暈,耳鳴,若身置浮雲之中,或兼肉瞤、肢麻等下虛上實之證。

處方:熟地、龜版、牡蠣、萸肉、五味子、茯神、磁石青鹽懷牛膝

加減:胃虛納食不旺,去萸肉、磁石,加人參;遺精帶下,去磁石、青鹽、牛膝,加芡實湘蓮肉、金櫻子

體會:肝賴腎水以涵養,遂其條達生發之性。如腎精虧損,則肝失所養,以致肝陽上亢,虛風內動,上害空竅。《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今陰精虧乏不與陽平,則陽失所戀不與陰秘;陽主動,動則升騰上擾,而成下虛上實(真虛假實)之勢。上實者,風陽鼓動,頭旋,耳鳴,煩躁,不寐,肢麻,汗泄,甚則昏昧痙厥等症。下虛者,腎精虧乏,肝陰並耗,腰痠膝軟,步履如懸,遺精,帶下,舌紅,咽干,脈象細數或弦數。「身中陽化內風,非發散可解,非沉寒可清,與六氣火風迥異」。治療上應以厚味填下為主,輔用靜以制動,介以潛陽。方中熟地、萸肉、五味、龜版兩補肝腎以實下,牡蠣、磁石,重鎮潛陽以熄風,牛膝補精強足,與青鹽味咸走下以導龍歸海,茯神淡滲行陽,交通心腎,且免陰藥之呆滯。

十、柔肝熄風法

《臨證指南醫案·肝風門》

主治:肝陰虧損,內風擾動,頭目不清,暈眩目花或心悸洋洋,脘痹,咽梗,筋惕肌麻,心煩不寐,脈右虛左數。

處方:生地、阿膠、白芍、牡蠣、天冬、茯神。

加減:中氣虛者,加甘草、紅棗;不寐,去白芍,加雞子黃;喉癢乾咳,去白芍、牡蠣,加沙參、麥冬。

體會:肝髒內寄相火,體陰而用陽,稟少陽春生之性。如果陰液枯乏,陽失所附,動則生風,上冒清竅,以致眩暈,耳鳴,甚則舌喑難言,狀若中厥。方用生地、阿膠、天冬柔潤養肝,牡蠣、白芍咸酸熄風,茯苓走而不守,交通陰陽。這是益肝體、理肝用的治療法則。

十一、養肝祛風法

《臨證指南醫案·中風門》

主治:中風肢體偏枯在左,脈左緩大,血虛不榮筋骨,內風襲絡之證。

處方:制首烏、杞子、當歸、三角胡麻、甘菊、天麻川石斛淮牛膝小黑豆衣。

加減:左臂麻痛引肩,去石斛、牛膝、黑豆衣、天麻,加柏子仁、白蒺藜、桑枝。

體會:方用杞子、首烏、歸身、小胡麻養血和肝,天麻,菊花、穞豆衣平熄內風,石斛滋陽明津液以溉四末,牛膝強足益筋,並制內風升動。對於營虛中風,半身不遂最宜。

整理者按:中風偏癱,不必拘泥於右癱屬氣虛,左癱屬血虛。臨床應根據脈證,辨明陰虛、陽虛。如陰虛偏癱,筋脈拘急者,選用此法加減較為適宜;如屬陽虛肢體緩縱不放者,宜補氣活血,通絡祛風,可選用補陽還五湯,療效較好。在此同時,配合針灸、推拿或新醫療法,能明顯增強療效,縮短病程。

十二、甘緩和肝法

《臨證指南醫案·驚門》

主治:髒躁,悲傷哭泣,不能自主。或面色青白,入夜顴赤,頭昏,耳鳴,驚惕,少寢,舌心干而不欲飲。

處方:淮小麥、甘草、大棗、炒棗仁、白芍(原方有龍骨,無白芍)。

加減:驚恐畏怯,去白芍、加龍骨、牡蠣;頭暈甚,去棗仁,加生地、阿膠、牡蠣、天麻;營虛多汗,寒熱,腹痛,去棗仁,加當歸。

體會:髒躁,多發於婦人,男子亦有。發病原因,多由情志抑鬱或思慮過度,心、脾、肝受損,致髒陰不足而成。仲景立甘麥大棗湯,用小麥養心氣,甘、棗潤燥緩急,可謂對症用藥,但須多服始效。葉氏加用棗仁、白芍兼補肝脾之陰,相應地提高了療效。

十三、甘酸養肝法

《古今醫案按·癲狂門》

主治:癲狂病,手足牽掣搐掉,掣掉作則心明,掣掉止則神昏,由操持太過,謀慮不決、肝陰膽汁兩耗,陽蹻、陰蹻脈空風動。

處方:白芍、萸肉、白石英、淮小麥、南棗、炙甘草。

加減:產後液虧,絡虛風動,忽然腰腹大痛,或痛及足底、脅肋者,去萸肉、石英,加阿膠、生地;營陰虧耗,神煩、心悸,頭暈,去石英、萸肉,加柏子仁、茯神。

體會:俞東扶在選按中指出:此方服五天,病減半,再服五天病全瘳。所述操持太過,謀慮不決,是遵《素問·靈蘭秘典論》「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的生理特點,分析了此病病因;陽蹻、陰蹻脈空,系引證,《難經·二十九難》,「陰蹻為病,陽緩而陰急;陽蹻為病,陰緩而陽急」的病理機制,用以說明發病之所。由於肝膽液耗,腎陰亦隨之虛虧,而陰蹻為足少陰之別脈,陽蹻為足太陽之別脈,足少陰與足太陽又相表里,所以陰蹻、陽蹻也因之而空虛。陰陽蹻脈主濡目養筋以司運動,因脈氣空虛,受肝膽風陽乘襲,則筋攣抽搐頓作;「風善行而數變」,忽乘太陽經脈入腦,則神志不清。但萬變不離其宗,總屬髒陰虧損,內風游動所致。方用甘麥大棗潤燥緩急,萸肉、白芍涵肝斂陰,白石英溫潤鎮沖,合成甘酸化陰之法,俾髒陰復,風自熄,營血足,脈充盈,則疾解。

整理者按:前法去棗仁,加用萸肉、石英即本法。前屬甘緩,此為甘酸;主方雖同,稍予加減,法則即變。細讀葉氏諸案,大有「一法之中,百法存焉」的感覺,得我們努力發掘、提高。

十四、溫腎涼肝法

《臨證指南醫案·公選醫案》

主治:下虛上實體質,內風徙發,忽然口眼喎斜,耳竅不聞。

處方:熟地、龜版、杞子、淡蓯蓉、五味子、丹皮、天冬、石斛、甘菊。

加減:耳鳴,加磁石;肝腎精虧,足痿,去五味、丹皮、石斛、菊花,加牛膝、巴戟、當歸、虎骨。

體會:「凡益腎取乎溫養,必佐涼肝以監制」,這一治則是針對腎虛水虧,肝陽化風震動的病機。與張景岳的:「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有相互發明之處。張氏根據腎陰、腎陽的生理特點,制定補腎原則;葉氏根據肝腎相生關系,提出益腎變法。下虛,腎精虧乏,用熟地、龜版、天冬、蓯蓉、杞子溫潤填精;上實,肝風震動,用丹皮、菊花涼肝熄風,輔以石斛養胃生津,五味納下制升,陰足陽潛,肝腎相生,諸症自罷。

十五、固攝平肝法

《臨證指南醫案·公選醫案》

主治:脈動似數,按之不鼓。便血日久,吸促如喘,心悸,耳鳴,或脈細悠悠,頭巔疼痛,自利兼血,汗出淋漓,昏倦如寐,舌紫絳不渴。

處方:禹余糧石、赤石脂、人參、五味子、萸肉、木瓜。

加減:舌紫絳頭痛,去萸肉,加炙甘草。

體會:此為固攝少陰,兼平肝風之劑,方從仲景桃花湯蛻化而來。彼治少陰陽虛,為填補陽明之方;此治少陰液虧風動之劑。因便血、痢下日久,肝腎之陰大傷。肝陰傷而風陽越,出現息促,巔痛,心悸,耳鳴,甚則汗出,神疲;腎陰竭而關閘撒,以致便血無度而厥脫余糧、赤石脂,「外剛內柔,味酸質厚,能填陽明空漏;人參益氣生津,合木瓜以入胃,更味酸收斂陰固液,陰以熄肝風。蓋陽明陽上,宜濟以柔,不用剛燥,慮其劫液也。」所以,固胃關,就是固少陰,滋化源,即以救腎陰。

十六、清肝泄火法

《臨證指南醫案·肝火門》

主治:肝經鬱火,嗔怒致傷,木火上沖,咽痛不寐;或目赤,頰腫,耳鳴,脈象弦數。

處方:丹皮、桑葉、焦山梔、鈎藤、夏枯草。

加減:不寐,去夏枯草,加半夏、秫米;頸頜結核,加川貝、牡蠣;胸脘徹痛,去夏枯草,加瓜蔞、橘紅;頭暈,去夏枯草,加白菊花口苦,溲黃,加龍膽草;肝火郁胃,胸痞脘嘈,去鈎藤、夏枯草,加石決明、三角胡麻、細生地。

體會:此方適用於肝經氣火見證。因肝為風木之髒,內寄相火,凡是五志七情過動,皆從火化,無不與肝有關。火性炎上,頭為至高之處,每受其累。當肝火上盛,肝陰受損不甚之際,可用清肝泄火法治之。因火自風發,用桑葉、鈎藤熄風,佐夏枯草消郁散結;火動血熱,用丹皮涼血,佐梔子引火下行,合而共奏清肝瀉火之效。

十七、疏肝解郁法

《臨證指南醫案·調經門》

主治:情志不悅,肝經氣郁,脅痛,寒熱,脈弦澀而虛。或婦女氣郁,月經不調

處方:柴胡、白芍、當歸、鬱金、制香附、茯苓。

加減:氣滯胸脅脹痛者,去當歸、白芍,加青皮、橘葉;氣血熱,加山梔、丹皮。

體會:肝主疏泄,情志不遂,郁則傷肝。因肝經布脅,故脅痛;氣滯則血行不暢,致營衛失和,故寒熱。女子肝氣郁結,可影響沖任二脈通調,而致月經不調,或經前乳脹;久郁化火,血海失藏,還可造成崩漏。此系逍遙散加減,因證屬肝氣郁結,為肝經自病,脾氣未傷,所以減去白術、甘草等健脾守中藥,加鬱金、香附,加強疏理肝氣。但氣郁多從火化,本方只長於疏通氣血,而清熱之力不足,臨床上如加用丹皮、山梔之類,則清泄肝膽郁熱,療效更好。

十八、熄風祛痰法

《臨證指南醫案·痰門》

主治:虛風震動,濕痰壅盛,頭暈,肢麻,胸悶氣窒。

處方:天麻、白蒺藜、鈎藤、茯苓、清半夏、橘紅。

加減:熱痰阻咽,咯吐不利,去半夏、橘紅,加川貝、竹瀝;痰火頭痛,加山梔、夏枯草。

體會:清陽少旋則濕痰生;內風上冒則眩暈起。丹溪有「無痰不作眩」之說。濕痰治法,首推二陳湯,此不用性味甘壅留濕的甘草,而加入天麻、鈎藤等平肝熄風藥,合奏風痰兩解之治。

整理者按:葉氏此法,與半夏白術天麻湯,同治風痰眩暈。對比之下,前者以平肝熄風為主,佐以化痰,適應於肝風挾痰上冒之症;後者以運脾燥濕為主,兼以熄風,適於痰濁上擾,引動內風之症。

十九、宣洩肝火法

《臨證指南醫案·木乘土門》

主治:脈小弦,納食脘中噎哽,因悒鬱強飲(酒),木火犯胃,胃氣失降。

處方:香豆豉、黑山梔、鬱金、黃連、竹茹、清半夏、丹皮、生薑。

加減:氣火上郁,脘中窒痛,嘔涎,去丹皮、黃連,加瓜蔞皮、杏仁;脈數按之澀,穢濁格拒,腹痛,嘔吐,去鬱金、黃連、竹茹、丹皮、生薑,加豆蔻、枳殼;苔黃,微渴,痰多,咳逆,食下欲噎,病在肺胃,去黃連、竹茹、半夏、丹皮、生薑,加杏仁、枇杷葉、瓜蔞皮。

體會:方用梔子豉湯加鬱金宣洩胸膈郁熱,丹皮、黃連苦降涼肝,竹茹、姜、夏辛開和胃,開泄中焦結熱。可使上中二焦郁熱散解,胃氣也就和降。葉氏常以梔子鼓湯為基方,加入微苦微辛應症之藥,取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廣泛應用於外感病的風溫、濕溫、暑溫,及內傷病的胃痛、痞證、嘔吐、眩暈、吐血等,辨證屬於中上二焦氣機郁閉者。臨床運用並不局限於木火犯胃一症。

二十、瀉火寧心法

《臨證指南醫案·癲狂門》

主治:五志陽升,熱冒頭巔,神識如蒙,或不寐驚狂初起等證。

處方:大生地、龍膽草、蘆薈、木通、黑山梔、丹參、青黛、薄荷葉

加減:痰多,加膽星、橘紅;大便秘結者,加服當歸龍薈丸。

體會

肝之志為怒,如因惱怒驚恐,相火上擾神明,則出現徹夜不眠,神識時清時昏,或言語錯亂等神經精神症狀。此為河間當歸龍薈丸去三黃、二香、當歸、神曲,加生地、丹參、薄荷葉。取膽草、蘆薈、青黛以涼肝瀉火;山梔、木通導火下行;瀉火必須補水,用生地以滋腎陰,丹參以養心陰;妙在用薄荷一味,有輕散上達之功,免諸藥苦寒留滯之弊。方中主藥以折火為目的,使上擾的肝火得以下泄,則精神就可復常,這是符合「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則。凡是癲狂初起階段、病勢未深,應用本方見效很快。

整理者按:方用苦寒直折,斷其火邪來源;用滋陰補水,「壯水之資,以制陽光」,防其死灰復燃;用辛散透達,發其上郁之火;用通泄州都,導火從下而出。是同治三焦之火的方劑。

END

溫馨提示:本文旨在傳播中醫診治思路,不作為用藥指導。請勿盲目試藥,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具體用藥請在醫師指導下辨證使用。傳播中醫文化,感受中醫力量,感謝您的關注,收藏再看,讓更多的人受益~

版權聲明:本文選自《浙江中醫雜志》(1978)。作者/俞岳真。整理/石志磐。我們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此文出於學習分享、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無商業用途。若涉及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系我們,立即處理。(記得先關注,不然回復不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