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萬紅軍改編成4.5萬八路軍,剩餘如何處理?主席一招直接擴兵10倍

2024年3月26日 19点热度 0人点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麻煩手動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帶給您舒適的閱讀體驗。


全面抗戰爆發前夕,蔣介石不得不坐上談判桌,與我黨商議共同抗日、改編八路軍的問題。

不用想也知道,老蔣肯定會趁機削弱紅軍。

而為了抗戰大局,我們也做出忍讓。

經過多次談判,雙方最終達成這樣一個改編方案:

紅軍部隊統一整編為八路軍3個師,115師120師129師,每個師1.5萬人。

只是這樣一來,一個棘手的問題出現了。

八路軍3個師就是4.5萬人,可當時紅軍有近8萬人,超編的3.5萬人怎麼辦?

只能說,看看毛主席的安排,就曉得他有多麼英明。

蔣介石的算盤

1937年2月西安,我黨代表與國民黨代表就聯合抗日、改編紅軍等問題進行了談判。

只是這過程,可謂一波三折。

從2月到「七七事變」發生一個多月後,日軍進攻上海威脅南京時,蔣介石才最終接受了紅軍改編條件。

在國家存亡當下,聯合抗日毋庸置疑。

我黨也願意接受南京中央政府的指導,將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

但具體如何改編,裡面的空間很大 ,自然少不了爭議。

機智如我方,一早就想到蔣介石會壓縮我軍力量。

於是,我黨有關代表率先提出了一個溢出我軍實際兵力的改編方案,欲圖給對方討價還價的空間:

4個軍、12個師、36個旅、100多個團,且要設立總指揮部。

果不其然,此方案遭到拒絕。

只是沒想到,國民黨一開口就壓縮得那麼狠。

他們說,紅軍不能設軍和總指揮部,只能給2個師、8個團共1.5萬人的編制。

情理之中,此次談判,雙方不歡而散。

但改編還是要盡快解決的,於是雙方又增加了誠意進行第二場談判。

我方決定讓步,編制4個師,每師3個旅6個團,約1.5萬人,但國民黨最多接受3個師。

經過一番磋商,雙方大致達成了一個談判結果:

紅軍改編為3個師,共6旅12團及其他直屬工、炮、通信、輜重等部隊,師上設總指揮部,紅軍地方部隊改編為地方民團或保安隊。

眼見即將落實,結果國民黨又變卦了,要把紅軍編制壓縮至3萬人,還要求紅軍「服從一切命令」。

得知這一消息,周總理很生氣,說:「必須堅持自己立場,絕對不能遷就……」

因此,在後續的多次談判中,總理始終堅持一條底線。

即紅軍改編後人數須達4萬餘人,3個師以上必須設總部。

可蔣介石也是錙銖必較,毫不讓步,甚至要求「朱毛兩同志須出來做事」「三個師的參謀長由南京派」。

談判就這樣陷入僵局,一直到七七事變後,北平天津迅速失陷,中日之戰避無可避。

日軍對華北、華中實施兩路進攻,戰場形勢吃緊。

蔣介石急需紅軍出師抗戰,才不得不同意中共所提改編方案。

最終,紅軍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朱德、彭德懷任八路軍總指揮部正、副總指揮。

八路軍下轄115、120、129師,每個師1.5萬人,共計4.5萬人。

國民黨當局每月發給軍餉50萬元,另撥開拔費20萬元及一批物資。

其實,若仔細分析,不難發現其中老蔣的小心思。

第八路軍曾是李濟深部和陳濟棠部的番號,它們先後敗於蔣介石之手。

而115師、120、129師三個番號原屬東北軍,都被紅軍反「圍剿」擊敗。

可見,迷信如蔣介石,把這些番號給紅軍就沒存什麼好心,天天盼着紅軍會一敗塗地。

只不過,大敵當前,我黨也不和蔣介石計較這些。

能爭取到4.5萬人的編制雖然數量遠不夠,但已是不易。

但話說回來,8萬紅軍,還剩下的3.5萬紅軍又該如何安排呢?

毛主席的高明決定

在4.5萬八路軍中,115師,第三四三旅、三四四旅由紅一紅十五軍團及陝南第74師,共1.15萬人構成。

120師,第三五八旅三五九旅,由紅二方面軍、陝北紅27、28軍及獨立第1、2師,赤水警衛營,特務團1個營,騎兵第1團,共約1.4萬人構成。

129師,第三八五、三八六旅,由紅四方面軍、紅31軍及陝北紅29、30軍,紅15軍團騎兵第3團,獨立師4個團,共約1.3萬餘人構成。

嚴格來說,有八路軍編制的還不足4.5萬人,這些基本是紅軍精壯主力。

陝北8萬紅軍中主力部隊約6萬,即使刨去4.5萬,也還剩1萬多沒有去處。

這些主力與剩下的兵力的軍餉、安置、存續都是個不小的問題。

對此,我黨在談判中就曾提出,將那萬余主力改編為陝甘寧保安部隊,由八路軍後方留守處指揮。

蔣介石聞言並沒有同意,認為此舉就等於給八路軍增加了1個師的編制。

最終,我們只能將這部分人編入八路軍,但仍留在陝北,不隨軍奔赴前線。

事已至此,該如何合理安排這3.5萬人,發揮其最大效力,又不讓蔣介石抓到把柄製造事端,是又一當務之急。

首先關於軍餉問題,蔣介石給的其實不多,不管怎樣還是得咬咬牙,自給自足。

難的主要是,超編人員的安置問題,既要提高他們的戰斗熱情,也要方便管理。

毛主席的辦法是,安排一批人進入軍校學習,為八路軍培養後備幹部,同時,將地方部隊發展成獨立團

獨立團在編制之外,最大的好處是不受國民黨監管,想怎麼發展就怎麼發展。

它們通常發展得特別好。

最初只有百來人甚至幾十人的小隊,深入敵後建立根據地,一邊發展壯大,一邊打游擊,最後發展到數千上萬規模的,不在少數。

抗戰前期,獨立團可以說是遍地開花。

除了一開始成立的獨立團,還有從八路軍駐地擴大衍生出的獨立團。

他們多是因八路軍部隊擴大,但得不到國民政府承認,只能自己建立獨立團。

所以一場百團大戰,才讓日軍和蔣介石如此震驚。

八路軍竟然已經發展壯大到這個地步了。

到1945年,我軍人數就已經達到60多萬規模,翻了七八倍。

不得不說,毛主席真是高明。

為了救中國,暫時和紅軍帽告別吧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七七事變」爆發,紅軍在改編問題上又遲遲得不到蔣介石鬆口。

為此,我們進行過自主改編和主動請戰。

彼時,紅軍集中三原迅速改編4.5萬人,在7月29日,日軍侵占北平時,朱德致電蔣介石:「大戰已起,深信委員長必能麾動大軍,繼續北上,保我華北,復我失地。德等改編完成,待命出動,誓以熱血為國效死。」

而且,不管蔣介石同不同意,朱德都已下定決心,於8月1日揮師北上,救亡圖存,迫在眉睫。

這是為了大局考慮,但也是為了大局,毛主席並沒有同意朱德的自主行動。

因為以蔣介石多疑的性格,必然無法忍受紅軍自由行動。

屆時弄出什麼摩擦,壞的就是抗日大局和兩黨合作了。

縱觀整個改編過程,無不體現了中共的擔當,以及紅軍顧全大局的光榮傳統和作風。

從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再到更名國民革命軍,很多紅軍其實是難以接受的。

更別提,主力紅軍還得從三個方面軍改為三個師,幹部們全都「連降三級」,將士要「穿國民黨軍服」「戴國民黨帽徽」、

大家想不通,那是曾殘酷「圍剿」自己的對手啊。

對此,劉伯承帶頭戴上國民黨帽徽,在抗日誓師大會上說:「同志們,為了救中國,暫時和紅軍帽告別吧1」

賀龍說:「看起來我們的外表是白的,但我們的心卻是紅的,永遠是紅的。」

朱德在《告抗日友軍將士書》指出:「我們的敵人只有一個——日本帝國主義。我們要勝利,要不做亡國奴,只有親密團結起來,結成鐵的長城。」

同仇敵愾、共御外侮,這就是紅軍改編最堅定的理由。

日寇當前,只有同是黃帝子孫,同為中華軍人的你我。

1937年9月,八路軍3師主力陸續開赴前線抗日。

不久,衛立煌和朱德指揮了忻口戰役

中央軍和八路軍聯手殲敵2萬餘人,為兩黨的偉大合作揭開了新的光輝篇章。

參考資料

潘澤慶.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的前前後後[J].黨史博採(紀實),2008,(05):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