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錫珊繪胡同百業之五:傳統小吃一輩子的回味

2024年2月5日 16点热度 0人点赞

吹糖人兒的

把飴糖熬成稠糊狀,放在銅勺裡以炭盆保持溫度,不凝固,把一撮糖捏成袋狀,粘在一根葦棍兒上,用咀吹另一頭,使糖膨脹,乘熱捏成人、鼠、雞等形狀,最有趣的是"猴拉稀",上面捏成猴形,下面捏個小糖碗兒,裡面加些糖稀,又能玩兒,又能吃。

捏江米人的

把糯米磨成細面、過羅,用油及顏料和成各社顏色的面團兒,捏成各種人物(多是戲曲人物),他們走街串巷,不吆喝,也不敲任何響器,主顧以小孩兒為主。

畫糖的

一塊石板,先用食油擦一下,然後,將麥芽糖稀(糖鍋下面放一炭盆,以保持塘的濃稀度)倒在石板上畫成各種花樣,如孫悟空、公雞、龍…。主要賣給小孩子們邊玩過吃。

賣糖葫蘆的

賣糖葫蘆的絕大部份是挑擔下街,賣的是"粗的",就是把山楂穿在竹簽上就蘸糖。另外少數座商賣的是"細的",把果子去核,加上豆餡,貼上瓜子,再蘸糖,除山楂外,還有海棠.孳薺等。

賣烤白薯的

每年入冬,烤白薯上市.最學用火爐,後來都用大汽油桶烤了。

賣豌豆黃兒的

最普通的是把豌豆蒸熟,攪拌成泥狀,加煮熟的小棗,再壓成厚餅狀,用刀切成菱形塊出售。另一種是先把豌豆浸泡去皮,再煮爛成豆沙,加糖及桂花後,壓餅切成方塊,上綴山楂糕出售。

賣酸梅湯的

烏梅、俗稱酸梅,煮水加糖、就是酸梅湯,圖中像木桶似的就是那時的冰箱,裡面裝有天然冰,把盛有酸梅湯的瓷罐放冰上,保持低溫,是酷暑炎夏好飲料。賣酸梅湯的不吆喝,手打兩個小銅碗,叫做"冰盞兒"。

賣雪花酪的

雪花酪就是土造的"冰淇淋”。一個大木桶,在上面提梁中縱向打個眼,另外一個比木桶細的鐵皮桶,一間焊一個軸,穿在橫梁的眼中(如圖)。木桶、鐵桶間的空檔裡,放滿碎冰塊,加鹽,鐵桶裡放水、加糖精,用一根繩子繞鐵桶一周,這樣,反復拉直繩頭,鐵桶就會來回轉動,一段時間後.鐵桶內就結成冰凌,就是雪花酪。很受孩子們歡巡。

賣扒糕涼粉的

扒糕是蕎麥面蒸成圓的餅狀小吃。放水中冷去後吃時用刀切成碎塊,再加調料。涼粉是淀粉做成軟凍狀的小吃,放在冰上,吃時用一個鐵片制成的耙狀工具,制成細條狀,或用刀切成碎塊,再加調料。兩種調料相同醬油、醋、芝麻醬、咸胡蘿卜絲、蒜汁,辣椒油等。

賣炸丸子炸豆腐的

丸子是用綠豆面加切碎的粉條,用水和成面團,用手擠成小球兒狀過油生的小吃。豆腐即普通豆腐切成塊後過油炸。吃時,一同煮透,加芝麻醬、香菜末、醋等佐料。也是老北哀傳統小吃。擺攤、挑擔下街的都有。

賣粽子的

每年五月端陽節前後,賣粽子的開始下街,有推車的,有挑擔的,是應節的食品。

賣年糕的

廟會上小吃很多,年糕是常貨。年糕是用黍子面或江米面蒸制的,有加棗的、加豆沙的,加粟子的等。還有素白的,可以帶回傢自己蒸或炸。此外,還帶賣炸白薯片、粽子、元宵、驢打滾(豆面糕)等。

賣蓮子粥的

蓮子粥是用大米、江米、桂花、蓮子、百合、葡萄幹等熬成粥,加糖,用鮮荷葉趁熱覆蓋,使其有股清香味。

賣盆兒糕的(俗稱切糕)

把黃米面(黍子至)大蕓豆、小豆,一層層的紅棗放左大缸盆裡(下面有眼兒)。上蓋大瓦盆,蒸熟後,倒在木案上,蒙一層白佈,用手壓成扁平狀,賣時,用刀切成塊,用竹簽挑起,有的還蘸白糖。

賣甑兒糕的

一個木制的模子,沒有底。下口內沿,卡在一鍋內,上有小孔,把大米面裝在模子裡(下有鐵片托住)裝一半,加糖,再裝一半,上面再加些瓜子仁、葡萄幹。把模子放在內口的蒸鍋上(如圖)上蓋一小碟,鍋中水開蒸氣上升,幾分鐘後,把模子取下,挑子上有一小木棍、從模子底一捅,鐵片是活的,就出來一塊蒸熟的甑兒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