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一致指出:美國只剩一個戰勝中國的辦法,這條紅線美不敢跨

2024年3月27日 15点热度 0人点赞

在如何戰勝中國方面,美國可以說是絞盡腦汁,貿易戰科技封鎖脫鈎新冷戰,各種手段都用上了,但始終無法遏制中國崛起,中國已經成為了達到了和美國鼎足的局面。最後,美國專家認為:想要戰勝中國,只有一個辦法,但這個辦法一定會觸及中國紅線,而這條紅線美國又不敢跨

打壓中國


深陷修昔底德陷阱的美國,對於中國的崛起可以說是驚懼非常,驚得是,沒想到在美國刻意封鎖下,中國在40年裡,居然會發展到如今能和美國掰手腕的地步,懼的是,他們不知道,為何美國的打壓會不起作用,在過去的一百年裡,美國打壓老二是屢試不爽,但在中國身上,他們用了除熱戰之外所有的手段。


但事實證明,貿易戰,科技封鎖,對華脫鈎都失敗了,即便美國拉上盟友喊出了「新冷戰」,也都無法阻止中國的崛起。在美國及盟友長期抹黑中國,唱衰中國情況下,中國能保持了長足的發展活力,即便是在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困局下,中國2023年GDP仍然給了5.2%增長率的好數據,這就讓長期唱衰中國的西方打臉了。

中國在不斷減持美債的過程,也是中國國力不斷提高的過程。特朗普上台後,看着中國經濟愈發接近美國,讓美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因為中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科技和國防工業也實現了質的飛躍。


於是有了貿易戰,將中美矛盾,凌駕於美國內部矛盾上,掩蓋其通貨膨脹、巨額的美債負擔等問題。但貿易戰,註定是兩敗俱傷,打壓華為,封鎖中國在芯片等高科技領域的發展,但事實卻是打不敗我們,終會讓我們更強大,中國的科技人才厚積薄發,不斷在高科技領域突破美國封鎖。


拜登上台後,對華脫鈎,但在讓中國受損的同時,也讓無數美國企業和民眾受到嚴重影響。

軍事上,美國構建的所謂「島鏈戰略」其實現在,第一第二島鏈已經失效了,在中國三個航母作戰集群,055大驅,殲20等新銳裝備服役後,中國海軍就已經可以進入藍海,只是受限於目前國際局勢,中國不想過度刺激美國。軍事封鎖上,無疑也是失敗的。


美國可以做的則是不斷炒作中國威脅論,在台灣問題上,插手中國內政,阻止中國完成國家統一,輿論上,西方收買的專家公知,也早就無法騙到中國人了。所以現在美國面對中國的崛起,可以說是束手無策。

在當今國際局勢下,大國之間發生戰爭不可能,所以美國就想出了最後一個辦法,希望可以戰勝中國。

戰勝中國?


美國智庫人員在絞盡腦汁後,終於找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在中國周邊製造多個熱點問題,聯合中國周邊國家,不斷消耗中國,圍毆中國,繼而拖延中國,只有這樣美國才能戰勝中國


這個觀點得到了許多美國高層的贊同,實際上,美國也在積極貫徹。美國支持的菲律賓不斷在南海問題上製造摩擦,就是為了牽扯中國的精力,同時民進黨當局故意讓台海局勢升溫,未嘗沒有這個考慮。

就這,日本韓國這兩個美國的忠實小弟還沒有出場,至於印度,一直想超越中國,還和中國有邊境糾紛,美國自然是一心想拉攏印度,這也是美國印太戰略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這些國家或地區,都算是美國的「代理人」,美國希望這些人可以拉中國下水。


顯然,這個策略比之前的貿易戰等更加狠毒,但關鍵是,美國敢這麼做嗎?或者說,美國的盟友們會甘心聽美國驅使嗎?


在中美博弈上,中國與美國打交道打了70多年,中國早就劃定了一條紅線,美國自抗美援朝後再也沒有敢觸碰這條紅線。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繞過安理會,迅速派兵插手朝鮮戰局。仁川登陸後,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一路西進,在尚未越過三八線的時候,中國就警告美國,中國絕對不會坐視朝鮮不管的,一旦越過三八線,中國就會採取行動,無論是美國還是麥克阿瑟,都不認為中國敢出兵,於是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


中國人民志願軍跨國鴨綠江,在沒有制空權制海權,缺乏完善後勤補給,缺乏重武器的情況下,擊敗了武裝到牙齒的聯合國軍,在志願軍入朝參戰的7個多月,就將戰線穩固在三八線以南,最後逼迫美軍在《朝鮮停戰協議》上簽字。

抗美援朝戰爭,對美國的打擊是空前的,任誰都沒想到,美國居然會被一個剛剛結束戰爭的一窮二白的農業國給反推,迄今為止,還有許多美國朝鮮戰爭老兵,不明白他們為什麼會失敗,如今他們想起志願軍,都不願意提及。


同樣的,在美國入侵越南時,中國沒有參戰,但提供了大量的支援,同時警告美軍不得越過北緯十七度線,這就是中國劃定的紅線,如果美國敢越過紅線,人民解放軍不會坐視不理。果然,吃過朝鮮戰爭的虧後,美國即便想要通過越南遏制中國,也謹守中國劃定的紅線,美軍地面部隊在十幾年的戰爭中,都沒有越過北緯十七度線。

在六七十年代,中美差距如此大的情況下,美國都沒有越過紅線,到如今中美差距到最小的時候,美國敢越過中國劃定的紅線,再次和中國交手嗎?而且周邊國家一定會配合美國嗎?

能夠實現圍毆中國嗎?


說實話,讓美國親自下場,他是不敢的也不會,美國發動戰爭的對象,都是和美國國家相差很大,有碾壓性把握的,美國才會動手。至於體量大一點,戰略敏感點的國家,美國是不會的,雖然,財團和軍工復合體希望打仗,因為打仗他們能賺到錢,但如果是一場註定沒有把握,兩敗俱傷的仗,他們是不會允許的。他們雖然貪婪但不蠢。

在中國周邊國家中,日本和印度,顯然是最有實力的,也是美國制定戰略的核心。日本自不必說,和中國的歷史問題,雖然中日有經貿往來,但誰都知道,兩國不會交心。而且日本也一直利用中美博弈,謀求美國放鬆對日本的控制,希望可以成為一個正常化的國家,美國也確實不斷縱容日本,到現在為止,日本的軍事實力在全世界也是能排得上號的。

而且除了不斷增強的軍事實力,日本也和中國在東海問題和釣魚島問題上有矛盾,日本也積極插手台灣問題,這些都是中日之間存在的問題。日本有實力,也有挑戰中國的野心,他們也能擺正位置,是美國最忠實的盟友。但如果美國讓其當出頭鳥,日本大概率也會考慮一下。

印度也不必說,中國的崛起讓印度嫉恨異常,印度也以超越中國為目標,加之還有藏南領土糾紛,印度也不會忘記1962年,中國對印自衛反擊戰,給印度的打擊。近些年來,隨着印度經濟實力的提高,印度的野心也進一步擴大,積極入常,甚至把印度洋當成自家的內海,不斷在中印邊境製造摩擦沖突。因此從動機上和實力上講,印度有可能參與圍毆中國。


而3月份,印度總理莫迪不僅在藏南參加色拉隧道的開幕儀式,更是在中印邊境增兵1萬,此舉無疑會讓中印局勢緊張起來。

看似日本和印度有可能成為圍毆中國的主力,但他們沒那麼傻。雖然他們國內有不少反華分子,但所有的政客都不是瘋子,作為大國,美國在制裁俄羅斯的同時,只有少數幾個大國不理睬美國,其中就有印度。即便印度有心也無力,印度和中國的差距實在太大了。


而日本則深陷經濟滯漲,債台高築,人口老齡化,他們自身問題都解決不了,想要他們全身心配合美國故意給中國製造摩擦,顯然是美國一廂情願的想法。


美國33萬億的美債,必須找到有人接盤,否則美債危機一旦爆發,美國就徹底完了。而在無法收割中國的情況下,美國只能收割日本和歐洲,在如今中美博弈情況下,日本會甘願被美國收割嗎?大概率也不會。

日本難道就不想徹底擺脫美國的控制嗎?他們當然想,他們不會忘記廣島長崎之恨,自然也不會忘記廣場協議。如果有機會,想來日本很樂意背刺一把狠狠捅美國一刀。


至於菲律賓這種國家,在美國支持下,故意製造南海問題,但也僅如此,中國不會為菲律賓分散太多精力,而其他東南亞國家,也不會如菲律賓一樣自斷後路,徹底倒向美國,美國太遠,中國太近,他們終究還是要仰仗中國。在中美博弈分出勝負前,他們不會輕易站隊。

加入「一帶一路」倡議,配合中國,能夠安心賺錢,且平等互利,這不比加入美國圍毆中國要好的多嗎。和中國發生沖突結局會怎樣?印度,越南有話說。因此,無論美國對越南開出怎樣的條件,越南就是不答應。至於印度,也只是想撈好處,指望忽悠就讓印度出頭,印度不傻。

周邊國家除了菲律賓配合外,其他的國家都不願配合,美國不敢觸碰中國劃的紅線,難道指望其他國家嗎?難道就靠着所謂的兵棋推演,可以「戰勝」中國?美國可以自欺欺人,也可以讓許多人掩耳盜鈴,但現實問題是,即便美國親自下場,好點就是兩敗俱傷,巨大損失,元氣大傷也絕對不是美國希望可以看到的,到時候恐怕就是歐洲、日本集體脫離掌控了。

因為本身美國就對全球布局力不從心情況下,再鋌而走險,恐怕失去全球霸權都是輕的,搞不好面臨的就是被集體背刺的結局,所以美國不敢賭,也賭不起。因此,就算只有最後一個辦法戰勝,美國也輕易不敢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