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桂魚:不是個頭越大越好,注意避開這2種桂魚,弄懂不花冤枉錢

2024年4月10日 13点热度 0人点赞

#我來嘮家常#

桂魚,又叫作鱖魚,鱖花魚和花鯽魚等,是我國四大淡水明魚之一!早在唐代的張志和在《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中就寫到: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足見桂魚之美味,令那時的古人就贊不絕口。

桂魚最肥美的季節就是每年的春季,尤其在3月到4月期間,這時的鱖魚肉質細嫩肥美,被譽為「春令時鮮」。那麼,問題來了,為啥桂魚到了春季肉質最鮮美呢?

這是因為桂魚屬於兇猛的肉食性魚類,在秋季會大量進食,積蓄能量准備過冬。此時的桂魚脂肪多,味道腥;而到了冬季桂魚就不再進食,而是將體內儲存的能量消耗掉,這樣等到來年春天的時候,桂魚的魚肉不僅肥美,還沒有半點腥味,這就是人們為什麼喜歡在春季吃桂魚的原因。

雖說桂魚美味好吃,營養也豐富,但最近幾天有不少網友問我:為啥買回家的桂魚,看似個頭挺大,可處理干淨後,縮水不小,尤其是滋味一點都不好吃,並沒有大家說的那麼鮮美!其實,買桂魚也是有竅門的,下面就給大家詳細說說買桂魚的技巧。

買桂魚,挑大的還是挑小的好?

說句實在話,咱們國人買東西向來喜歡挑大的買,認為大的就是要比小的好!這是買東西時普遍的心理狀態,老於這樣說,大家都贊同吧!其實,買桂魚既不選大的,也不挑小的,而是選擇中等個頭的,一般以500左右的桂魚最佳。

因為,這個分量的桂魚大多是剛步入成熟期的,肉質堪稱是最鮮美,最細嫩,最具有彈性的;若是桂魚的體重再重一些,桂魚的肉質就會變得又柴又硬;若是分量不夠,肉質雖然細嫩,但滋味不鮮美,而且骨多肉少。

買桂魚切記要避開下面這2種魚

1、腹中藏魚的桂魚

很多不良的商販,就是抓住了顧客喜歡挑肥揀瘦的心理,所以,會把一些原本不肥美的桂魚,通過魚嘴往魚腹中塞入大量的小雜魚,這樣不僅使桂魚的外觀看起來十分的肥美,關鍵是還無形中給桂魚「隱形加重」了!

這就是網友問我,為啥買回家的桂魚看似大,收拾干淨後卻感覺縮水很多的原因!所以,應對的方法是:買桂魚的時候,一定要按壓或者是捏一捏桂魚的魚腹,試一試魚腹中有沒有小雜魚的存在,還要掰開魚嘴看看。若是魚腹軟而彈性,沒有硬物,這樣的桂魚就是肥美的,若是有不規則的硬物,十有八九是被「隱形加重」了!

2、魚眼渾濁,魚鱗脫落且肉質沒有彈性的桂魚

第一種桂魚不是不新鮮,而是被人為「增重」,買回家不實惠!第二種就是不新鮮的桂魚,一般這種桂魚表現在魚眼渾濁,泛白;其次,原本滑溜溜帶有光澤的魚鱗,輕輕碰觸也會掉落;尤其是用手按壓魚身,能明顯感覺到魚肉的彈性不佳,這樣的桂魚說白了,就是不新鮮的,不管多便宜都不能買。

買桂魚的技巧總結:

1、個頭太大或者太小的桂魚不能買,最好選擇一條在500上下的桂魚,這種桂魚的魚肉最鮮嫩。

2、被「隱形增重」的桂魚不能要,買的時候一定要試試魚腹中,有沒有不規則的硬塊,防止被不良商販「坑了」多花冤枉錢!

3、魚眼渾濁、泛白以及魚鱗易脫落、肉質沒有彈性的桂魚也不能要,都是不新鮮的特徵的。

老於說

最後,在叮囑大家換一下,桂魚雖然美味,但在處理時,切記桂魚的脊鰭和臀鰭尖刺中含有毒素,被刺傷會導致腫痛、發熱等症狀,所以,若是不小心被扎到了,不能不當回事,要盡快去醫院消毒。我是饞嘴老於,感謝大家的觀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