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在休息,其實是在耗氣血?這幾件事別再做了

2024年4月12日 15点热度 0人点赞

俗話說「人活一口氣」,說的就是人的精氣神。氣血充足,生命力就旺盛;氣血不足,體力精力都會有所下降。生活中很多不經意的習慣,你以為是在休息,實際上是在阻礙氣血運行,哪些習慣容易耗氣血?怎樣知道自己氣血足不足?怎樣把氣血補回來擁有好氣色?

圖源:卡樂圖片。攝影/寧穎

1.遠離這幾種消耗氣血的行為

(1)休息日「躺平」假期里,你有沒有賴床、玩手機?中醫認為「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休息日久躺不動,其實很傷氣血。建議大家,休息日盡量不要一直躺着,適當站起來活動活動,平時也不要久坐,連續靜坐不要超過50分鍾,哪怕起來接杯水也可以。

(2)熬夜玩手機「一夕不臥,百日不復」,意思是如果一晚上不睡覺對身體的損傷100天都補不回來。所以,別指望熬完夜第二天多睡會兒就能彌補對氣血的虧欠。

而熬夜刷手機更耗氣血。中醫講「久視傷血」,這里的血就是肝血。眼睛能看得清楚,全靠肝血滋養和肝氣疏泄。如果肝血不足了,眼睛就容易干澀,再加上久坐不動,很容易出現氣血瘀滯。熬夜刷手機消耗的不只是電量,還有你的氣血。此外,熬夜看手機還容易誘發青光眼。建議每天玩手機的時間最好不超過2小時,還可以多轉轉眼球,勤刮眼眶。雙手握成空拳,由內向外刮動上下眼眶,直至產生酸脹感。

(3)飲酒過度工作應酬、家庭聚餐,有時候免不了小酌幾杯,長期過量飲酒會影響氣血流動,導致陰陽失調。

(4)愛吃生冷食物長期飲食不節,過食生冷寒涼的食物,容易損傷脾陽,影響脾胃運化,進而影響氣血生成。建議平時喝溫水,少吃寒涼、油膩、辛辣的食物。

2.怎樣知道自己氣血足不足?

(1)看頭發●氣血充足:頭發烏黑、濃密、柔順。●氣血不足:頭發乾枯、掉發、發黃、發白、開叉。

(2)看眼睛●氣血充足:眼睛清澈明亮、神采奕奕。●氣血不足:眼白顏色渾濁、發黃、有血絲,經常眼乾眼澀、兩眼呆滯。

(3)看手指●氣血充足:指甲有光澤,紅潤光滑,指腹飽滿,指甲有彈性。●氣血不足:指甲顏色淡,沒有光澤度,指腹扁平、薄弱。

(4)看牙齒●氣血充足:成人牙齒潔白、光澤、滑潤,齒上無垢濁,齒齦淡紅潤澤。●氣血不足:成人牙齒稀疏、齒根外露、牙齦淡白出血、齒黃枯落、齦肉萎縮。

(5)看睡眠●氣血充足:夜晚入睡快、睡眠穩、呼吸均勻,可以睡到自然醒。●氣血不足:夜晚入睡困難、容易驚醒、夜尿多、呼吸沉重。

3.9個方法「補回」耗掉的氣血

如何把不知不覺「耗掉」的氣血補回來?其實並不難,以下方法堅持做就有效果。

(1)細嚼慢咽食物被充分咀嚼,才能更好地吸收,減輕脾胃負擔。一口飯建議咀嚼20次左右,吃飯慢一點,早餐吃15-20分鍾,中、晚餐最好不少於30分鍾。

(2)少食寒涼長期飲食不節、過食生冷寒涼,容易損傷脾陽,影響脾胃運化,進而影響氣血生成。平時注意喝溫水,少吃寒涼、油膩、辛辣的食物。

(3)睡好子午覺睡覺是養肝血的重要方法。「子午覺」就是在每天的子時(23:00-1:00)和午時(11:00-13:00)睡好覺,原則是「子時大睡,午時小憩」。

冬天萬物閉藏,大家應早睡晚起,多睡點覺;夏天則可以晚一些入睡,但最晚也不要超過23點。午睡20-30分鍾即可,可以滋養心神。

(4)按揉公孫穴中醫認為,公孫穴具有健脾胃、調沖任的功效,為健脾第一大穴,脾氣旺而氣血盈。

每天早晚各按50次左右即可,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宜,還可以配合太白穴一起按揉。

(5)陽光浴頭陽光好的時候,出去曬曬太陽,尤其是讓陽光曬到頭部的百會穴,能促進全身代謝,加快血液循環,提升髒腑活力。

(6)暖水浴足下肢寒涼的人,可在水中加些艾草、花椒等。不過,飯後不宜馬上泡腳,最好飯後1小時再進行。

(7)拍打小腿坐立位,雙腳着地,一手握成空拳,扣打小腿骨頭外側的肌肉。這里是足陽明胃經的區域,適當用些力氣,以有酸痛感為度。

(8)晨起梳頭「頭為諸陽之會。」梳頭不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滋養頭發,還能通達陽氣、疏通氣血。

時間以早晨最佳,此時是陽氣升發之時。每次梳50-100下,感覺頭皮微微發熱即可。

(9)氣血不足就喝它氣血不足的人群可以用黃芪、當歸煮湯,有助於補氣、活血,黃芪和當歸的比例為5:1,日常調理可以取黃芪15克、當歸3克,熬湯後可加入紅糖、蛋花,味道會更好一些。注意:孕產婦、月經量大的女性不建議使用此方法。

透視社綜合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一套」微信公眾號、「健康杭州」微信公眾號報道)

編輯:李煦、廖明娟(實習)

校對:李旭穎

審核:龔紫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