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診入門:汗症,這味藥可與黃芪配伍效力大增

2024年4月12日 14点热度 0人点赞

小王繼續向謝老師請教:"謝老師,我還想了解一下關於汗出的問題。據我所知,正常汗出具有調和營衛、滋潤皮膚等作用。但如果出現汗出異常的情況,可能意味着什麼呢?"

謝老師微笑着點點頭,表示認同小王的提問,他說道:"汗是陽氣蒸化津液從玄府達於體表而成的產物。正常情況下,汗出具有調和營衛、滋潤皮膚等作用,有助於維持人體的生理平衡。然而,當出現汗出異常的情況時,就可能意味着身體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當汗出過多或過少、出汗的時間、部位等異常時,可能與正氣不足或病邪侵擾等因素有關。因此,通過詢問患者汗出的異常情況,對於判斷病邪的性質和機體陰陽的盛衰具有重要意義。"

小王聽了謝老師的解答,心中對中醫的豐富知識感到震撼,他繼續追問:"那麼,在問診時,我們應該怎樣詢問患者關於汗出的情況呢?"

謝老師微笑着,開始解答小王的問題:"問汗時,我們應該注意了解患者是否有汗無汗、出汗的時間、多少、部位及主要兼症等情況。比如,患者是否出現了過多的汗出,尤其是在不適當的情況下是否出現了大量汗出;或者是否出現了無汗或僅見身體的某一局部汗出等異常情況。這些信息對於我們判斷病情的輕重緩急、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都有很大的幫助。"

小王對於汗出的不同情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繼續向謝老師請教:"謝老師,您剛才提到了不同類型的汗出情況,分別是表證有汗、表證無汗、里證有汗、里證無汗。那麼,這些不同情況背後代表着什麼樣的病理機制呢?"

謝老師微笑着點點頭,表示贊同小王的提問,他說道:"不同類型的汗出情況反映了不同的病理機制。首先,表證有汗多見於外感風邪或風熱所致的表證。由於外邪入侵,風性開泄,熱性升散,導致腠理疏鬆,故見汗出。而表證無汗則多屬於外感寒邪所致的風寒表證,因寒性收引,腠理緻密,玄府閉塞,故而無汗。"

小王聽得津津有味,但仍有些疑惑,他繼續請教:"那麼,里證有汗和里證無汗又分別代表着什麼樣的病理機制呢?"

謝老師微笑着解答道:"里證有汗導致汗出的原因較多,可能是陽盛實熱、陰虛內熱、陽氣虧虛、亡陽或亡陰等。臨床上應結合汗出的特點及其兼症進行辨證。比如,汗出量多,伴壯熱面赤、口渴飲冷、舌紅苔黃者,屬於里實熱證,是因里熱熾盛,蒸津外出所致。而里證無汗則指當汗出時而不出汗,常因陽氣不足、蒸化無力,或津血虧耗、生化乏源所致,多見於久病虛證患者。"

小王又問:"謝老師,自汗盜汗、絕汗和戰汗。這些特殊的汗出情況都代表着怎樣的病理狀態呢?"

謝老師耐心地解答道:"特殊汗出反映了一些特殊的病理狀態,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首先,自汗多見於氣虛證、陽虛證,由於陽氣虧虛,不能固衛肌表,導致津液外泄,故出現不因外界環境影響的汗出。盜汗則多見於陰虛內熱證,因睡眠時虛熱蒸津外泄而出現入睡時汗出、醒後汗止的症狀。絕汗常見於病情危重的情況下,是亡陽或亡陰的表現,體現為大汗不止,伴隨着面色蒼白、脈微等症狀。而戰汗則常見於傷寒邪正劇烈斗爭階段,是病變發展的轉折點,可反映出邪勝正或正邪相持的情況。"

謝老師又說:"當某一局部出現異常的汗出時,通常反映了特定的病理情況。首先是頭汗,即僅見頭部或項部汗出較多的情況,可能是因為上焦熱盛或中焦濕熱鬱蒸等原因導致。一般情況下,頭汗並不屬於病態,但如果出現在素體陽氣偏盛的人群,在進食辛辣、熱湯或飲酒時,則可能因陽氣旺盛而出現頭部汗出。"

小王聽得入神,繼續請教:"那麼,半身汗出、手足心汗、心胸汗和陰汗又分別代表着什麼樣的病理情況呢?"

謝老師繼續解答道:"半身汗出指的是僅一半身體汗出,另一半無汗的情況,通常是由於經絡阻滯、氣血失暢等導致的。手足心汗常見於陽明熱盛或脾虛失運等情況,而心胸汗多見於心脾兩虛心腎不交的證候。至於陰汗,則是指外生殖器及其周圍部位出汗較多,通常由下焦濕熱鬱蒸所致。"

防風治療汗症的應用

小王又問:「謝老師,您講汗證,我想起了中藥防風,請問您能說說嗎?」

謝老師微笑着說道:「小王,防風在中醫治療汗症方面的應用嗎?」

小王抬起頭,用專注的眼神看着謝老師,恭敬地回答道:「謝老師,據我所知,《日華子本草》提出防風能治『羸損盜汗』,《長沙藥解》亦認為本品『斂自汗、盜汗』。而《本草經疏》卻強調『陰虛盜汗,陽虛自汗,法所同忌。

風,是自然現象;防風,是防病防災之需。風,有正有邪。正常的風,一般不致病。異常的風,侵害人體能致病,就變成了中醫所說的「風邪」。風邪致病情形多,中醫說「風為百病之長」 ,可以理解為:許多疾病都可以由風邪所引起,許多疾病也會伴有風邪的特點或表現。治病的中藥,就有一味叫「防風」。

謝老師點點頭,滿意地笑了笑:「很好,小王,你對防風的應用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這並不矛盾。」 小王微微一愣,然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但是,我還是不大了解。」

防風

謝老師鼓勵地笑了笑:「單從防風這個藥材來看,它屬於辛溫發散的品性,更適合用於表證無汗的人群。繆氏的觀點是站得住腳的,他提出自汗、盜汗忌用,是言之成理的。

小王聚精會神地聽着,不時地點頭表示理解。謝老師繼續說道:「然而,在臨床應用中,我們常常使用復方藥物,通過巧妙的配伍,防風也可以用於治療自汗和盜汗的病人。比如,《本草正》中提到:『若隨實表補氣之藥,收汗。』這類患者的腠理疏鬆,衛外不固,容易受到風邪的入侵,防風正好具備走表祛邪的功效。當與固表的藥物一同使用時,可以收斂汗液,御風祛邪,從而達到固表止汗的效果。

小王聽得津津有味,不禁興奮地問道:「那謝老師,您能否給我一些具體的臨床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防風的應用呢?」

防風

謝老師微笑着點點頭:「當然可以。比如,朱氏集驗方》中治療自汗不止的方子,就使用了防風和浮小麥的配伍,甚至可以配以豬膚湯一同服用。還有《易簡方》中治療睡中盜汗的方子,就是將防風與人參、川芎一起應用。另外,《丹溪心法》中的玉屏風散,也可以與黃芪白術一同使用。」 小王迅速記錄下這些案例,心中充滿了對中醫藥知識的渴望。

防風與黃芪的經典搭配

小王又問:"謝老師,很多人都用防風與黃芪的配伍,想請教一下您的意見。"

謝老師微笑着點點頭,撫摸着他的胡須,思考了一會兒後說道:"防風配伍黃芪,確實是非常精當的藥對,它們之間的應用非常廣泛。在《本經》中,防風被描述為 '主治大風',而黃芪則是 '主大風',可見這兩種藥物都有治療大風症狀的效果,這也為它們的配伍奠定了理論基礎。"

小王專注地聽着,認真地記下了謝老師的每一個字。

謝老師繼續說道:"黃芪性溫,能夠補虛,有 '溫分肉而實腠理' 的功效,可以用來補充虛損之氣。而在《藥性賦》中也提到黃芪能夠 '外固表虛之盜汗'。這就意味着它可以幫助固定表面的虛損,防止出現盜汗等症狀。"

黃芪

小王抬起頭,眼中閃爍着明亮的光芒,他看出了黃芪的溫補作用,心中不禁生出更多的疑問。

"老師,黃芪的性能是補實表,而防風的性能則是宣散外邪,它們的作用似乎有些相反。為什麼要將它們配伍使用呢?"小王雖然尊敬謝老師,但他也是一個有着強烈求知慾的年輕人,總是勇於提出自己的疑問。

謝老師微微一笑,點了點頭,他很欣賞小王的好奇心和勇氣。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小王。雖然黃芪的性能是補實表,而防風則是宣散外邪,看似有些相反,但正是因為它們的性能互補,所以才形成了一對非常有效的藥對。"謝老師深深吸了口氣,繼續解釋道:"你可以把它們想象成兩個不同的力量,一個是宣風的力量,一個是實固的力量。防風可以幫助我們排除體內的風邪,讓身體更加通暢;而黃芪則可以加強體內的正氣,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所以,當這兩種力量相結合時,就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防風

小王眼中的光芒更加灼灼,他完全被謝老師的解釋所打動。他迅速翻開筆記本,認真地記錄下了謝老師的話語。

"謝謝您的解釋,老師。我明白了,防風和黃芪之間是一種互補的關系,正如您所說的,它們是兩個不同力量的結合,才能發揮更強大的功效。"小王興奮地說道。

附《中藥之功效區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