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暴雨預警時游廣東第一村,佛山三水大旗頭古村,發現意外驚喜

2024年4月24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4月20日中午,來到佛山三水大旗頭古村時,天空突然烏雲密布,天色瞬間陰暗下來,狂風橫掃、落葉繽紛,暮春中午瞬間入夜,又將遭遇一場暴雨,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就是現在這模樣。

今天雨下得太大,沒拍室外照片,這是上次游覽時的照片

三水大旗頭古村位於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樂平鎮,是嶺南規模最大的廣府鑊耳屋古建築群,它占地5.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五座祠堂、家廟以及200多座一式的硬山頂鑊耳屋,被評為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和「廣東第一村」。

大旗頭古村始建於明嘉靖五年(1526年)。光緒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後聽聞廣東水師提督,賞兵部尚書銜鄭紹忠回鄉為母守孝,其老家房屋殘舊,就撥款給他回家修建私宅,即為現在的「大旗頭古建築群」。


大旗頭古村的構建最為著名的是,由一座筆形古塔即文塔,象徵着「筆」;古村前的池塘象徵着「洗筆墨池」;古建築群前的曬谷坪仿佛是鋪開的「白紙」;墨池的北側有一塊形似硯台的曬谷坪,象徵着「硯台」,從而形成筆、墨、紙、硯「文房四寶」的人文景觀,每每為人們所稱贊。

據說曬谷坪的北側原本還有一片果園,果園里種植着各種南國特有的水果,其實這片果園還象徵着「算盤」。現在這片果園沒恢復原樣,成了村裡的籃球場。


此時暴雨傾盆而下,我們來不及好好欣賞古村落的人文景觀,只好匆匆入古屋室內參觀。

好在今天振威將軍家廟、裕禮鄭公祠、鄭氏宗祠、尚書第和建威第都對外開放了,上次來時是關着門沒讓進。

振威將軍家廟,為四合院式建築,硬山屋頂,鑊耳山牆,門口檐廊及大殿內梁架均以木雕裝飾。現在室內除了鄭氏祖上神位外,陳列介紹三水地方特色美食、三水民間流行的武術拳法、三水非遺項目等,其中三水的紅頭巾引起了我強烈的興趣,記得有部電視劇就是講述這段歷史的等。



尚書第則成了「清代軍事陳列館」,圖片介紹了鄭紹忠時代的廣東水師情況,陣列了兵器,參加甲午戰爭的廣東水師戰艦,紅衣大炮等。

從尚書第的後門出來,一條幽徑小道通往將軍廣場,遠遠望去,建威將軍雕像高高豎立於廣場中央。



穿過廣場就到了建威第,建威第是鄭紹忠的府第,規模宏大,占地面積876㎡。室內介紹鄭紹忠的生平事跡,陳列仿製的鄭紹忠的歷史文物,最引人注目的是鄭紹忠六十大壽時慈禧太後親賜御筆題寫的「壽」字。


今天這場暴雨來得急下得猛時間長,我們只好冒着暴雨走出室外,經過民居群的曬坪往村前池塘的時候,卻有意外驚喜,只見建築群暗渠排水口嘩嘩的流水噴涌而出,嘆為觀止,一直以來聽說整個古村的防水做得極為優秀,現終得一觀。遺憾的是雨下得太大沒拍照或錄視頻。

沒下雨時的暗渠排水口


巷道內的金錢眼

大旗頭的總體布局是前塘後村,村里巷道內相隔十數米就設置一個金錢眼排水「滲井」, 還有多處下水道出口,和地下管網相連,室內有滴水線槽,總體排入水塘,俗稱「四水歸塘」,即符合風水說的「塘之蓄水,足以蔭地脈,養真氣」。池塘在建築群中,還擔任重要的角色﹣﹣集納村中雨水。村中的房屋座西向東,地基也是微斜,屋檐雨水落在天井小巷,自滲井由高向低泄入暗渠,最後排進村前池塘。

大旗頭古村便用暗渠泄流,小巷全部以條石鋪砌,方便清理下水道,如此科學美觀的排水系統,所以大旗頭村修建百餘年來,即便在暴雨時節,也從未發生過積水浸村事件。


紅色暴雨預警的今天,整個古村也沒有積水,感嘆古人的智慧和能工巧匠的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