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孫思邈:入夏前少吃這兩類食物,越吃越堵!

2024年4月26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最美人間四月天,揉揉拂面,和煦爽心。


現在正式進入農歷三月,繼續和大家分享唐代藥王孫思邈的生活宜忌,有些事稍微注意些,身體的負擔會少很多,慢慢就把氣血養足了。


入夏前:放鬆身體、忌行夏令



《孫真人逐月養生事宜》說:「三月腎氣已息,心氣漸臨,木氣正王......慎避西風,散體緩形,便性安泰。」


適逢春末夏初,春天肝木力量正強,夏季心火漸漸來臨。春夏一般吹溫暖的東南風,如果吹寒涼的西風,是不符合時令的,容易傷氣血,要注意躲避。


衣服最好寬松,不要讓身體有緊束感,時常把頭發散開,身體和心神一起放鬆。


這樣幫身體遠離緊張和壓力,調節肝的疏泄功能,氣血就會更加舒服暢通,壓力大的朋友最需要。


多去田野中奔走,鏈接萬物的生機,氣血也會很通達。接一接地氣,可以很快讓身體陰陽平衡。


遵生八箋》說:「三月朔,忌風雨,主多病。忌行夏令,主多疫。」


三月風比較多,夾雜着倒春寒和地濕之氣,很容易傷陽氣,誘發流行性感冒。平時身體弱、容易感 冒,換季就不舒服的朋友平時多穿點,別像夏天一樣,避開風雨,別吃冷飲


少吃雞蛋、少吃甜



《孫真人逐月養生事宜》說:「宜減甘增辛,補精益氣......勿吃黃花菜陳醋、菹發症痼,起瘟疫。勿食生葵,令人氣脹,化為水疾。勿食諸脾,脾神當王。勿食雞子,令人終身昏亂。」


三月少吃陳醋、黃花菜和醃菜,特別是有慢性、頑固性身體問題的人,容易加重。不吃莧菜,容易誘發氣脹、水病。不吃脾髒,尤其是春季最後十幾天。


少吃雞蛋!


少吃雞蛋,雞蛋偏滋膩,身體需要很多力量消化吸收,容易導致氣滯。大家可以觀察下,有的人吃完雞蛋舌苔會明顯變厚。而且雞蛋是發物,動風,春天吃容易影響情志。


如果吃雞蛋,最好沖成蛋花湯,加點辛味的黑胡椒,幫助行氣。


少吃甜食


三月是身體在春天陽氣升發的最後時間,陽氣占據主場,平衡它的陰氣偏弱,這時少吃點滋補的甜味食物,避免補上火。氣血虛、容易上火、濕氣重,白天容易犯困的朋友最好多注意些。


少吃酸,多吃這顆聚財菜



勿吃黃花菜、陳醋、菹發症痼,起瘟疫。勿食生葵,令人氣脹,化為水疾。勿食諸脾,脾神當王。——《孫真人逐月養生事宜》


酸味補肝,此時若多吃酸,就會導致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也不利於陽氣的宣洩升發,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


尤其有頑固性疾病的人,三月少吃陳醋、黃花菜和醃菜,容易加重疾病。不吃生葵(冬莧菜),容易有氣脹、水病。不要吃任何動物的脾髒。


而有一樣蔬菜,尤其適合三月來吃。——陽春三月三,薺菜賽仙丹。


薺菜也被俗稱「聚財」,薺菜沒有明顯的寒熱屬性,非常平和,適合用來擺平春天肝脾之間出現的矛盾,所以民間有「春食薺菜賽仙丹」的說法。


《千金要方》說薺菜:味辛,平,無毒。安心氣,養脾胃,消痰飲


薺菜行肝氣,入肺經,可以平肝清肺,春天保養眼睛、疏散肝火,都可以吃這個菜。


滇南本草》記錄薺菜:行肝氣,治偏墜氣疼,利小便。


《得配本草》說薺菜:利腸胃,通血脈,除膈中臭氣。


此外,薺菜還能掃除濕熱和陳寒。冬天被寒氣所傷,寒氣會深入人體內部潛伏下來變成「陳寒」。到了春天,陽氣升發,寒極生熱,就會引起上火、感冒、發燒。而薺菜非常擅長清理陳年的老寒。


薺菜做法很多,比如餃子、包子的餡料;和豆腐、雞蛋做成湯;跟蝦仁筍子一起炒;或者做成涼拌小菜,主打鮮靈 清香。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薺菜草酸含量較高,記得焯水;不要去根,清肝明目更好哦!


陽春三月,春和景明,這是【生】的開始。祝大家春風得意,生機盎然。

以上僅供參考,請在醫師的指導下調理。

來源: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