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感女角色讓《星刃》火爆互聯網?或許是批評提供了潑天的流量!

2024年4月29日 12点热度 0人点赞

近期《星刃》是毋庸置疑的熱度 Top1,身邊不怎麼玩游戲的朋友都能在各色論壇社區刷到新聞與罵戰,這款韓國開發的ARPG究竟為何突然成了流量密碼?為了幫助不明就裡的吃瓜群眾整明白緣由,咱們還得從發售之前的故事聊起。



>>>「油膩師姐」初亮相便點燃了互聯網


時間回溯到 2019 年 4 月 4 日,原《劍靈》美術總監金亨泰 創立的 SHIFT UP 工作室公布了「ProjectEVE」「Project NIKKE」兩個新項目的預告片,後者最終演變成了手遊《勝利女神:NIKKE》,前者便是如今《星刃》。


預告片一經發出立刻引爆了互聯網,無論是否玩過《劍靈》,中國玩家總歸對「油膩師姐」的虛假頁游廣告相當熟悉。更何況金亨泰 首款 3A 級開放世界 ARPG 的噱頭背後,角色建模、場景光影都有了相當明顯地提升,主人公伊芙 那時就已經有了成為賽博菩薩的潛質。



>>>對於性感角色的質疑與批判隨之而來


隨着宣發物料越來越多,實機演示也呈現出不錯可玩性,動作系統和打擊感讓很多玩家直呼超出預期。再加上面部捕捉和 3D 掃描系統加入,主人公寫實的性感火辣形象幾乎成了游戲代名詞。


這波熱潮今年 1 月份到達了頂峰,彼時游戲已經正式定名為《星刃》(Stellar Blade),官方透露主人公的體模演員為韓國模特申才恩,並且互聯網上還流出了一段她進行全身掃描的視頻。有一說一,無論男女都很難對此有什麼抵抗力,玩家的關注和期待也就更甚。



不過各種「麻煩」也是接踵而至,如今西方對於影視娛樂作品的態度不用我再復述,看看影視劇的選角和改編,以及 SweetBaby 組織對電子游戲的干預,你就明白 SHIFT UP 工作室和金亨泰 勢必會遭到口誅筆伐。


1 月底 至 2 月初,無論中外社交媒體上都不乏對《星刃》直白展現性感角色的批評。期間開發者每次采訪基本都要回答相關問題,從個人視角到市場營銷闡述如此設計的原因成了例行公事。


當然,玩家的聲援也從沒停下,各色批判之聲似乎反而加強了社區凝聚力,不過這份力量卻並沒有一股腦沖向外界,大家更多表示自己會用實際購買力支持服務受眾的好作品。直到那隻「出頭鳥」點燃了火藥桶......



3 月底,法國 IGN 撰寫一篇《星刃》前瞻文章,其中針對主人公 伊芙 形象設計作出了非常嚴厲的批判。他們認為:「對比《獵天使魔女》中的貝優妮塔、《尼爾:機械紀元》中的 2B,伊芙顯得平淡無奇,就像是一個從未真實接觸過女性的人所設計的『性化』玩偶」。」


實際上那時大多玩家並沒有親自上手體驗《星刃》,對於女主角從開篇的戰爭機器,逐步擁抱更多豐富情感的生平也不了解。單純指出不足並非難事,性感形象與嚴肅氛圍存在部分沖突,使得角色形象顯得不夠完整和統一,講到這兒也就差不多了。畢竟藝術作品的好壞見仁見智,甚至還可能收獲一部分玩家的支持。


但上述言論顯然充滿偏見,甚至直接對開發商進行人身攻擊,這下徹底激怒了玩家群體。法國 IGN 的意識形態站到群眾對立面,於是大炎上無可避免,IGN 官方賬號立刻收到數以萬計的惡評。



後面的流程大家應該也熟悉了,沒人樂意公然和滔天民意對抗,IGN 總部發文就法國分部近期不當言論正式致歉。本來事情到這里也差不多結束了,看熱鬧的樂子人奔向下一場,買游戲的玩家靜待發售,但偏偏有人語不驚人死不休。


法國 IGN 主編 Erwan Lafleuriel 再次發聲,她表示:「《星刃》的角色設計沒問題?去告訴那些被打擊、被殺害、被貶低,或者因為無法達到男性期望的虛構標准而自殺的女性吧。問題不在於性感設計本身,而在於只有一部分男性會在現實中只追求這種虛構的身材比例。」


這番言論足夠吸引眼球,但願意再次回應的玩家卻比想象中少之又少,畢竟《涼宮春日的憂郁》中的阿虛說過:「在虛擬世界裡尋找真實感的人腦子一定有問題。」如果想要嚴肅討論社會、男性凝視、父權桎梏或女性議題,或許載體不應該是一款架空背景並且娛樂屬性明顯的電子游戲。



>>>金亨泰的回應與承諾穩住玩家基本盤


幾次三番的嚴肅批評,某種意義上免費幫助《星刃》成功出圈兒,各位吃瓜群眾大概也是上面那個階段首次了解到這款游戲,但真正留住付費人群的原因,大概還是要數主創金亨泰 的幾次回應與承諾。


金亨泰表示:「游戲將不會包含任何微交易內容,但如果與其他IP聯動,推出的服裝可能需要付費購買。此外還會提供免費更新,包含主角伊芙的新服裝以及新游戲 選項。」


如果你曾經被持續運營的服務型游戲折磨到死去活來,或者被各色 DLC 地獄壓榨錢包的玩家,這番話足夠博得充足好感。



拋開花里胡哨的噱頭,畫面質量和幀率表現是動作游戲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星刃》承諾提供三種畫面模式,考慮到近期眾多大作優化翻車,60 FPS 流暢運行也是玩家不可或缺的需求。


盡管這是 Shift Up 首款主機游戲,但 金亨泰 有着很高的質量標准要求,他說:「主人公伊芙 起初並非多麼偉大的存在,隨着進程推進她將逐步承擔更多責任。最開始作為士兵或者說戰爭機器,她並表現出太多情感和表情,但後續的故事發展中,玩家會看到她的變化。」


劇情、玩法、幀數、服裝,一口氣全保證了,預售期間就收獲大量訂單,顯然是水到渠成的事。當然,別忘了還有那句最重要的承諾:「所有地區發售的游戲都是統一未和諧版本,包括日區。」



>>>索尼審查制度下的首日補丁帶來新戰場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星刃》首發表現強勢,多個國家/地區的亞馬遜游戲銷售榜登頂,24 小時銷量可能超過了 100 萬份。你以為終究是大團圓結局,事情告一段落?NONONO,這次索尼和開發商一起又整了波大的~


《星刃》發售後很快便推出了更新補丁,但眼尖的網友發現,你這貨不對版啊!宣發視頻中的多套性感服裝,在實際游戲中慘遭和諧。發售前信誓旦旦的承諾如今直接就落了空?賽博詐騙是吧?



24 小時之內事件快速發酵,由於本作是索尼 PS 平台獨占,玩家便將矛頭直指索尼不合時宜的審查制度。


「我不在乎多幾塊布料,但隨意審查讓人不能接受。」「一款韓國開發的游戲登陸日本平台,為何受限於美國公司的審查?」「亞洲文化被西方打壓的又一例證」,社交平台上諸如此類的留言數不勝數,更有大量玩家簽署請願書表示不再續訂或退訂 PS 會員,直到索尼提供《星刃》未和諧版本。


顯而易見,索尼接棒法國 IGN 成為玩家們口誅筆伐的對象,如今《星刃》相關話題下儼然開辟了針對索尼的全新戰場。盡管審查制度相比政治正確,與游戲本身的相關性更高,但無止境罵戰顯然是沒人願意看到的局面。


不過火已點燃,所謂的未和諧版恐怕也只在夢里。至於最終會聲勢浩盪燒向索尼和開發商,又或者玩家們逐漸偃旗息鼓,現在就不得而知了......



>>>結語


盡管《星刃》目前還沒達到國民級銷量,但無疑它就是近期討論度最高的作品。現在回看法國 IGN 那篇充斥着政治正確字眼的苛刻討論,無疑點燃了十八路諸侯們的「汴京」熱情,而索尼審查制度下的首日補丁又往火爐里填了一棵新柴。


至於游戲中角色和 BOSS 設計水平如何?穿着暴露之餘劇情是否注水?動作系統和 Gameplay 部分又是什麼質量?種種這些似乎不再重要,貪戀流量的媒體們管中窺豹式針對角色,然後自顧自破防對着所謂「男凝」大批特批;部分極端玩家則將其視作反政治正確旗幟,容不得半點質疑之聲,否則便將你視作異端。


客觀來講,《星刃》的人設、劇情、玩法並非十全十美,但都在平均水平之上。3 種特殊彈反加持的動作系統可玩性十足,裝備和 RPG 升級要素豐富,甚至畫面質量與幀數表現也是極佳。非常可惜,時至今日已經很難分析互聯網罵戰中到底有多少人願意親手試試這款 ARPG,但或許放下立場、成見與濾鏡,簡簡單單玩游戲才是體驗「油膩師姐」的最佳姿勢。你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