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顏正華:治療心悸經驗

2024年4月29日 28点热度 0人点赞

顏正華 國醫大師(1920.2-)

心悸是指氣血陰陽虧虛,或痰飲瘀血阻滯等致心失所養,心脈不暢,心神不寧,引起心中急劇跳動,驚慌不安,不能自主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病證。心悸發作時常伴有氣短胸悶,甚至眩暈、喘促、暈厥,脈象或數,或遲,或節律不齊。現代醫學中,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動過速、心動過緩、期前收縮、心房顫動或撲動、房室傳導阻滯、病態竇房結綜合征預激綜合征心功能不全及心神經官能症等,凡具有心悸的表現均可參照本病辨證論治。

中醫對心悸的認識源遠流長。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雲:「 寸口脈動而弱,動即為驚,弱則為悸。」唐代孫思邈《千金方·心髒脈論》提出因虛致悸。認為「虛則驚,掣心悸,定心湯主之」。宋代嚴用和《濟生方·驚悸怔忡健忘門》也認為,驚悸是因虛所致,並對驚悸怔忡的變證、治法做了較為詳細的論述:「心虛膽怯之所致也,且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心氣安逸,膽氣不怯,決斷思慮得其所矣。或因事有所大驚,或聞虛響,或見異相,登高涉險,驚忤心神,氣與涎郁,遂使心悸。驚悸不已,變生諸症,或短氣悸乏,體倦自汗,四肢浮腫,飲食無味,心虛煩悶,坐臥不安,皆心虛膽怯之候也。治之之法,寧其心以壯膽氣,無不瘥者矣。」治宜選用溫膽湯、遠志丸。明·王肯堂證治准繩》中也認為,心悸的病因有汗、吐、下後正氣內虛,以及「營衛涸流」等多種。

顏正華教授認為,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但與脾、腎、肺、肝四髒功能失調有關。如脾失健運,氣血化生無源,或勞心過度,血液耗損過多,可致心脾兩虛而出現心悸;若腎水不足不能上濟心陰以涵養心陽,使心火獨亢而出現心悸;若肺氣虛損或肺的宣降失常,影響宗氣的生成或氣機阻滯不暢,勢必影響心主血脈之功能,導致血液運行不暢而出現心悸;若肝血不足,牽及心血虧虛亦可出現心悸。心悸的病位在心,但可因他髒的功能失調而引起,故臨床應審證求因,辨證論治。

顏正華教授認為,本證的基本病因病機是「本虛標實」。本病雖以虛證居多,但仍可由虛致實,虛實夾雜。虛者常表現為髒腑氣血陰陽虧虛,痰濁、血瘀、水飲內停,可一髒受損,也可累及多髒。初起以心氣虛為常見,表現為心氣不足、心脾兩虛、心肺氣虛、心虛膽怯等證;陽虛者則表現為心陽不振、脾腎陽虛,甚或水飲凌心之證;陰虛血虧者多表現為心血不足肝腎陰虛心腎不交等證,病久正氣耗傷,陰損及陽,陽損及陰,可出現氣陰兩虛、氣血不足、陰陽俱損之候。肝鬱氣滯或心脾氣虛均可導致痰濁、痰血內生,而成痰濁阻絡或心脈瘀阻之證。若病情惡化,心陽暴脫,患者可出現厥脫、抽搐等危候,甚至死亡。

治療原則

針對心悸「本虛標實」的病機,顏正華教授確定本病的治療大法為補虛瀉實,調整氣血。

益氣養陰,安神定志

顏正華教授認為,心悸病多見於中年以後,人體生理功能的衰退期;或年老體衰,腎精虧損,化血無源;或飲食不節,脾胃受損,化生不足,均可導致氣血虛弱,心脈不充,失於榮養。

治宜益氣養陰,安神定志,方選生脈散加減。

顏正華教授認為,西洋參益氣養陰清熱,五味子斂陰寧心安神,麥冬養陰清心除煩,常配以生黃芪補氣升陽,炒棗仁、遠志養心安神,生龍骨、生牡蠣鎮定安神,丹參活血調經安神,諸藥合用,使心神養而神志定,臨床上每收良效。心陰不足較甚者酌加南沙參北沙參等補陰之品;若兼痰濁阻滯心絡者,酌加鬱金石菖蒲化痰通絡之品;兼瘀血阻絡者,酌加紅花降香活血通絡之品。

麥冬

活血化痰,通絡定驚

顏正華教授認為,心脈是營養心髒之氣血津液運行輸布的通路,氣滯血行滯澀,或寒凝血脈,或血熱互結,或濕滯絡脈,或痰阻心絡均可影響絡中氣血的運行,產生心絡瘀血阻滯。

治療宜溫陽活血,化痰通絡。

顏正華教授常用的活血藥有紅花、降香、丹參、川芎;常用的化痰通絡藥有鬱金、全瓜蔞、石菖蒲等。伴氣滯者,酌情配伍陳皮、枳殼香附、川芎;兼寒凝之症者則加薤白溫陽通絡。同時顏正華教授指出,此治法在治療心悸病證中只屬治標之法,故治療時應顧全「本虛」,配伍補養心神之品,如生黃芪、麥冬、五味子。

紅花

分型論治

在治療原則的基礎上,顏正華教授亦遵循分證原則診療心悸一病,具體診療原則與用藥法則如下。

心虛膽怯證

是以心悸,驚恐,坐臥不安,不寐多夢且易驚醒,惡聞聲響,納呆,苔薄白,脈細略數或細弦為主症。

治以重鎮定驚,養心安神。

常用方劑為安神定志丸加減。常用藥物:硃砂龍骨牡蠣、琥珀、酸棗仁、遠志、茯苓、首烏藤、人參、山藥、天冬生地熟地、五味子等。

硃砂

心血虧虛證

心血虧虛證以心悸氣短,頭暈目眩,失眠健忘,面色無華,倦怠乏力,納呆,舌淡紅,脈細弱為主症。

治以益氣補血,養心安神。

常用方劑為歸脾湯加減。常用藥物:黃芪、人參、白術炙甘草熟地黃當歸龍眼肉、首烏藤、茯苓、遠志、酸棗仁等。

龍眼肉

胸陽不振證

胸陽不振證以心悸不安,胸悶氣短,面色蒼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虛弱或沉細弱為主症。

治以溫補心陽,安神定志。

代表方劑為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合參附湯加減。常用藥物:桂枝、附片、人參、黃芪、麥冬、枸杞子、炙甘草、龍骨、牡蠣、首烏藤。

桂枝

水氣凌心證

水氣凌心證以心悸眩暈,胸悶痞滿,渴不欲飲,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腫,形寒肢冷,伴惡心,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脈象弦滑或沉細而滑為主症。

治以振奮心陽,化氣行水,寧心安神。

代表方劑為苓桂術甘湯加減。常用藥物:澤瀉、豬苓、車前子、茯苓、桂枝、炙甘草、人參、白術、黃芪、遠志、酸棗仁等。

車前子

陰虛火旺證

陰虛火旺證以心悸失眠,五心煩熱,口乾,盜汗耳鳴腰酸,頭暈目眩,急躁易怒,舌紅少津,苔少或無,脈細數為主症。

治以滋陰清火,養心安神。

常用方劑為天王補心丹硃砂安神丸加減。常用藥物:生地、玄參、麥冬、天冬、當歸、丹參、人參、炙甘草、硃砂、茯苓、遠志、酸棗仁、首烏藤等。

玄參

瘀血阻心證

瘀血阻心證以心悸不安,胸悶不舒,心痛時作,痛如針刺,唇甲青紫,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或結代為主症。

治以活血化瘀通絡。

代表方劑為桃仁紅花煎合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常用藥物:桃仁、紅花、丹參、赤芍、川芎、延胡索、生地、當歸、桂枝、甘草、龍骨、牡蠣、首烏藤等。

甘草

醫案舉隅

李某,男,63歲。2008年8月21日初診。訴心悸陣發10年。10年前體檢查出「房性期前收縮」,後偶感心悸,因不影響生活而未加以重視,近因外感而致心悸頻發,現外感已愈,但心悸仍作,為求進一步治療,而來就診。現心悸怔忡,疲乏無力,汗出,煩躁,眠差,氣短,眩暈,上述症狀勞累後加重,咽干、口渴不欲飲,納可,二便調,舌暗,苔黃膩,舌下青紫,脈結代。既往有糖尿病、淺表性萎縮性胃炎病史。

辨證:氣陰兩虛。

治法:益氣養陰,安神定志。

處方:西洋參(另煎)6g,生黃芪30g,麥冬10g,五味子6g,炒棗仁(打碎)18g,遠志10g,生龍牡各(打碎,先煎)20g,丹參15g,茯苓30g,生薏苡仁30g,首烏藤30g,蓮子心3g。7劑,水煎服,日1劑。

2000年8月28日二診:患者服上方7劑後,症狀減輕。現眩暈、煩躁、心悸等症狀時作,勞累後加重,納差,便干,日1行,眠差,舌質淡暗,苔白膩,舌下青紫,脈結代不勻。上方改炒棗仁30g,生龍牡30g,加香附10g,鬱金12g,合歡皮15g。

方藥:西洋參(另煎)6g,生黃芪30g,麥冬10g,五味子6g,炒棗仁(打碎)30g,遠志10g,生龍牡各(打碎,先煎)30g,丹參15g,茯苓30g,生薏苡仁30g,首烏藤30g,蓮子心3g,香附10g,鬱金12g,合歡皮15g。10劑,水煎服,日1劑。

2000年9月7日三診:患者服上方10劑後,症狀明顯改善,原有症狀皆大減,勞累後加重,納可,眠可,二便調,舌質暗淡,苔白膩,舌下青紫,脈結代不勻。上方繼服10劑,心悸感消失,隨訪3個月未復發。

按:本案患者心氣、心陰俱虛,遂致上述諸症。心位於胸中,心氣不足,胸中宗氣運轉無力,故氣短。心為神舍,心氣不足易致神浮不斂,心神動搖,而眠差;氣虛衛外不固則汗出;勞累耗氣,心氣亦虛,故勞累後加重。心陰虛故出現口乾、咽乾等津液不足的現象。故顏教授在治療此病案時以益氣養陰、安神定志為治療的基本原則,以生脈散加味為基本方加減。

方中西洋參補益氣陰為君藥;生黃芪補氣,麥冬、五味子養陰,三藥合用以加強西洋參補益氣陰的作用,為臣藥;炒棗仁、遠志、生龍骨、生牡蠣、丹參、首烏藤均有養心安神的作用,而茯苓、生薏苡仁補益心脾,均為佐使藥;諸藥合用,證症結合,以求藥到病除之效。患者在連服7劑後,症狀明顯改善,但仍有勞累後諸症加重的臨床表現,故在守方的基礎上隨症加減,患者繼服20劑後臨床症狀基本消失,收到了很好的臨床治療效果。

五味子

【鄭重申明】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藥和劑量僅適用於本案病人當時的病情。未經中醫辨證診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處方和劑量。廣大讀者如有需要,應前往正規醫院診治,以免貽誤病情。■

【內容整理自:《中國中醫藥報》2020年11月4日第五版,摘自《顏正華中藥學思想與臨床用藥研究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