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緯明:靶向治療在AML整個治療領域有突破性進展

2024年2月5日 20点热度 0人点赞

在2月4日世界癌癥日即將到來之際,為促進大眾對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認知提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黎緯明教授接受媒體采訪,為大眾科普血液腫瘤相關知識。

我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年發病率約為1.62/10萬

白血病是起源於造血幹細胞的惡性克隆性疾病。根據白血病細胞的分化程度和自然病程,將白血病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成人急性白血病中最常見的類型,且生存期較短——5年生存率隻有24%,嚴重危害人們健康。

我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年發病率約為1.62/10萬,在白血病發病率中的占比為58.7%,排名最高,且急性髓系白血病發病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增高,因此,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預計急性髓系白血病發病率會不斷增加。

黎緯明在采訪中介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類常見的白血病,其誘發原因主要為射線、化學元素、病毒感染等導致發生基因突變,AML的癥狀在初期看起來與其他一般疾病的癥狀並沒有很大的差別,包括體重減輕、疲倦或疲勞、發熱、食欲不振、盜汗和更容易出血/瘀斑。如果不額外註意,非常容易被工作生活忙碌的年輕人們所忽略。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位發病年齡為68歲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起病急、進展快、生存率低。中位發病年齡為68歲,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因為年齡越大,基因突變的概率越高。45歲以前不常見,但也可以發生在兒童身上。

傳統的腫瘤治療方式主要包括放療、化療和骨髓移植,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靶向治療成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新選擇:根據基因突變情況,有針對性地殺死腫瘤細胞,減少對正常細胞的影響。近年來,這種針對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突變基因的研究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越來越多的靶向藥物被開發出來。有的放矢的特異性、靶向性治療,也正式使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治療進入個體化治療時代。

靶向治療在AML整個治療領域有突破性進展

黎緯明教授還介紹,近年來靶向治療是整個治療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在新診斷患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且進行了FLT3突變檢測的患者中,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在 FLT3基因上發生改變,其中,FLT3-ITD是最常見的突變形式,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檢出率為25%。

近年來,隨著對伴FLT3突變AML發病機制的認識、新的檢測技術及FLT3抑制劑的廣泛應用,其預後明顯得到改善。其中第一代FLT3抑制劑是廣譜、多激酶抑制劑,對FLT3的特異性相對較低,同時因可抑制其他多個激酶,容易產生脫靶效應,單藥治療效果有限,常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以提高療效。與第一代FLT3抑制劑相比,以吉瑞替尼為代表的第二代FLT3抑制劑對FLT3的特異性更強,副作用較少,並且對復發難治AML患者同樣有較好的效果。

盡管白血病在我國的發病率有所上升,但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和醫療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療,黎緯明教授也呼籲普及白血病知識、提高公眾健康意識,以及加強對患者的關愛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