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臨終前,點名要一位大臣陪葬,此人是誰?康熙此舉用意何在?

2024年2月6日 17点热度 0人点赞

前言

在歷史的長河中,帝王臨終時所做的一舉一動,往往都成為後人爭議的焦點。而康熙皇帝的臨終之舉更是引人矚目,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點名要一位大臣陪葬,這個神秘而又引人深思的決定,讓人們不禁追問:“此人究竟是何等身份,康熙陛下又出於何種用意?”

康熙時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之一,歷經年月的深厚沉淀,皇權愈加鞏固。然而,康熙臨終之際的這個令人猜測的決定,卻在宮廷中掀起了波瀾。這位大臣究竟是康熙生平親近的謀士,還是在朝堂上威望顯赫的將領?

他之所以備受贊譽,康熙是否有深謀遠慮,或者是一時感慨萬分?本文將深入解析康熙皇帝臨終前的點名之謎,揭示其中的歷史內幕和文化蘊含。穿越時光的迷霧,我們將一起探尋這段塵封的歷史,揭開那位神秘大臣的身份面紗,還原康熙點名之謎背後的真相。

一、康熙點名隆科多殉葬,用心何在?

清聖祖康熙六十一年,病重的他開始安排後事。讓人意外的是,他點名要求九門提督隆科多在他駕崩後殉葬。隆科多是康熙的親戚,他的姐妹先後成為了康熙的皇後和皇貴妃。可以說,在禮法和親情上,隆科多都該忠心輔佐康熙的子嗣。但讓生人殉葬已屬陋習,康熙這樣做的用意何在?

其實,這是康熙通過權術來扶持心腹——四皇子胤禛。因為胤禛平日低調內斂,在眾皇子中不結黨營私,黨羽不多,要登基繼位可能會遇到許多阻力。而位高權重的隆科多,正可成為其中極為重要的一位心腹幫手。於是老謀深算的康熙,決定設下一個局,來讓隆科多死心塌地地輔佐胤禛。

他故意在多人面前宣佈讓隆科多殉葬的聖旨,胤禛當場為隆科多求情,康熙也順勢立刻改口同意了。此舉讓隆科多對胤禛心存極大感激之情,從而甘願盡心竭力地輔佐他。登基後的雍正果然把大權都托付給了隆科多,讓他“人事任免,不必請示”,可見康熙這一權術的運用已算得心應手、立竿見影。

其實此舉出自唐太宗李世民的智謀。當年李世民也用類似的手段,取得了大將李勣的感激和忠心,使他盡力輔佐兒子李治。可見這種通過人情和恩惠綁定心腹的權術,在中國歷史上屢試不爽。康熙晚年心力交瘁,能牢記並靈活運用這種權術,可見他的政治手腕和智慧已臻化境。

二、隆科多飛黃騰達的權勢生涯

在雍正朝,隆科多可謂權傾朝野、無人能制。他不僅繼續攝政九門提督之職,還被雍正專門任命為“總理事務大臣”,成為皇帝左右手。之後他又兼任吏部尚書,獲得極大人事權力,甚至可以自行任免官員,沒有要向雍正請示的必要。

隆科多傢族原本並不顯赫,他的飛黃騰達全仰仗康熙和雍正二帝的信任扶持。其實,他起初隻是一名藏在權力幕後的小官,主要依靠兩位姐妹嫁給了康熙而得到一點兒註意。

後因一次失誤被撤了官職,沉寂了幾年後,看著傢族開始衰微,康熙才重新起用他為要職。在九門提督任上,隆科多也並未像後來那樣自滿,而是始終謹記康熙的教導,努力公正行事,最終贏得康熙更大的欣賞。

這成就了他在雍正朝能夠權傾一時的基礎。可見,得君王器重和扶持是大臣成功的第一步。而隆科多起初的謙遜謹慎,也讓他在權力頂點超越了自我,從而備受康熙雍正兩代皇帝的信任。

三、失勢囚禁,隆科多墮落的教訓

然而好景不長,極度權力的膨脹也讓隆科多逐漸迷失了自我。他漸漸顯露出與生俱來的奸佞小人本性,開始肆意用人唯親、排斥異己,還與一班黨羽結派謀私。這與年羹堯的所作所為如出一轍。

雍正學得康熙使用人際關系而又防止權力熾盛過甚的精髓,也極為反感大臣結黨營私。他已在三年前撤了隆科多大部分的兵權,五年後終於決定將這個已經落入自大和腐化深淵的心腹正式收押囚禁,以絕後患。在這過程中,雍正也顯露出與生俱來果決的個性。

最終,隆科多病死於這禁中。他也就這樣自食其果,因為忘卻康熙的教導,從一介輔佐皇帝之臣,墮落為謀權篡位、結黨營私的奸臣,悲哀地淪為階下囚。其墮落速度之快,實為人間教訓。

其實,康熙用隆科多來扶持雍正本就是一枚定時炸彈,埋下了難以避免的禍根。這件事給予我們啟示的是,君主用人和重臣保持清醒與警惕,都不可或缺。

一旦迷失在權力的泥沼,停止反省與防范部下的變化,就難逃失控下場的命運。中國歷史上的種種教訓告訴我們,權力可能會讓一些本性不壞的人也在不知不覺中墮落,因此防微杜漸,警鐘長鳴,始終是每個君主與臣子必須牢記的至理名言。

結語

這段歷史故事恰如一劑烈性解藥,能夠撫平或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的貪欲與傲慢。它昭示我們,權力終會讓普通人也難逃墮落的命運;它警示我們,防微杜漸,時時自省方為正道。

當今社會,許多本性不差的官員也會在權力增長的過程中慢慢迷失自我。那麼我們又當如何防止歷史重演和更好地保持自我?筆者以為,反省、警惕使用權力,加強制衡監督尤為重要。

此外,我們每個人也要時刻提醒自己權力的限度,保有謙卑之心,莫要因一時得志而自滿和狂妄。康熙晚年仍然謹記住權力的陷阱,而隆科多卻在權力夾縫中跌落。歷史因而留下了這劑提醒我們保持理性和節制的烈性解藥。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吸取其中教訓,防止在生活中重復相似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