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話拜年

2024年2月6日 21点热度 0人点赞

拜年,是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古來有之,但因時代不同,今與昔比,內容和形式都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不說很遠的,單從自己記事以來,春節拜年今昔就大不相同了,味道似乎也變了,不是變濃了,而是變淡了。

要論年味濃,拜年活動有意思,那還當屬小時候在農村過年。現在也是如此,過年其實過的就是臘月三十晚上,好多快樂的活動和儀式都集中在這個期間,真正到了初一春節這一天,已是人困馬乏,一切歸於平靜,心中大有悵然若失之感覺。那個時候,從臘月三十晚上吃水餃、換上一年僅有的一套新衣服開始,到五更起來放鞭炮、全傢人圍在一起吃年夜飯,再到跟著大人走街串戶去給一大傢子的本傢人和平時交往甚好的鄰居拜年。每走到一傢,大人們總是要被主人讓著喝幾盅酒,吃幾口菜,小孩子則能分到一些糖塊和帶皮的炒花生等小零食,甚或還能收到幾毛錢的壓歲錢。在那個缺衣少穿的年代,過年,尤其是拜年的時刻,甭說小孩子了,連大人都喜笑顏開,心裡美滋滋的。

後來成人了,靠考學走出了農門,但春節還是要回傢過年的,這個期間對過年的感覺、對過年時拜年的感覺,跟小時候還沒有什麼兩樣。以後隨著成傢立業和整個國傢的進步、人民生活的富足,特別是父母去世後開始在城市自己的傢裡過年,這年味就越來越淡了,拜年也變得越來越簡單,越來越平淡無味了。起初的時候,每到正月初一就會騎著自行車到幾個要好的朋友傢裡拜年,也就是見面後說上幾句吉祥話、問候話,稍作停留就騎自行車再轉到下一傢重復著同樣的內容。到後來傢傢戶戶幾乎都有了電話,就改成了電話拜年,再往後,就是傳呼機拜年、手機短信拜年。最近這些年,用微信拜年已經成為大傢最常用、最普遍的形式了,也可想而知,人都不見面,屬於一對一專發的拜年信息還好,而那些搬運工式、統一模版式的群發拜年信息,這拜年味道的濃淡就可想而知了。

照這樣一回顧春節拜年的變化,仿佛感覺生活水平上去了,高科技用上了,拜年的味道卻不增反降了。細琢磨這也不奇怪,按照哲學的基本觀點去看問題,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產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拜年也不例外,說不定下去若幹年後,拜年不是味道濃淡的問題了,而很有可能逐步消失或被別的內容和形式所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