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退休廚師長,教了我10個做菜的技巧,學會後讓我廚藝大增

2024年2月20日 21点热度 0人点赞

做菜人人都會,只不過不是人人能做的好吃,做的不好吃,能讓人倒胃口一餐,做的好吃,又能讓人回味一天,所以有好的廚藝,家人也跟有口福,也是一個家庭幸福指數的元素之一。

做菜雖然是件很簡單的事情,但也是一門技術,用五味調和賦予不同的食材不同的味道,以滿足味蕾各種的需求。做菜也是有公式的,而這些公式就是做菜通用的技巧,掌握了這些技巧就會舉一反三,比如學會了魚香肉絲,就能大概知道魚香茄子的做法。

前不久,跟一位70歲前輩吃飯,他是一位退休的廚師長,他說現在的年輕廚師太浮躁了,根本靜不下心去鑽研,只會模其形,不知其意,叫他用別的食材做同味型的菜,就不一定做的好了,其實只要掌握一些通用技巧,學會舉一反三,做菜也不難,然後教了我一些做菜的技巧,我學會後廚藝真的增了不少,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10個做菜的技巧。

做菜10個技巧

1.學會改刀

改刀是食材下鍋前重要的一步,做出的菜好不好吃,刀工也是至關重要,就比如牛肉豎切咬不動,豬肉橫切容易碎,切的大小不均難得熟,所以要先學會給食材改刀。

生活中常見的食材無非雞鴨魚肉,瓜果蔬菜,切肉時我們只需要記住「橫切牛羊豎切豬,斜切雞順切魚」,意思就是牛羊肉纖維粗,橫切就是要逆着紋路切,不然咬不動,豬肉細膩,豎切就是順着紋路切不易碎,雞肉斜切更易入味美觀,順切魚一般指打魚片,煮的時候不易散,還有就是我們切塊莖之類蔬菜時,盡量斜切增大受熱表面積,這樣更容易入味和熟透。

2.學會炙鍋

炙鍋就是做菜前燒鍋,潤鍋的過程,很多人在家裡做飯省去這一步,結果就是炒肉會粘鍋,炒青菜不香,家裡爐灶本來火力就小,不學會炙鍋做的菜更沒味。

我們做炒肉時要熱鍋冷油,就是鍋燒熱加入食用油,然後油潤鍋倒出,再次加油潤鍋,如此反復三次,不管是炒肉還是煎魚,就不會粘鍋了。

炒青菜時我們又要熱鍋熱油,就是鍋熱加入油也要燒熱,再下入青菜炒大火炒,這樣炒出來青菜才會有菜香味。

3.學會醃制上漿

生活中很多人炒出來的肉絲肉片肉質老,口感柴,還沒味,讓人難以下咽,除了炒的時間過久外,就是少了醃制上漿這一步,不管做什麼肉絲肉片,想要嫩滑好吃這一步不能省。

醃制上漿是兩個概念,但是一般做肉絲肉片時,都是同時進行的,肉絲肉片切好後,放入碗中加入食鹽、料酒、生抽抓捏上勁,這是醃制,然後加入蛋清和生粉水攪拌均勻,就是上漿,醃制是為了去腥入味,上漿是為了鎖住水分和營養物質,吃起來更美味營養。

4.學會熗鍋

熗鍋就是利用鍋中少量油的高溫,激發出帶有特殊香氣食材的香味,最常見的就是姜、蔥、蒜、辣椒,有些人油沒熱就放料頭,放完料頭不煸不炒,香味還沒出來又放食材,這樣做出來的菜能好吃才怪。

炙鍋後,根據料頭耐熱性分先後把料頭放入鍋中,比如生薑耐熱先放,蒜易糊後放,辣椒怕高油溫要在油溫沒起來時放,學會熗鍋,做出來的菜才會有那種特殊的鍋香味,這種香味能讓人食慾大增。

5.學會小菜大做,大菜小做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這句話,為什麼小菜要大做,大菜要小做?

小菜就是指生活中很常見,做法很簡單的食材,這類食材往往味道因子含量少,只有通過技法和調料增加復合味道才會好吃,比如炒包菜,在家裡是不是無論如何都做不出酒店的味道,因為酒店炒包菜會用復合醬油。


什麼是復合醬油呢?就是用生抽、味極鮮、美極鮮、蒸魚豉油一起放入鍋中,再加適量的水以及香菜、小蔥、洋蔥、胡蘿卜等帶有濃郁香味的蔬菜,開火燒開,小火煮30分鍾左右熬製出來的醬油。

所以小菜大做就是要增加復合的味道,認真用心地去做。

大菜小做就好理解了,就是好的食材不要放入過於復雜的調料,比如做紅燒肉,放入薑片把肉炒出油脂,然後從鍋邊噴入高度白酒去腥,用鹽、生抽調味,老抽上色、冰糖增加回甜味,燒熟後大火收汁即可,沒必要放太多香料,借用一句話「往往高端的食材,只需要樸素的烹飪方法。」

6.學會放調料

食材的味道往往比較單一,調料的存在就是為了補充食材味道的不足,但是調料也有自己的個性和作用,不能亂用,也不是放的越多越好,不然只會適得其反,所以要學會認識調料、了解它的個性,知道該怎麼放。

調料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單一口味和復合口味,單一的比如鹽、味精、雞精白糖等,只起到增加一種口味,復合的比如生抽、醬油、豆瓣醬蚝油等,可以增加醇,醬,咸,甜,鮮等多種味道,我們在使用調料時,要遵循寧少勿多的原則,否則吃的不是菜,是調料。

7.學會不貪心

我們在做菜時,很多人為了能增加分量,多吃兩口,會加很多配菜下去,這時吃不到主食材該有的味道,配菜太多又沒吸收足夠主食材的汁水,做出來的菜就比較尷尬了,說是土豆燒雞,卻只看到土豆,雞肉味道被土豆吸走,土豆吸收雞肉汁水又不足,你說能好吃嗎?

還有平時燒菜燉湯時,加水也不能貪心,只能適量,不然湯汁不濃稠,味道也不鮮,所以要學會適量,不可貪心。

8.學會焯水

焯水也叫飛水、過水,就是用水的熱量逼出食材中殘留的血水,減少腥味異味,以及加快食材成熟,縮短烹飪時間,保持食材的口感。

一般肉類食材要冷水下鍋,熱水會使肉質立馬縮緊,肉質中血水就出不來,達不到去腥的目的,素菜要水開下鍋,縮短食材在水中浸泡的時間,保持食材的口感,還有要注意的就是,含有草酸高的食材一定要過水,比如菠菜、春筍香椿莧菜等。

9.學會用醬油、醋

醬油、醋是生活中最常見的調料,家家都會用,可是你真的會用醬香、醋嗎?那可不一定。

放醬油、醋不是炒的時候直接放入鍋中,而是要從鍋邊噴入,利用鍋邊高溫激發它們的香味,有的菜還需要二次放醋,也叫起鍋醋,主要作用就是增加香味,促進人的食慾,就是起鍋前從鍋邊再噴一次。


10.學會看油溫

油是做菜必不可少的食材,有時也會做一些油炸的食品,我們在用油時,最大的難題就是掌握油溫,想要掌握油溫就要先看油溫。

當油麵平靜,無青煙時,放入筷子後,筷子周圍有少量氣泡時,大概就是三四成油溫(90℃~120℃),這時可以熗鍋炒一些料頭。

當油麵微微向周圍翻花,用手可以感覺到熱,放入筷子有較多氣泡時,大概就是五六成油溫(130℃~170℃),這時就可以下入油炸的食材炸東西了。

當油麵開始慢慢恢復平靜,並冒出大量的青煙,放入筷子有大量氣泡產生,大概就是七八成油溫(190℃~230℃),這時就可以放入需要高油溫炸的食材,比如各種魚。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10個做菜技巧,都是生活中很實用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你做一道菜不如讓你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去做,如果對你有所幫助,看完記得收藏,給個支持。

編輯丨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