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蔣介石退守台灣的高人是誰?建議毛主席先奪台灣的人又是誰?

2024年2月22日 20点热度 0人点赞

1949年初,蔣介石經過多番思慮之後,在川渝、海南島台灣島中間做出了最終選擇,決定跨越台灣海峽轉戰台灣,以期日後反攻大陸。

自國軍失去解放戰場的主動權之後,蔣氏王朝該何去何從便成了國民黨內部的一大難題。

考慮到抗戰時期的成功經驗,大多數國民黨高層都建議撤向川渝地區,固守西南一隅。

但在關鍵時刻卻有一位黨內人士卻力排眾議,指點蔣介石撤往台灣,那麼這位高人究竟是誰?

而就在老蔣下定決心撤往台灣的同一時間,毛主席也收到一封神秘信件,來信人力薦解放軍先奪台灣,以斷蔣介石後路,這個人又是誰?

指點老蔣遷台

1949年三大戰役落幕後,國民黨日後何去何從,成了令蔣介石頭疼無比的難題。

眼看解放潮流席捲全國,國民黨軍只能不斷退守。

可最終要退到哪裡去,誰也說不准。

彼時,國民黨有三個方向可選。

一是以蜀地為中心的大西南。

這里軍事上易守難攻,北面有秦嶺阻隔,東側有長江三峽天塹,南部有橫斷山脈掩護,整片區域地形凶險、屏障繁多。

最關鍵的是,抗戰時期武漢上海南京等地淪陷敵手後,國民黨就曾將中樞機構全部遷移至重慶成都,並在最後取得了抗戰的勝利。

因此當危難再次來臨,國民黨人想當然的想到了沿襲老方法,往西南跑。

國民黨撤退的第二個方向,是遠在「天涯海角」的海南島。

這里遠離大陸、地處偏遠,即便解放軍不遠萬里攻來,也會因為缺乏渡海艦艇無法越過瓊州海峽

短時間內,固守海南島不成問題。

但相較海南,顯然還是資源更加富庶、面積更加廣闊的西南更吸引人,海南甚至不如第三個撤退方向——台灣。

東撤台灣與退守西南,是國民黨內部兩大主流意見。

站在蔣介石的個人角度,他同樣認為前往台灣島更加合適。

只不過黨內傾向西南人士眾多,他也不好一意孤行。

關鍵時刻,是幕僚張其昀幫助老蔣下定決心,做出了東撤台灣的決定。

張其昀與老蔣是同鄉,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地理學家、教育家,五四時期的知識分子代表。

在來到蔣介石麾下效力之前,張其昀先後在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任教。

抗戰時期,張其昀曾遠赴哈佛大學講學,歸國後成為浙江大學文學院院長,並在1947年被選為「國大」代表,這是他走入國民黨機關的開始。

經蔣介石幕僚陳布雷引薦,張其昀與同鄉蔣介石結識。

陳布雷自殺身亡後,張其昀頂替了蔣介石身邊的這塊空缺,並很快成為老蔣的心腹幕僚。

只要是張其昀的建議,蔣介石基本上沒有表示過反對,東撤台灣問題同樣如此。

身為地理學家的張其昀,是東撤台灣方案的堅定擁護者。

張其昀認為,長江、橫斷山脈、秦嶺都無法阻止解放軍的攻勢,只有海闊浪高的台灣海峽,才能遲緩沒有海空力量的解放軍。

另外,台灣作為日後反攻大陸的基地,有其他地區無法媲美的許多優勢。

首先,台灣地處中國東南方向,在氣候上屬於亞熱帶、熱帶,島上植被茂密、物產豐富,糧食、礦產等自然資源基本可以滿足軍民需求。

其次,台灣島曾被日軍占據多年,島內存有大量日寇留下來的工業基礎。

在此基礎上發展經濟,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再者,台灣島與大陸之間的台灣海峽宛若天塹,十分便於對解放軍的防守。

且台島位於太平洋西緣,扼守西太平洋航道的咽喉,與美國亞太地區的防線緊密銜接。

一旦國民黨退至台灣島,日後與美國的關系只會更加密切,且美國人考慮到台灣島的重要戰略地位,不會輕易棄之不顧。

有了美國的幫助,台灣島將固若金湯。

最後,台灣島長期與大陸隔絕,共產黨在此人員活動極少,可為國民黨的統治提供穩定社會根基。

即便未來發生社會動盪,政府也可輕易鎮壓四面環海、狀態封閉的島嶼。

因此張其昀認為,國民黨只要將全部中樞機構遷至台灣,再盡可能帶去較多的人才和物資,必能建成穩固的基地,日後反攻大陸指日可待。

張其昀的一番高談闊論,說到了蔣介石心坎里。

就這樣,東撤台灣計劃被蔣介石拍板定下。

而與此同時,另一邊的毛主席也收到一封絕密信件,來信人同樣高瞻遠矚的闡述了台島的重要性,力薦解放軍先行控制台灣島,以免放虎歸山。

那麼,此人是誰呢?

力薦毛主席攻台

這位一眼看出國民黨意圖,並作出正確形勢判斷的人才,正是出自蔣介石麾下、後來棄暗投明的軍事高參——楊傑

楊傑,曾兩次東渡日本留學的軍事人才。

1924年再次留學歸來後,目睹國內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楊傑,毅然前往南方參加了國民革命軍,成為蔣介石麾下一員虎將。

短短幾年時間,楊傑在軍中歷任軍長、總指揮、總參謀長等職。

蔣介石成立國民政府後,楊傑接連打了幾場打勝仗,又跟隨老蔣跟地方軍閥南征北戰,屢屢斬獲戰功。

與此同時,楊傑在老蔣心目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

軍人出身的楊傑,被蔣介石先後推舉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陸大校長等職。

然而抗戰開始後,主僕二人開始爆發矛盾。

一腔報國熱血的楊傑,力主國民黨先行抗擊日寇的侵略、停止內戰。

當日本人試圖進犯華北時,楊傑率領華北11集團軍奔赴長城抗戰,一戰打響了自己愛國主義將領的赫赫威名,贏得海內外愛國人士的贊譽。

可楊傑此舉落在蔣介石眼中,卻是不服命令、違逆上級的表現。

一心想要鏟除共產黨的老蔣,終究是寒了楊傑的心。

對老蔣無比失望的楊傑,一氣之下辭去一身官職,遠走歐洲考察軍事。

1937年全面抗戰開始後,楊傑回到國內。

他屢屢向中央諫言,提出對日作戰計劃,但由於他的主張與老蔣相去甚遠,遲遲沒有得到採納。

再加上他短期內屢屢升遷,引起國民黨內部權貴的嫉妒,性格直爽的楊傑又不願曲意逢迎,許多人便藉此在老蔣面前誣陷他。

久而久之,楊傑成為蔣介石的棄子。

鬱郁不得志的楊傑,只能一頭將所有精力扎入國防理論研究中。

同時強烈主張國民黨外聯蘇聯、內聯各黨派,建立抗日統一戰線。

楊傑的行為深得國民黨內部正直人士的贊賞,許多愛國主義國軍將領常常來他家中作客,眾人一起談論時政,抨擊老蔣的獨裁、國民黨內部的腐敗。

同時,楊傑與中共南方局也有了聯系。

在周總理的支持下,楊傑等人組織成立了「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立志要為呼籲全民抗戰做貢獻。

楊傑曾是陸大校長,又曾在國民黨內擔任過「中央執行委員」,他的言論在政界、軍界都有很大的影響力。

這讓蔣介石深為不滿,讓老蔣對他的冷漠逐漸發展為了忌憚、仇視。

在老蔣的授意下,特務們對楊傑的監視一天比一天嚴密。

無法開展任何抗日活動的楊傑,只能回到老家昆明修養。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毅然打響內戰,楊傑對此憤怒不已。

徹底看清老蔣真面目的楊傑,開始為阻止內戰、打倒蔣介石奔走呼號。

不知不覺中,楊傑站到了共產黨一方。

三大戰役結束、解放軍打過長江後,楊傑深受鼓舞。

他頻繁現身公共場合發表演講,痛陳蔣介石政權的腐朽。

也就是在這一時期,楊傑與共產黨方面的聯絡愈發頻繁,並向毛主席傳達了先行拿下台灣、徹底斷絕蔣介石後路的建議。

眼看蔣氏王朝的分崩離析就在眼前,身為軍事家的楊傑,敏銳分析得出國民黨未來退守的極大方向,並高瞻遠矚、一針見血的指出,台灣是國民黨最有可能逃亡的方向。

在寫給毛主席的信中,楊傑坦陳了自己的看法,並給出先行攻克台灣的建議。

站在後來者的角度來看,楊傑的軍事才華與視野的確非常人能及。

但可惜的是,當時解放軍手中幾乎沒有任何海空力量,根本沒有東渡台海、占領台灣島的能力。

因此盡管毛主席夸贊了楊傑的建議,並將這封信列為加密文件。

可受限於能力與局勢問題,楊傑的建議終究未能落實。

結語

在幕僚張其昀的力薦下,蔣介石力排眾議東撤台灣,暫時保住了國民政權。

而同一時期,軍事高參楊傑也看透了老蔣的布局,將台灣島擺到戰略前沿。

雖說楊傑的建議沒能得到實踐,但只此一事便能看出此人的滿身才華和愛國熱忱。

只可惜天妒英才,原本受中共邀請前往北平共商建國大事的楊傑,卻在臨行前慘遭蔣介石特務的暗算,在建國前夕飲恨黃泉。

楊傑將軍雖未能目睹新中國的誕生,但其愛國主義將領的英名卻能夠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