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過了中國人的筷子,卻沒避開越南人炭烤?越南人為啥愛吃鼠肉?

2024年2月22日 20点热度 0人点赞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曾幾何時,某台灣省評論家在電視節目中發表了一番奇異的言論。他說內地百姓缺乏蛋白質的攝入手段,簡而言之沒有肉蛋可吃,只能去田裡捉田鼠打打牙祭。

大部分人還是把這件事當成一個笑話,畢竟在如今這個內地物資相對豐富的當代,吃田鼠已經不那麼「流行」了。不過讓人們沒想到的是,離我們不遠的越南仍然把田鼠當成美食。

因為同中國接壤,所以越南無論是文化還是風俗都有很多地方同中國類似。然而越南本地很多的飲食習慣,卻和中國大相徑庭,比如在當地貓也會被製作成佳餚搬上餐桌。

無獨有偶,田鼠同樣是越南人食譜中的常客,在當地被人們稱為「長尾兔」。或許在其他地方這個名字指代不同生物,但在越南名為「兔」,實則正是指田鼠。

對於這種特殊的動物,越南人常用的烹調方式的燒烤,一隻只被清理干淨的田鼠在炭火的翻烤下,很快就變得表皮酥脆,內里彈韌,光是擺在那裡就引得人食指大動。

如果是家常做法,這些烹調好的田鼠將會被分割成小塊,供一家老小享用。也有人會在路邊攤選購烤熟的田鼠,也有人剛一拿到手就會迫不及待的當成零食慢慢啃食。

之所以選擇炭烤的烹飪方式,一是由於地處溫暖潮濕地區,如果不使用水分少的熏制和烤制方式儲存的話,可能會導致食物快速腐敗和黴菌的出現;

另一方面,和其他的方式相比烤制所需要的廚具和手法相對簡單,架起一堆火把剛剛捕獲的田鼠就地加工成食物,也節約了時間成本更有效率。

需要強調的一點是,越南人眼中的美食僅限於田鼠,而並非所有鼠類。因為鼠類大多數生長環境骯髒,身體攜帶多種病菌,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食物來源。

相比之下田鼠因為生長在田地中,以農作物和天然植物為食,所以整體相對健康可以作為補充蛋白質的食物使用。

同時田鼠肉除了解饞以外,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在我國的《本草綱目》中,田鼠被作為藥材記錄其中:田鼠肉味甘咸,具有滋補氣陰,緩解疲勞的作用。

早在古代我國就有多種藥膳,是以田鼠肉作為主要食材製作的。尤其是在夏秋季節的田鼠,由於其肉質細膩,體型碩大,往往會被製作成田鼠干入藥使用。

盡管田鼠的營養價值不容忽視,但是在如今的中國還是很少有人用它來滋補身體了。畢竟它的功效有很多其他藥材可以代替,而對於鼠類抗拒的人群也不在少數。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越南人常吃田鼠,並非是因為它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反而更像是文章開頭台灣省電視節目分析的那樣,普通民眾缺乏更好的蛋白質來源所致。

畢竟能夠有雞鴨魚肉,又有誰會願意吃骨多肉少的田鼠呢?那麼同為亞洲國家,緊靠中國的越南又為何會走到今天這一步呢?

近代的越南在脫離法國的殖民獨立後,曾經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在「越戰中將美國拖入泥潭數年,並最終讓其灰溜溜撤走的經歷,也曾極大地鼓舞了越南上下的信心。

然而此後的越南走上了一條四處掠奪和挑動戰爭的路線,也曾高舉「世界第×」的大旗,悍然越過國境線入侵他國領土,當然最後只好以失敗告終。

正是這樣把精力放在戰爭,而不是國內經濟發展的宏觀計劃,讓越南錯過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全球經濟騰飛的機遇,而是在西方資本的控制下成為了原料產地和低級代工廠。

同為代工廠但由於缺乏自身的工業體系建設,也沒有相應的職業工人培訓和教育支持,導致越南很難完成從代工廠發展出自己的工業產業鏈的轉變。

一旦經濟下行,無論是作為原材料出口國,還是作為廉價勞動力提供國,越南的經濟都會在資本的收割下斷崖式下行,國內百姓的生活水平也難以避免的維持在低水平。

如今的越南已經是世界貧困國家排名內的常客了,其人均生產總值還不足世界平均值的五分之一,脫離貧困這個概念已經被提出多年,但現在看起來越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國家政策的失誤,必然會導致發展方向的誤差。可悲的是由此出現的不良後果,只能由越南人民為其買單。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