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流落381年的家族,回中國認祖歸宗,稱:我們的根在廣平府

2024年3月3日 15点热度 0人点赞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於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眾所周知,韓國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藩邦,但是近代以來韓國作為美國的附庸,始終不願意承認曾經附屬於中國的這段歷史,對此國際上也早已經習以為常了。但是在河北邯鄲卻發生了一件反常的怪事。

事情發生在2004年,河北邯鄲的雞澤縣風正村,當天正准備開始一天忙碌的田家人,卻突然被一通遠隔千里的電話打亂了陣腳。

跨越千里的奇怪來電

接通後,電話那頭的人明顯十分欣喜,用着蹩腳的中文說出了一番讓他們腦袋發懵的話:「我叫田俊文,我們祖上同屬一脈,已經在外邊漂泊了381年,祖上留下祖訓讓我們後代兒孫一定認祖歸宗,現在我終於找到你們了!」

對面韓國人的話讓田家人聽的一頭霧水,他們田家按照族譜記載確實有着數百年的歷史了,但是家族世代居住在這里,從沒記載過在韓國還有分支,怎麼突然冒出來一個韓國人大老遠的要來認祖歸宗呢。

對面似乎感覺到了田家人的懷疑,生怕對方把電話掛掉。趕緊急切的補充着:「我的祖先名字叫做田好謙,我們真的是同屬一脈,根就在咱們廣平府,我沒有別的意思,只是想要遵從祖先的遺願認祖歸宗。」

這可真是奇了怪了,第一次聽說韓國人到中國開認祖歸宗來了。

對方口中的廣平府也也就是現在的雞澤縣,早在幾百年前田家就在這里紮根了。

本來以為是惡作劇,但是田家人聽着對方信誓旦旦的口氣也有點拿不准真假了,田家在當地也算是大族了,開枝散葉幾百年間,難道真的有祖上分支去韓國去了?

在和對方溝通之後,田家人便立刻聯系了族長,作為歷史久遠的宗族,這種事情還得讓族長請出祖父確認一下才能知道,畢竟對方說的時間也太過久遠了一下子支了出去三百多年。

族長接到電話也是,也是同樣摸不着頭腦,家族裡哪兒來的韓國人?

可是對方對於家族的歷史又說的頭頭是道,又讓人忍不住心犯嘀咕。

於是田家人當即便聚在了一起請出族譜。

他們打開族譜仔細的找了找,竟然還真就讓他們找到了「田好謙」的名字。但是這一找倒不要緊,當他們想要看看關於祖上這位「田好謙」的記載,看看他怎麼會跟韓國人扯上關系時,卻見族譜上記錄着這位先祖是戰亂中去世了,去世前並沒有留下什麼後代。

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難道是那個韓國人在騙他們?可是如今的田家有什麼值得對方不遠萬里從韓國打來電話騙人呢?

田家人直接撥通了對方的電話,說出了族譜關於「田好謙」這位先人無後的記載,並且對於對方的目的表示懷疑。

然而對方的解釋卻讓田家人吃了一驚。

對方解釋說,原來當年田好謙並未在戰亂中死去,而且還跑到了韓國。

這聽起來確實讓人匪夷所思

畢竟到如今也沒有見過國外什麼樣的田家人,突然被告知祖先已經在幾百年前就「出國」了,着實在太過離奇。

隨着對方耐心的解釋,逐漸的向田家人揭開了這位先祖傳奇的一生。

流落異國

時間倒回到三百多年前的明朝,那時是田家最輝煌的時期,田好謙的爺爺仕途亨達,官至兵部尚書,田家在當地風頭無兩。

當時家裡的男子皆是從政,繼承兵部尚書的人脈,以求讓田家發揚光大,但是田好謙雖然天性聰明,卻天性不愛從政,一心只想做在在封建制度下,士農工商里下等的商賈。

家人多次勸導無果,只想着放他去經商吃吃苦便明白家裡的苦心了。

但是田好謙確實天生玲瓏剔透人情練達,買賣做的風生水起,甚至把生意做到了韓國。

但是此時雖然是田家的鼎盛時期但是卻已經是大明的垂死掙扎了,隨着大明的氣數將盡社會各個層面都過的很艱難,田好謙的生意也因此受到了打擊,拮據之下他想到了自己在朝鮮還有一些外債,打算去收賬解一下燃眉之急。

然而命運就是如此的巧合,他剛到朝鮮,搖搖欲墜的大明就轟然倒塌了,有幸的是他幸躲過了一劫,而不幸的是此生再也沒有回去過。

原本在他收回欠款後就動身回去了,不過當他剛剛踏上國土便被兵荒馬亂的景象驚呆了,這他這一去一返回來大明竟然沒了。

他擔心家人安危急忙往河北趕去,但是正好撞上了一隊清軍,他被洗劫一空,好在遇到一場暴動才逃出生天。在繼續往回趕的路上亞遇見了逃難的同鄉。同鄉告訴他再繼續往前走必定會迎面撞見清軍的大部隊,必死無疑。

聽到同鄉如此說,田好謙只能無可奈何,再度回到了朝鮮,不過這次是逃難。

田好謙跟隨難民隊伍來到了朝鮮,朝鮮的軍隊早已得知中國的情況,趁機吸收了大批的難民。他們用食物換取難民的勞動力,並且經常欺壓難民。

此時的田好謙已經因顛沛流離變成了真正的難民模樣,但是面對士兵的欺侮他依然保持着作為上邦子民的傲骨,雖然衣裳破爛但是器宇不凡,即便餓死也不願意放下尊嚴乞食。

士兵們看到這個與眾不同的難民不由得起了興趣,發現他是中國人後由於語言不通就把田好謙交給了他們的將軍具公。具公對這個衣裳破爛卻一身貴氣的難民也十分感興趣,找來了翻譯才了解到了他的身世。

對於這個談吐不凡的年輕人,他當即起了愛才之心:

「如今大明已經國祚將亡,兵荒馬亂,你現如今回去也無濟於事,不如投效在我門下施展才華,待到他日中原穩定你在回去如何?」

但是田好謙當即便拒絕了具公的招攬,身為大明子民實在做不到在國家山河破碎時為別國效力。

具公雖然被拒絕,但是也很欣賞他的風骨,於是退而求其次邀請他作為自己的門客,田好謙見此也不好拒絕,於是便留在了具公府上。

雖然田好謙一心牽掛故鄉無心權勢,但是無奈他的能力着實出眾,在具公的不斷提拔下,逐漸成了府上管家一般的存在,而後來更是在具公遭遇叛亂時,為了報答具公的厚待,領兵為具公掃除了威脅。

具公感念田好謙的功勞,而且也不忍他的才華被埋沒,便將他推薦給了高麗朝廷,陰差陽錯的開始了他的異國仕途。

而後他逐漸的成為了朝廷要員,也在異國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但是他仍然會經常想念着故鄉和宗族親人。

命運仿佛給他開了個玩笑,年輕時的放棄仕途他兜兜轉轉卻進入了別國的廟堂,只是故國的親人再難得見了。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朝鮮的家人知道他內心的苦悶,他們為了田好謙能夠少受一些相思之苦於是他們比照着田好謙所描述的家鄉,建造了一個一模一樣的「風正村」。

也因此在遙遙相望的兩片土地上,兩個風俗各異的國家出現一模一樣的村莊。

然而這雖然讓田好謙十分感動,但是終究是無法代替真正的家鄉。

就像他每年都會在家裡過着旁人所不能理解的節日,張貼着他人看不懂的紅色紙片,念着就連家人都聽不懂的詩詞,在不解的目光眺望着故鄉的方向。

屬於讓步作為位高權重的朝廷要員,沒人會去質疑他的行為,他已經在這片土地上手握重權,家裡也同樣成為了如家鄉一樣的名門望族,但是他再難以找到當年的快樂。

一模一樣的村落,卻不見當年的故人。

因此在他生命最後的時刻,他渾濁的雙眼依舊死死的凝望着那片土地的方向,就仿佛他在指着遺囑說:「一定要回去!」然而遺憾的是這位老人終究是再也沒能再看故鄉一眼。

幸運的是在田好謙去世之後,他的後世子孫始終沒有忘記他的囑托,從來沒有放棄過對故鄉宗族的尋找。

不過終究沒那麼容易。

田好謙的的兒子曾經作為代表向來到清庭上供,但是卻卻遺憾並沒有找到父親說的故鄉。

而後的三百多年,田家逐漸在朝鮮成為了他們口中的「名門」,田氏的後代們開枝散葉,遍布朝鮮的各個領域,再後來朝鮮戰爭後,田家這一脈在韓國立足於商業領域,也有不錯的成就。例如如今的田俊文也擔任着韓國一家公司的CEO。

而這期間這一脈一直沒有放棄祖先認祖歸宗的祖訓。

認祖歸宗

終於在田俊文這一代,終於讓他找到了祖先口中的故鄉,於是便有了這通突如其來的電話。

在田家人聽完田俊文的講述後,所有人紛紛為之動容,他們不僅感嘆於先人經歷的曲折坎坷,同時也為這一脈田家後人三百年的鍥而不舍而感動,三百多年的滄海桑田,十數代人依舊沒有放棄尋找。

在一片哽咽聲中,血脈也在這此刻連結在了一起。

幾天後一個打扮莊重的男人出現在了村口,村里舉辦了隆重而熱鬧的儀式,慶祝這一脈的認祖歸宗,敲鑼打鼓聲中,仿佛也慶祝三百年前的那位孤獨離去的老人魂歸故里!

如今隨着田好謙這一脈的認祖歸宗,田氏一脈的族譜終於完整了。而這一支田氏族人雖然遠在韓國交通不便,但是每年都會來到這里參與宗族的祭祖活動。

時隔三百多年,兩個一模一樣的正風村,同一條血脈的兩國人終究是走過了這段漫長的歸鄉之路,田氏後人也終於完成了這貫穿數個世紀的祖訓,於故鄉的祠堂里告慰了三百多年前漂泊零丁的孤獨靈魂。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