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當你不給孩子吃這些,脾胃就好了一大半!

2024年3月3日 13点热度 0人点赞

每天門診100多個家長帶着孩子過來,每天我都要重復強調很多遍:


現在的孩子沒有餓壞的,都是吃壞的,撐壞的!


很多孩子脾胃損傷,不愛吃飯,挑食,積食,便秘、睡不安穩,長個慢、瘦小,經常生病,鼻炎腺樣體肥大等等,都是過度餵養導致的。



所以,想要孩子脾胃好,少生病,多長個,家長首先要做到:


01


孩子飯前不吃零食,兩餐之間不再加餐,吃飯規定半個小時時間,時間超過以後吃不完,就收走不再吃了,沒吃完也沒有了,讓孩子養成定時定點吃飯的好習慣。


02


孩子的營養要跟上,肉蛋奶盡量放在早餐和午餐,可以吃飽吃好,晚餐要吃少一些,控制在七八分飽就可以了,要有節制,晚餐吃一點好消化易吸收的食物,比如說我們可以喝點粥,吃點蔬菜豆腐,這些都是比較好的。


03


孩子在睡前的2小時,堅決不要再吃任何東西了,包括喝奶,1歲以上的小寶寶可以戒夜奶,2歲以上的孩子,要養成戒睡前奶的習慣。


04


注意觀察,孩子晚上睡覺翻來覆去,趴着睡跪着睡,一定是吃多了,消化不良,腹痛腹脹難受引起的,平時晚餐七八分飽,堅決不能多吃了。



以上4點我總結的,如果家長照做,可以大大改善孩子的脾胃功能,減少積食生病的情況,包括發燒、腹瀉便秘的問題,還有不長個等等問題。


但是如果孩子已經出現了脾胃虛弱,經常積食發燒,長期便秘,而且還包括出現了身高體重增長緩慢的情況,那麼就需要盡快到醫院就診,根據專業醫生的建議,進行脾胃的調理。


任何病都是越拖越嚴重,特別是孩子快速長個這十幾年,耽誤不起,脾胃好和脾胃不好的孩子,在長個、體質方面有非常大的區別。



從事兒科臨床工作十幾年了,我一直在堅持自己的原則:就是能食療,就盡量不用藥物,能外用就盡量不口服。


月初的時候,有一個6歲的小男孩,因為經常積食、口臭、舌苔白厚,找到我看診,我給孩子開了健脾的穴位貼,同時配合這個「健脾消積水」。


用了2周以後,家長反饋孩子的脾胃舒服了,口臭沒有了,觀察了以下孩子舌苔,也是明顯變好了,小臉看起來都比以前紅潤了。


我最推薦的食療,其實就是「懷山藥煮水」。


山藥的主要功效有,益氣養陰,補益脾肺腎三髒,主要用於治療脾虛食少,大便溏瀉,肺虛喘咳,是小孩子健脾養肺養腎的萬金油


每次放個5-6片,煮個一二十分鍾,平時孩子上學,可以直接在水杯里帶走,非常的簡單,也不花冤枉錢。


另外還要注意:山藥澱粉比較多,如果孩子排便偏稀,不成型,可以把山藥也吃掉,解決孩子大便不成型的問題,但是如果孩子便秘,排便困難,只需要喝山藥水就行了,不吃山藥。



平時做飯的時候,盡量可以選擇健脾胃的食材:


比如說南瓜、小米、薏米芡實、紅薯、粳米、大棗、蓮子、蘋果等等。


南瓜有補中益氣的作用,小米健脾和胃,薏苡仁健脾利水,芡實健脾除濕,紅薯、粳米可以養陰健脾,大棗也有補脾益氣的作用,蓮子補脾止瀉,蘋果健脾止瀉。


可以做成粥或者是湯,具有助消化、健脾益胃的作用,針對脾虛的孩子,有食療調養的作用。


這里需要提醒家長朋友們一句,如果孩子單靠食療調養沒有明顯效果的時候,前期最好用一些藥物,等恢復脾胃功能後,再用食療養護,才是正確的養脾胃方法。

#育兒##脾胃#